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怎样认识文化与金融的结合与互动——在文化金融中心新年论坛上的发言(2020.1.18​)

很荣幸有机会与各位做个交流。我在这些年研究活动中,一直关注我们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在新供给智库里非常有开创之功和很活跃的姚余栋首席,他也同时跨界在文化金融中心,是骨干成员,不时传来一些相关的信息。另外,我也知道咱们中心里有非常广泛、方方面面的各界联系,不同类型的专家在一起来做共同关心问题的交流和探讨。今天我参加这个活动,听了前面几位非常精彩的发言,自己很受启发。我试图以研究者定位,借这个机会谈一下这样一个题目,就是对文化和金融的结合、互动,怎么看待,怎样形成一个基本的认知框架。
首先第一个层面,我想谈谈自己理解的概念方面,如果说破题,应该提出一些什么样的基本看法。
如果说到金融的重要性,我们做经济研究的,有很多的探讨。在中国经济社会转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金融的重要性在不断凸显,它的创新的挑战性,也在不断体现出来。而说到文化,文化的重要性可能大家在生活中耳濡目染不言而喻,都会重视它,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发展中,也不断给人们形成深刻的印象,实际上也蕴含着一系列的挑战。中国经济社会,在老大中华帝国这么多传承积淀的基础之上,还要创新,还要升级,还要追求我们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金融和文化两个方面怎么样放在一起,在我们这个平台上怎样把握它们的相关性,我觉得很有研究方面的价值和研究以后对应实际生活的的现实意义。
在“文化”的概念上,我试图对它作一个定义式的表述。我知道关于文化的已有表述,可能会列出几百几千种。前些年我自己也在不断思考,大家越来越看重文化,但它到底怎么定义?如果最简单地说一下我现在的最新看法,文化在汉语语境里,可以把它这两个字再进一步扩展一点儿,表述为一种“人文化境”,它一定要有人文的内涵,而且是一个“场”,有一种“化”的特征,即它要综合,它要渗透,它主要是属于人类生活各个门类(比如我们很具体的衣食住行等等)相关的精神活动的概念,它更多地一定要有精神内容。如果没有精神内容则说不上文化。这个定义当然也不会很精确,也是见仁见智之一种,但正是我现在想强调的尽量把它简洁的一个提炼。文化在概念上,应该讲并不等于文明,但这两个概念有非常内在的关联。应该认为文化是文明的底座。文化在具体形态上,可以对应任何的事物,比如人类各种活动,我们都可以给它加上文化这么一个称谓,关于我们吃的食品,有食文化,喝的酒,有酒文化,饮的茶,有茶文化;我们的体育有体育文化,体育的具体门类足球,可以说有足球文化;我们现在新兴的信息时代有网络文化;还有其实生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厕所——厕所也有文化。说起来这些事情,都有可以跟文化对接的概念,而且有些事情它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比如被人们所调侃的厕所文化,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其实不言自明,80年代初我们就知道,中国开放以后,那时候对中国旅游市场关注的国际友人来中国以后,非常突出的抱怨就是中国的厕所简直没法进——经过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努力,这个事情解决好了吗?有进步,但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如要对应一下欧美、日本他们在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家已经在厕所文化这方面形成的可以上升到文明形态的东西,那我们就要认识和改进中国的不足。这些事情都是可以进一步讨论的。
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域,也有特定的文化。比如说到金融,显然也是对应着要有金融领域里加入了精神层面很多的诉求以后,结合、融合起来形成的金融文化概念。像我长期所在的财政系统,显然有财政文化,确实也有这样的财政文化、税收文化等概念被人们讨论。至于其他的呢?其他的行业,如交通,显然有交通的文化;说到民族,显然有少数民族文化、汉民族文化传统等概念;某个地域显然也有特定的文化,比如人们所说的岭南文化、乡土文化,等等,这都是耳熟能详的一些概念。但是把这些事情放在一起,它们一个共性之处我想强调,还是要回到前面我所说到的,一定是关乎精神与人文的,它有在器物层面进一步提升的特点,进一步要升华上来,提炼出来一些值得肯定的精神境界的东西。
文化在继续往升华方面的对接,就得说到“文明”概念。我认为文明可以说是基于文化而更总括的一种概念,在某种对应性上来说,到了地域和民族的文明,它就有一些特殊需要指出的地方。比如说各个民族国家,有不同的文明特点,我们说中国有传统文化形成的中华文明,欧洲有欧罗巴文明,美洲有美利坚文明。在全人类来说,这种种文明的特性放在一起,应该讲没有高下之分,但是有它们由非常特定的各种因素造成的个性、不同。按照费孝通先生所说,这个视角上所说的文明,它就应该纳入我们一个博大的包容性发展的胸怀,叫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整个人类社会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认同这种哲理。文明不同的存在,如果说到极端成了“文明的冲突”,成了不可调和的对立状态,那么就会走到一系列我们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去潜移默化推动的矛盾升级。而如果我们更多按照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取向,去推进文明相互的交流、相互的理解,那才是人类合宜的一种文明提升状态。
