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画14:邬达克建筑(一)
拉斯洛·邬达克(L.E.HUDEC),知名建筑师,在上海留下近六十项作品,其中二十余项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邬达克建筑为城市建筑绘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深受绘画和建筑爱好者欢迎。
大光明电影院——远东第一影院,艺术装饰风格
大光明电影院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影院之一,其最大的放映厅坐席数曾达到1,900,曾是远东规模最大的电影院。
大光明电影院还是中国
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
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
第一家四星级电影院,
第一家氙灯的电影院。
1928年,潮州资本家高永清联合部分外资将静安寺路的卡尔登跳舞场改建为影院,命名为“大光明”。1928年12月23日大光明电影院开张,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为其剪彩。
1930年由于大光明电影院播放拥有辱华性质的美国电影《不怕死》,受到了民众和舆论的抵制,被迫关门歇业。
1933年,大光明电影院拆除重建,建筑师拉斯洛·邬达克设计。
该建筑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国际饭店——远东第一高楼,艺术装饰风格
上海国际饭店于1934年落成。大楼24层,其中地下2层,地面以上高83.8m,钢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板,它是当时亚洲最高的建筑物,并在上海一直保持建筑高度纪录达半个世纪。
大楼由当时的四大银行共同投资兴建,原名“四行储蓄会大厦”是中国人自己筹资建造的第一幢摩天大楼,后追加投资建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亚洲最先进的酒店。
为缔造传世佳作,四行储蓄会邀请多家外国知名建筑设计公司或建筑师事务所征集设计方案。建筑师拉斯洛·邬达克赢得大楼设计权。 而在营造竞标中,陶桂林(乳名逢馥)创办的馥记营造厂在与7家中外企业的激烈竞争中,以70万元造价中标赢得承建权,用时22个月完工,轰动各方。
该建筑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武康大楼(诺曼底公寓)——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法国文艺复兴风格
《上海地方志》:
“诺曼底公寓(今武康大楼)坐落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北侧,福开森路(今武康路)口,占地面积1580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八层公寓,楼高30米,建筑面积9275平方米,原定名诺曼底公寓,1953年以路名定名为武康大楼。
该公寓建于民国13年(1924年),由万国储蓄会投资建造,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
该建筑1994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爱神花园——上海最浪漫的花园别墅,古典风格(古希腊柱式)
爱神花园,原名刘吉生住宅(今上海市作家协会),位于巨鹿路675号。1927年1月设计,1931年建造。用地面积1606平方米,建筑面积1666平方米,假4层,砖混结构,馥记营造厂承建。
刘吉生是旧上海著名爱国实业家刘鸿生的胞弟,在诸多企业中任要职。该花园别墅曾被称为“爱神花园”,因为它是主人献给妻子陈定贞40岁的生日礼物。陈定贞还在主楼梯栏杆的铁艺图案中嵌入“K.S.L”三个大写字母,那就是刘吉生名字的英文缩写。
该建筑外观为希腊风格,立面对称,一正两厢竖向分为三段。南面朝向花园设主入口,爱奥尼柱式门廊贯通两层,二层柱间设弧形阳台,铸铁花饰栏杆轻盈雅致。除门廊柱式为石材外其余均为红色清水砖墙,楼上局部用白粉饰面。檐下有齿状带饰,窗饰也有多种样式。室内装修极尽奢华,有巨形圆柱、弧形楼梯、大厅天花镶嵌彩色玻璃、悬大型水晶灯等。配套设施也很完备,置有锅炉房,中央供热系统供应暖气和热水。
宅前有一喷泉,位于庭院中轴线上,喷泉中央立着白色大理石制成的普绪赫——希腊神话中爱神的雕像。有感于主人夫妇真挚的爱情,邬达克出资在意大利订做此雕像送给刘家。文革期间幸得有心人将其藏于花房而未遭破坏。住宅的许多细部特征,在英国著名学院派画家莱顿的名画《普绪赫洗浴》中,都能找到原型。
该建筑1999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孙科住宅——西班牙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为主
孙科住宅,曾用作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行政办公楼,位于番禺路60号,1929年设计,1931年建造。
住宅以西班牙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为主,并揉和其它多种风格的元素。平缓的筒瓦屋面,檐下半圆齿形装饰以及正立面四联窗间的螺旋形柱,突显西班牙建筑风格。壁炉烟囱的小尖拱券装饰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特色。入口门廊气派,拱形大门古朴厚重,门楣渐收,形成透视门的效果。各层窗框形式多变,底层为尖拱、二层为弧拱、三层则为平拱,在同一立面和谐相处。外墙追求简洁明快,极少装饰,在东面转角处有八角形、弧形和圆柱体组成的立面,使整个立面造型充满艺术效果。
室内装修用料考究,柚木楼梯,各主要房间的地板都用柳桉木镶嵌成罗席纹。底层东侧大房间极有特色,地坪有高差,屋顶有横梁和木托架,两根科林斯式矮柱共同托起一个大尖拱,成为室内装饰引人注目的焦点。宅前是典型的中国式庭院。
该建筑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邬达克自宅——英国都铎乡村风格
邬达克自宅(原上海旅游职校办公楼,现邬达克纪念室/邬达克文化中心),位于番禺路129号。三层砖混结构,建于1931年。
这是建筑师及其家人在上海的第二处住所,因本拟自住的西班牙式别墅转让给孙科,就在哥伦比亚路东侧另择基地建造自宅。该住宅为英国乡村风格,陡峭的石板瓦双坡屋顶占立面高度近一半,两端是高耸的砖砌烟囱,南立面设对称的山墙造型。底层采用红色清水砖墙,二层以上则是白墙,深色木构架露明,门窗套为粗砺石质。底层为哥特式三连列窗和圆拱形大门,二层是折线型凸窗。住宅南面有大片花园。内部原有装饰也可谓匠心独具,丰富的东方收藏反映出邬达克兼收并蓄的艺术涵养。餐厅墙面均包有方格状木墙裙,高度与挂镜线齐平。精美的边橱和餐桌灯罩、斜纹铺砌的木地板、西式餐桌椅以及精心雕饰的天花,无不洋溢着家居生活的浪漫与温馨。
该建筑2004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完
(文中图片均由笔者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