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治偏瘫中国医药报
补阳还五汤治偏瘫
中国医药报
2021/10/12 00:00
□ 陈春妹
补阳还五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载于《医林改错》卷下:“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遗尿不禁。”方剂组成为:生黄芪四两(120克),当归尾二钱(6克),赤芍一钱半(5克),地龙一钱(3克),川芎一钱(3克),桃仁一钱(3克),红花一钱(3克)。
补阳还五汤主治中风后气虚血瘀造成的偏瘫。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不利,面色无华,气短乏力,或自汗,心悸,手足或偏身肿胀,舌质暗淡或瘀斑,脉沉细或沉缓或细弦。该方重用黄芪120克作为君药,补身体之气,使气行全身,打通肢体关节;芍药、川芎、当归尾合用,取四物汤之意,补血活血,辅助气行,气血互用互利;桃仁、红花、地龙,疏通血脉、化瘀通络。全方合用补气和血,活血化瘀,使偏瘫得以痊愈。
该方的名字蕴含着深厚的中医理论,近代名医张锡纯解释为:“谓人之元气,全体原十分,有时损去五分,所余五分……彼无气之边,即成偏枯。”中医看重气,气的充足才能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转。王清任认为,偏瘫患者一边身体不能使用,自然就是气少了一半。
清代名医俞根初也常用补阳还五汤,认为该方针对阳虚阴凝效果较好,并根据临床经验认为其主治上肢和右侧肢体瘫痪。
笔者认为,俞根初之意,可能立足于脉象合参,右手脉象,寸脉肺主气,关脉脾升气,右脉沉弱无力,则说明全身之气不足,故用补气之方,所以言补阳还五汤治右肢瘫痪。
因补阳还五汤提升气血力量很强,在临床使用时,有着较为严格的使用禁忌。其一,脉象有力,弦长实大,重按更大者,不是气虚之证,禁用。其二,高血压患者慎用。
补阳还五汤,功效益气扶正,活血化瘀,对证属气虚血瘀的偏瘫效果显著。药理学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具有改善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脑供血等作用。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