所以,我们还可以继续探讨,从文化上升到文明是有必然逻辑的。我们实际生活中由文化而想到有物质文明,有商业文明,有精神文明,有政治文明,这些关系里有递进的、或互动的、连接的、系统化的逻辑,而且讨论它们必然无法避免哲学的内涵和意蕴,这是我在概念层面上想到的。把关于文化的定义试图表述出来以后,要把它作展开的认识,显然还有非常多丰富的内容。这一感想我不揣浅陋,先跟大家汇报一下,小结一下:值得特别强调的,归结起来就是文化和文明的内涵,一定是在人文视角上要有精神诉求、品位诉求和升华取向。文明虽应美美与共,文化却有高下之分。
第二个层面,我想结合着文化来谈金融,有几个着眼点可以勾画一下。第一点,应该注意到把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得到今天在座各位朋友,以及没到会的文化金融论坛参加者的高度认同,是显然大家都认为需要在不同的定位上来做换位思考与探讨,以及在不同的领域里,由我们所把握的一些实际生活中特定的要领,是可以渗透和结合的。比如跨界的概念之下,显然我们大家都在从文化看金融,又从金融看文化。其内在的诉求,我认为就是在一起的努力之中,大家都认为应该通过这种换位和结合,提高发展的质量,还有我们作为人的精神感受与精神生活层面的丰富与升华。这一点我觉得是可以比较清晰地提炼出来、并且在我们的活动中大家可以进一步提炼的一种共性:换位和结合。
第二点,要特定地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顺应经济社会的客观需要和时代的潮流,给予充分的重视。这些年间大家已经更务实地知道,文化虽然是精神生活层面的、讲品位的、要对接文明的事物,但是实际生活中,它又必须对接市场。我们总体来说要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落在市场经济上,而市场经济的产业化特征是无法回避的,文化产业怎么样健康可持续发展,非常值得大家来共同进一步深化认识。文化创意,是对接产业的概念、是文化和产业相结合的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创新,它实际上在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里已有了一席之地。一开始发改委、有关部门经过大量调研提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后中央又专门召开了关于发展文化创新创意产业的工作会议,实际上是把它放在了和信息化时代、高科技时代、创新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还有我们的文旅概念:这些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美好生活需要中,越来越讲求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受里的文化旅游。旅游里面文化的内涵,是大家非常容易认同的,而且现在的特点真的是全球化了,中国这几年从指标上看人均收入在增长,中产阶层在扩大,一般人都认为中国现在至少有四亿中产阶层,虽然是14亿人的零头,但在全球已是最大规模的中产阶层群体,这个群体在境外旅游方面的特征,就是越来越个性化,现在基本上不再热衷于像过去那样拿个申根签证跑9个国家那种类型了,越来越个性化地讲求去一些边边角角的更具有新奇意味的地方,南极、北极也都不新鲜了。这样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产品和文化对接国内外旅游市场以后的产权保护,文化产权保护以后应该激发出来的开发文旅事业的潜力活力等等,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而显然这些都需要金融给予支持。相应地,文化产品和产权的交易场所,前些年就早早在天津、在南方都举办有这样的机构。当然,后面也有很多的挑战。仿照股市的一些文化产品交易的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不良的状态,也必须应对这样一些变化寻求它更健康的发展境界。这些也都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第三点就是还有换过来的角度,与金融发展创新紧密结合,我们怎么更好地注入文化的浸润和支撑这样一种很多情况下是无形的东西,但是它确实需要,确实是我们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中国的国民素质和中国的现代化水平方面时时不可忘记的事情。金融在实际生活中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是也有它的风险特征,处理不好,金融这个现代经济的核心它可能变为空心,全球曾屡有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也有局部金融危机的先例,对于金融的事情,如果以我们更优良的文化的浸润和影响来使它更健康地发展,显然对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面意义是非常明显的。那么我们把文化更好地浸润金融这个事情把握好,显然也会丰富我们金融人士和金融密切相关的经济界人士、市场人士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他们实际生活的境界,并消解一些风险因素。
