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唐捐卡梅隆----《阿凡达》为什么这么牛?

功不唐捐卡梅隆——《阿凡达》为什么这么牛?

“功不唐捐”出自《法华经》。意思是:你付出的努力和功德,从来不会白白地付出,终有一天,会回到你身上来。

胡适先生给人题字,除了喜欢写“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另一个就是“功不唐捐”。在职场中,这需要定力——当我们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捐”给职业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获得迅速的回报。

越年轻,越浮躁,这个忍耐期越短。在这个昨天播种今天就要挖开来看是否发芽的社会,要相信功不唐捐,真的需要很好的案例。

所谓功不唐捐,就是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回头发现自己无意中做了件大事。

《阿凡达》导演卡梅隆的故事就是个好例子。我想试试看倒叙,一方面挑战自己的写作功力,另一方面,我想只有倒叙才能说明白这个传奇导演独特的工作原理。

2009年,《阿凡达》横空出世。39天后,全球票房18.59亿美元,打破《泰坦尼克号》保持13年的全球总票房第一的纪录。我记得那年的春节前后,北京一票难求。放小众电影的电影博物馆第一次排起长队,只因为这里的IMAX屏可以看3D的《阿凡达》。

《阿凡达》在全球的成功绝非偶然,卡梅隆自上一部电影后沉寂八年,一直在为它做准备。

为了让故事真实可信,在拍摄之前,他先带领设计团队描绘出整个潘多拉星球的生态环境:卡梅隆亲自手绘了30多张外星动物的效果图,由动物学家修正不符合科学的细节,然后反复修改定稿。

他找来语言学家,专门为这个星球的人创造出一种语言,并要求配音人员学会。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卡梅隆电影主创团队甚至出了一本200页的书《阿凡达:潘多拉星生物和社会史机密报告》为你解释。

他在世界各地寻找景点——登上张家界的山,潜入深海观海沟(发光的大地、飞翔的神树种子,其实都是他在深海海沟里面的灵感)。

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那场烧掉母树的大火——为了抓住这个画面,这“老疯子”放火点着了自己在加州的别墅,搬个凳子坐在后院,看火焰慢慢燃尽自己心爱的房子、生活用品和收藏品,并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当时的景象和心情——这些记录变成了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火焰余烬漫天飘舞的画面。

即使是这种近八年疯狂的努力,也依然无法解释为什么卡梅隆这么牛——他怎么能够拿到像管理那么多的投资(一共花费近五亿美元)?他怎么可能做出那么好的3D特效?他脑子里怎么可能有对整个外星世界的细微想法,这些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答案的线索可能在他的上一部电影——《泰坦尼克号》里。43岁的卡梅隆让这部电影成为史上投资最大,且最成功的电影。

14项奥斯卡提名,赢得11项大奖。正是《泰坦尼克号》的商业成功,让他证明了自己有使用特技与资本的能力,才让《阿凡达》爆出五亿投资,还有足够疯狂的人肯陪他玩——疯子不要紧,只要是能赚钱的疯子就行。

顺着这条线索追溯,《泰坦尼克号》成功的资本又从何而来?最关键的三个因素是特技、沉船与爱情——它们共同打造了一个沉船悲剧爱情故事。

而特技效果的应用则应该再往前追溯:归功于他10年前拍摄的《真实的谎言》,片中他成立的“数字领域”特技公司第一次在片中小试牛刀。还记得施瓦辛格在飞机上的一场打斗吗?

三年后,就是这个团队打造了“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场景。卡梅隆对特技细节的狂热在当年就有苗头——他几乎亲自操办了每一件事情,从给特技人员画受力分析图,解释大船沉没原理,到为杰克画素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