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人村与海金寺
□ 黄有光
六街村名的演变
《云南省通海县地名志》载:“六街,旧时逢六赶集故名。曾名兴仁村,含义先辈倡兴仁礼让。”
而明代方一庵所撰《重修石宝山海金寺碑记》载:“河西东望,去廓(郭)数十里,有村落古曰‘易们珑’,其地土沃民稠。”据此可知,明代以前六街村名为“易们珑”,此名含义,已不可考。
成书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的《河西县志》则记载:“海金寺,在治东三十里僰人村,为县东首刹。面向杞湖,汪洋清澈,行者至此辄登小憩。”
据此,明代至清初,六街村名为“僰人村”。关于僰人之源,历来有土著、迁徙二说;对僰人族属,有氐、羌(彝、白)、濮、越诸论。僰人继承和发展了百越民族的稻作文化,创造了西南地区独树一帜的“千顷池文化”。春秋时期的棘人,就是先秦时代的僰人,是地地道道的百越民族。由此可知,六街原为少数民族聚居地。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河西知县蔡醻撰《重修石宝山海金寺碑记》载:“河邑之东百仁村,有古刹(海)金寺,宝山献瑞,碧海呈祥。”到了清康熙年间,六街村又更名为“百仁村”,也可能是“僰人村”之谐音。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成书的《续修河西县志》载:“海金寺,在治东三十里百仁村,为县东乡首刹。面向杞湖,汪洋清澈,行者至此辄登小憩。”乾隆续志只是在康熙原志上做了微调,将“僰人村”更名为“百仁村”,在原“为县东首刹”加了一个“乡”字,改为“为县东乡首刹”。
而《修建尊经阁山神庙土地庙前后捐金碑志》也记载:“‘兴仁’僻处河西县末,家喻户晓。”可能在清代康乾时期,六街村又更名为“兴仁村”。
1947年,乡人杨型所撰《海金寺碑记》载:“五族共和,百世流芳。于是乎人文蔚起,世泽孔长者良有以也。村人因更其名曰‘兴仁’,夫与仁者界居东里,经润色而仁里可风。”此碑记亦署“河西县东兴镇第六保兴仁村合村绅耆士庶等同立”。
由此可知,六街村名在元代为“易们珑”,明代时为“僰人村”,清初更名为“百仁村”,清末民初又更名为“兴仁村”,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六街村”。
古刹海金寺
据清康熙《河西县志》记载,古刹海金寺为“县东首刹”,并未指明该寺始建年代。
而寺内保存的一通砂石碑,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所立。这通石碑名为《重修石宝山海金寺碑记》,碑文为方一庵所撰。
方一庵自署“滇南后进”,生平无考。他在碑文中记述海金寺为元时乡人杨益等所建,并把寺后山命名为“宝石山”,寺名为“海金寺”。
“元(时)有乡人杨益(等)见山峙水丽,叠翠埋蓝,突(兀)临海,案对秀峰,(若)昆仑之奇耸,遂(指)其岩名‘石宝山’,号其村曰‘易们珑’。”方一庵所撰的《重修石宝山海金寺碑记》记载,海金寺被毁后,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捐资重修,并“前立山门三楹,塑妆金刚伽蓝,后砌墙垣,周七十余丈,增殿前经堂有三,栖僧有室,俱获完全”。
他还在碑文中叙述重建海金寺之初衷,是愿“上祝宝祚延洪,下冀四民业化,化生生之下,恶念潜消,善业增长,泰香变布,自迩及遐,永为忠孝之村落也”。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距上一次重修已77年,海金寺又重修了一次,并留有《重修石宝山海金寺记》石碑一通。碑文亦载:“寺建于元而毁,乃新于我明。”同时,赞誉“环海皆奇峰,烟霞相交,瑶翠相矜”,“且兹山与秀山对峙,宾主(尽)南北之美也”。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海金寺又重修,并由河西知县蔡醻撰写《重修石宝山海金寺碑记》:“河邑之东百仁村,有古刹(海)金寺,宝山献瑞,碧海呈祥……其寺建自于元,信士杨益等发心修造,至明成化二十三年重修。”
清康熙《河西县志》载,蔡醻,浙江人,康熙三十年(1691年)进士,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任河西知县。
另外,海金寺还保存有《修建尊经阁山神庙土地庙前后捐金碑志》一通,但碑文大多缺损,估计应为清代所立,具体年代已不可考。碑文依稀可辨“兴仁僻处河西县末,家喻户晓……今閤村士庶人等……同勷善事,并建圣神庙宇……以一村之力,补两(峰)之缺”。另有清嘉庆七年(1802年)由河西县正堂颁刻的《分水碑》和《朝斗碑》各一通,因室内光线不足,且碑文多为石灰浆掩盖,俟来日再读。
1947年,海金寺又重修,并由乡人杨型撰写《海金寺碑记》,记述甚详。
据上述碑记所载,我们可知六街村海金寺始建于元代,几经兴废,明清至民国多次重修。除了现存殿宇外,石宝山上原来还建有尊经阁、山神庙、土地庙等,今已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