所以,以上三个视角上的三点,我觉得都非常值得看重。这样以上两大层次的框架合在一起,我想做个自己现在还说得比较粗线条的认识框架的小结。从我们新供给经济学的视角来研讨这个问题,把文化和金融的结合与互动放在一起,也是把握在经济生活中最本源的供需优化问题——人存在就有需求,有效需求需要得到有效供给的回应,需求和供应互动中间既要重视器物层面,又要重视超乎器物层面的灵魂层面,在这个视角上,我们需要做一系列的积极努力去提升文化品位。在这个我们文化金融研究中心的平台上,我觉得一个非常好的功能,就是在现代社会,在人们推崇和追求多样化的社会里,实现更多的交流、撞击,在交流的平台上我们实际上要得到更好的一个人文概念之下大家更能畅所欲言来求同存异、得到高质量发展的交流环境。
中国社会中,我觉得不必讳言,由于种种原因,这样的一个环境还是相当受限的。比如现在很多思想界人士比较困惑,有种种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一些并不符合现代化取向的因素,但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在这方面做得尽可能好一些。我觉得有一些跨界的东西,在得到一些信息以后,就非常值得讨论,像我刚才听到侯书记关于电影方面的非常有内涵的演讲之后,我就很有感触,因为自己从小也爱好文学、文艺,也抽空去看一些电影。对近一个时期的中国电影,以我的说法,确实一方面看到票房在上去;另外一方面看到有些东西如果从人文和品位的评价来说,可能还并不是提升的,有一些看起来有影响的具体案例,我认为是应该给予差评的。这就需要有一个社会中的互动,除了电影界的专业人士互动之外,我也很愿意参加这样的交流。比如我认为我看过的电影里,《我不是药神》确实是非常好的优秀作品,它在票房上令人满意,同时它对于人的精神生活这方面,对于中国社会怎样更好推进科学决策、政策优化等等方面的贡献,更是不可忽视的,是一个非常好的作品。而另外一个“主旋律”的、配合着建国70周年我专门去看的一个大片,在看到以后我非常失望,我觉得它已经不是简单的生硬和造作的问题,就是弱智化。我自己是在工厂有过工作经验的,影片的第一个片断,看了以后就令人不能接受。这种电影怎么能到国际上让人家去看呢?还作为中国的主旋律?但是很有意思,整个评论界一言不发,没有一个人指出这种弱智化的特点,这就让我觉得很遗憾。这样的一些事情,如果我们有个交流平台作更多的交流,至少非专业人士(比如我对电影完全是非专业人士,但我也会有想法)的这些想法能得到一些回应的话,对于社会来说其实是更健康的。这些事情我点到为止说一下。所以,我们这个文化交流平台很有意义,非常值得大家共同努力,把它的作用发挥好。
我认为,任何行业的本职工作,都势必要追求这种文化品位,在我前面探讨的这样一个认识框架里,如果能提炼一些共性,那么显然还可以对应到对财政文化的讨论,对其他各行各业文化的讨论。我这些说法现在还很粗糙。不揣浅陋,借这个机会汇报出来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贾 康 介 绍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和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中国财政学会顾问,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一带一路PPP项目开发委员会委员,中关村公共资源竞争性配置促进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市、上海市等多地人民政府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高校特聘教授。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多次受朱镕基、温家宝、胡锦涛和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被媒体称之为“中南海问策”)。担任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财税体制改革”专题讲解人之一。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曾长期担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1988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2013年,主编《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发起成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任首任院长、首任秘书长),2015年-2016年与苏京春合著出版《新供给经济学》专著、《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以及《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获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的“2016年度中国好书”)》,2016年出版的《供给侧改革十讲》被中组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图书馆评为全国精品教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评估》公布的2006~2015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6268种学术期刊700余万篇文献的大数据统计分析,贾康先生的发文量(398篇),总被引频次(4231次)和总下载频次(204115次)均列第一位,综合指数3429,遥居第一,是经济学核心作者中的代表性学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