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情况下,能力强的学生分数一定比能力正常的学生分数高?

让某种能力倾向强的学生也刷题,是不是在浪费他们的天赋?

前面谈论了能力、分数和学习时间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种看法大都来自于一种观念:能力强的学生学业分数一定高,能力一般的学生分数一定没有能力强的分数高。

诚然,一般情况,能力强的学生如果和能力一般的学生花同样的时间,能力强的学生往往会取得更高的学业成就。

但是我们却忽略一个事实:一个学科的内容是有限的,如果能力强的学生30分钟就掌握了一个知识点,能力一般的学生一个小时掌握一个知识点,让二者同时学习一个小时的结果却是都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这意味让能力强的学生多学30分钟依然无法比能力一般的人多获得任何的学业成就。如果把这个过程放大到整个基础教育,我们就会发现能力强的和能力一般的学生相比大把大把的青春被浪费了。

当然有老师会说,想甄别能力强和能力一般的学生只需要增加试题难度就可以提高区分度了,可是基础教育的知识就这么多,增加试题的难度带来的后果则是增加学生负担,最终发现不仅仅高分无法甄别能力,反而挫伤了大量能力正常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落入到了低分区。

当然从筛选和选拔的角度来说,这些正常能力的学生的起伏并不重要,命题老师依然可以继续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出偏、难、怪题)来通过分数甄别学生能力强弱。但这个时候教育似乎已经不是教育了,这种把内部竞争当作学习激励的方式带来的副作用比想象的大,现实中学生问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即便是当下筛选的技术已经如此强大,但随着对能力的深入认识,我们发现当下的分数不管如何都无法代表学生的能力,也就是说,按照当下的模式,不管如何都无法保证筛选出来能力强的人。

更为重要的是,即便是我们筛选出来那些能力强的人,似乎并没有对那些能力强的学生有任何有效的培养模式,除了给他们未来能够找到好工作的敲门砖(名校)之外。

当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的时候,有针对性的培养就显得越重要,可是我们为筛选而准备的教育似乎除了让这些能力强的学生多刷一些浪费时间的题目之外,似乎并没有其他任何的帮助了。

最后弱弱提一句,能力是非常多样化,且具有成长性的,通过合适的方式学生的能力是可以得到提高的,至少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缩减学习时间还说可以的。


作者:虹野

编辑:虹野

图片:来自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