流行率高达17.5%!全国首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调查报告出炉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这个数字是我国所有同类报告中最高的一个。在世界范围,这个数字也相对较高。”
儿童精神障碍知名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郑毅教授表示。
郑毅所说的调查数据,是指英国儿科领域权威SCI期刊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and Allied Disciplines(JCPP)在今年5月份发表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本调查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和重性抑郁障碍是儿童青少年中流行率最高的精神障碍。
调查数据说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面临严峻挑战,需要决策者和从业人员引起重视并付诸实践应对挑战。
儿童精神健康事业需要更多技术、资源和政策投入,以解决目前的问题。
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高达17.5%
近日,“12岁少年每晚胃疼肚子疼确诊为抑郁”冲上了热搜。
据报道,该少年在河北最好的中学读书,但一到晚上就会胃疼、肚子疼,不适应学校的寄宿生活,没有精神也不愿意和同学说话,连吃饭也受到了影响,最后被确诊为轻度抑郁。
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历来是公众关注的焦点,JCPP 的研究显示,流行率最高的的几种障碍分别是: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6.4%),对立违抗障碍(3.6%),重性抑郁症(2.0%),品行障碍(1.9%),强迫障碍(1.3%)。
依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的分类,流行率最高的几种障碍分别为:
注意缺陷与破坏性行为障碍(10.2%),焦虑障碍(4.7%),抑郁障碍(3.0%),抽动障碍(2.5%),物质相关障碍(1.0%),其他精神障碍(1.3%)。
注意缺陷与破坏性行为障碍和抽动障碍的流行率在12岁之后显示出迅速下降的趋势,抑郁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流行率随着年龄上升,焦虑障碍在8~11岁之间具有较高流行率。
男孩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酒精依赖问题方面流行率更高,女孩则在重性抑郁障碍、恶劣心境障碍、神经性贪食及暴食障碍、适应障碍和广泛性发育障碍方面流行率更高。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数据显示:
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1.9%~3.3%;
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三成,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6%~8.6%;
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四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6%。
抑郁水平随着年级升高而提高。
另一个特点是,女生抑郁程度略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的抑郁程度高于独生子女。
各年级抑郁检出率
关注特殊儿童和青少年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有几类特殊人群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需要更多的关注。
(1)留守儿童。
心理弹性有利于儿童应对应激事件、减少创伤的伤害,而一项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的荟萃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总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导致留守儿童面对困境更加消极。
(2)遭受虐待的儿童和青少年。
经历过儿童期虐待和忽视的儿童,其在儿童期和成年期罹患各种精神疾病的比例都明显升高。
儿童期虐待可导致抑郁、焦虑、进食障碍、自伤及非法药物滥用等精神疾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儿童期经历过躯体虐待者出现抑郁障碍的比例增加54%,出现性传播疾病或危险性行为的风险增加78%。
(3)遭遇校园欺凌者。
研究表明,相比于未遭受校园欺凌的同龄人,遭受校园欺凌的13-14岁青少年,其精神分裂症多基因遗传风险更高。
在中国,经历校园欺凌的青少年产生谋杀性思维和行为的风险较未经历校园欺凌的同龄人增加3.88-7.24倍。
(4)网络成瘾者。
一项纳入25项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网络成瘾者出现自杀观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的风险为对照组的3倍左右。
五是独生子女或多兄弟姐妹中被忽视的儿童及青少年。
独生子女是家里的“独苗”,家长们往往对孩子有更多期待,独生子女所面临的学业压力、经济压力不容忽视。
疫情之下青少年心理问题激增
疫情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状况的影响不容忽视。
儿童青少年超过半年多时间居家隔离无法回到学校正常上课,导致少部分孩子出现焦虑或抑郁,沉迷于游戏、手机甚至拒绝返校。
受疫情影响,全国大部分学校延期开学,虽然采取“停学不停课”方案,学生仍可能无法适应网络课堂教学或开学后也无法适应课堂教学,这些都可能导致儿童青少年出现焦虑、恐惧、抑郁、自责、冲动、盲目乐观等不良情绪。
另外,与照顾者分开的儿童需要特别关注,包括因感染或疑似感染被隔离的儿童,或照顾者感染或死于新冠肺炎的儿童,其罹患情绪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疾病,以及成年后自杀风险更高。
