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之夜(高建设摄)
一是最流行的说法,认为,陵为“帝王的坟墓”。按涪陵区官网记载:
古陵即区域、领域之谓。涪陵,因巴国领域边沿,取涪江之涪为陵名。炎帝末北方有诸侯生“侵陵”事件,而炎帝于南方修德,黄帝则出面解决了侵陵事件,诸侯倒向黄帝。
陵 ,形声。从大阜( 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夌(líng)声。本义:大土山)
关于第一种说法,其来源声称为《华阳国志·巴志》,但我们查其源头,《华阳国志·巴志》原话为
“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
也就是说,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今天的涪陵区是没错,可这不是涪陵二字得名的缘由,硬要这么扯,有点偷换概念的味道了。我们已经在前文中解释过,涪陵区的涪陵二字,是沿用彭水郁山地区原秦汉时期的县名(涪陵)而来。巴国先王陵墓在秦时枳县(今涪陵区),与秦时的涪陵县(驻地今彭水郁山)相距一百余公里,秦汉时两地行政区划也分属不同县。
同时,在今以涪陵二字为名的,并非只有涪陵区一处,就在重庆市璧山区河边镇有一村名为涪陵村。全国各地以陵为地名的,且与古涪陵同属武陵山区的就有武陵山、湖南沅陵县。如此多的陵为地名,都取“王陵”之意,哪儿有这么多王陵呢?
《华阳国志·巴志》:“巴子时虽都江州……其先王陵墓多在枳”
第二种说法,取巴国领域边沿,涪江之涪为陵名,陵为区域、领域。这种说法有一个问题,若按这种命名方式,是否应该在巴郡的东西南北各方,均有一处“陵”字地名呢?事实上,在涪陵二字作为地名的秦朝巴郡时期,巴地只有这一处地名含有“陵”字。第三种方式比较直接,干脆以地理名称来解释,意为高大的山阜。秦朝的涪陵,驻今彭水郁山镇,此地西北有大坪盖,南侧有大厂盖,郁山镇在二者之间的郁江旁。盖,俗称山盖,山如伞盖之形,是渝东南地区特有的称呼,意为山顶形成较平坦的台地,四周都是悬崖的高大山地。大坪盖与大厂盖,均为武陵山脉余脉,是武陵山区的一部分。武陵二字的意思,记载为“《传》曰:止戈为武,《诗》注:高平为陵”。按此说法,“陵”字与“盖”字的意义大致一样,是否是因为古时称的陵,就是现今渝东南所称呼的“盖”呢?所以说,涪陵之陵,显然与武陵之陵为同一意思。“陵”解释为“高大的山阜”,与涪陵的起源地——今郁山周边地理特征是相符合的。此应为正解。何光岳在《南蛮源流史》中,认为,“涪与"濮"音近,涪江、涪陵,当因濮人所居而得名”。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对于这种观点,个人不是很认同。以涪为名的地名,有四川绵阳市的旧称涪县、嘉陵江支流涪江、也有今重庆涪陵区、郁江旧称丹涪水等,而古濮人居住地,与这些地方,并非完全重合。还有一种是常见的对涪陵涪字来源的解释,均不约而同言明,涪,取涪水之意。任乃强、杨伟立在《绵阳地区十九县(上)》中的观点为:
涪水,发源于松潘县东界的雪宝鼎,经平武县流入江油县界,三百里间海拔降落四千公尺左右,奔湍喷沫,浮沤腾泛。蜀人谓沤沫为涪,故曰涪水。( 《集韵》涪,“蒲侯切” 。音桴。今人谓浮沤曰“泡沫”,即古涪沫音变。)
虽然,此涪水所指为今涪江。但郁江之涪水,基本上也可以用这种解释了。
"涪"指河水上的泡沫。因郁江洪水季节河上泡沫很多,这主要是山区植物腐败后有机物形成的泡沫(洪水时冲出大量腐败物);而非洪水季节,由于水中含盐,在水急的地方冲出的泡沫往往在平缓的河边形成泡沫,这两个因素导致郁江中一年四季都会有大量白色泡沫漂浮河中,同时又通过此河运输丹砂,所以古时也称丹涪水。"陵"本为大山之意。既然水有涪、山为陵,因而郁山古时称涪陵。推而广之,由于山区洪水时节,河中泡沫甚多,故其他地方也可称涪陵,其他河流也可称涪水。这种命名现象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山区。
这种解释相当清楚了。与上文提到各地多处有涪陵类似的地名、地理特征吻合问题等等,均能一一解释清楚了。而郁江,也是在尤水、盐水的名字之后,变为了丹涪水,再之后就更名为彭水、郁江。而现今的彭水县,历来的名字,均与郁江有关,成为彭水名副其实的“母亲河”。当然,我们探究“涪陵”二字的真意,是希望不忘怀本源。若人们觉得“涪陵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此而得名”这种解释有更好的,继续用,那也没什么。就像重庆,多数人觉得其意为“双重喜庆”,可真实的历史,与双重喜庆没一点关系,那也不妨碍人们更喜爱这个说法。这些,只要不在正式严肃考究文中持此观点,无伤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