2021年10月8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发文:
2020年全球范围内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分别增加28%和26%,生活在受新冠疫情严重影响的国家的患病率大幅上升,其中女性和年轻人受到的影响最大。
与老年人群相比,年轻人更容易受到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影响。
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在20-24岁的人群中达到顶峰,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每10万人中增加1118例重度抑郁症和每10万人中增加1331例焦虑症。
巨大的精神卫生服务缺口
目前,我国儿科医生不足10万人,而我国合格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不足500人;
治疗床位严重不足,以北京为例,专门为儿童青少年提供的精神科床位不足150张。
不仅如此,精神卫生资源分配不均衡,主要集中于一线大城市,初级医疗服务体系的医生基本没有接受过儿童精神病学的专业培训。
目前这一情况已引起国家的重视,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指出:
构建儿童心理健康公共服务网络;儿童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和有条件的妇幼保健机构设儿童心理科(门诊),配备专科医师;学校设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培训。
《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提出:
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到2022年达到80%,到2030年达到90%。
未来,希望有更多政策法规的出台和落实,为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保障。
北京市教委积极采取行动,10月9日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
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危机分级预警和干预机制,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学生规模500人以上的学校,集团化办学、一校多址办学的学校,应适当增加心理教师配备。
消除“病耻感”是走出阴影的第一步
在大众心中,精神压抑等同于“神经衰弱”,而精神类疾病则等同于“疯子”,是个耻辱的标记。
病耻感一词源于希腊语'stigma'(烙印,污点,羞耻)一词,表示人身体上的某一个特征,后在医学领域被指代为一种患者因患病而产生的内心耻辱体验,如精神疾病患者、癌症患者等都可能会有病耻感。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领衔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
31%的社区居民对精神障碍有病耻感,社区居民认为38%的精神障碍可不治自愈。
一旦患上精神疾病,由于患者和家属均存在“病耻感”,担心受人歧视。
很多家属不能正视现实,不能面对甚至不敢承认患者患病的事实,抱着侥幸心理,找出各种原因和证据否认、拖延或掩饰病情。
甚至有的明知患者有精神疾病,却避重就轻,不及时就诊治疗,缺乏科学态度,找一些迷信的方法治疗,错过了最佳诊疗时机,增加了治疗难度,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
无论是因为何种原因产生的“病耻感”,都可能让患者采取社会退缩、隐瞒疾病、自行停药、拒绝就医等消极行为。
郑毅教授表示:精神疾病患者关键是要消除“病耻感”。
精神疾病是脑病的一种精神表现,如同感冒、发烧一样属于疾病的表现形式。
患感冒不会被人歧视,而精神疾病的患者也同样不应该受到非议。
如何减轻精神病患者的病耻感?
首先,政府、医疗机构和媒体要加大精神疾病知识的宣传及普及,提高社会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是消除歧视和偏见、减轻病耻感的关键。
让大家认识到精神疾病患者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可怕,经过正规治疗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完全康复。
其次可以改变医疗机构名称,如将医疗机构“精神病医院“改名为“精神卫生中心”或“人民医院”等,可以或多或少的改善就医患者的心理感受。
更改“精神分裂症”诊断名称,由伦敦大学学院的Nell Ellison等开展将“精神分裂症”重命名为“统合障碍”以减轻病耻感的研究,旨在从疾病命名上让患者更容易接受。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要从儿童抓起。
童年时代的心理影响决定孩子的一生。
大部分成年人的精神疾病其实在儿童时期就埋下了隐患。
《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倡导实施“心理滋养1000天”行动,共同营造心理健康从娃娃抓起的社会环境。
重点关注孕产妇、2岁以内婴幼儿及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开展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
在精神障碍疾病的治疗中,郑毅教授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科学的干预及治疗,有效控制精神症状。
精神疾病是一种有着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疾病,患者的康复不仅需要药物,更需要心灵上的抚慰和帮助,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理解和关爱。
对精神障碍患者采取包容和理解的态度,理解、尊重、陪伴,看见他们的需要,相信青少年患者一定能走出精神障碍的阴影。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健康则国健康,强其体魄,健其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