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疝

股  疝

股疝

·        疝囊通过股环向卵圆窝突出称为股疝

·        妊娠是股疝常见病因

·        症状主要为腹股沟区坠胀感、疼痛等

·        以手术治疗为主

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称为股疝 (femoral hernia)

解剖结构

股管位于股静脉的内侧,长约1.25~2cm,呈锥状。

·        股管的入口是一坚固的环,称为股环;

·        股管内含淋巴结和脂肪组织;

·        股管的下端以盲端终止于腹股沟韧带下方的卵圆窝。

股管解剖概要

·       上口为股环

·       下口为卵圆窝

·       前缘为腹股沟韧带

·       后缘为耻骨疏韧带

·       内缘为腔隙韧带

·       外缘为股静脉

疾病类型

按疝内容物进入疝囊的状况分类。

易复性疝

疝常在患者站立或活动时出现,平卧休息后或用手推送后可回纳腹腔。

难复性疝

疝不能完全回纳,但疝内容物未发生器质性病理学改变。滑动性疝属难复性疝的一种类型,有部分疝囊是由腹腔内脏(如盲肠、膀胱等)所构成。

嵌顿性疝

疝内容物在疝环处受压,不能还纳,可伴有临床症状(如疼痛和消化道梗阻的表现),但疝内容物尚未发生血运障碍。

绞窄性疝

绞窄性疝为嵌顿疝病程的延续,疝内容物出现了血运障碍,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可因肠穿孔、腹膜炎而危及生命。

病因

由于解剖结构特点,女性更易患股疝,且妊娠时发生股疝风险更大。腹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排尿困难等)可能诱发股疝。

股疝的发生与其解剖结构有重要关系。

诱发因素

腹压增高是诱发疝的主要原因,如剧烈咳嗽、便秘、打喷嚏、排尿困难等,可能就会使腹腔内容物进入疝囊,从而出现股疝。

症状

发生股疝时,早期会出现腹股沟区肿物,并有坠胀感或疼痛症状。

嵌顿后可有停止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疝内容物发生绞窄,可引起肠管缺血坏死,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

典型症状

股疝容易发生嵌顿,除引起局部明显疼痛外,也常伴有较明显的急性机械性肠梗阻,出现停止排气排便、腹胀、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掩盖股疝局部症状。

如果嵌顿未解除,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加重等症状,甚至出现发热、腹部压痛等腹膜炎体征,表明肠管出现缺血坏死。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股疝常表现为腹股沟区肿块,肿块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出现。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及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査,对鉴别股疝性质及疝内容物情况很有价值。通过影像学中的疝囊重建技术,可使股疝获得更明确的诊断。

鉴别诊断

腹股沟直疝及斜疝

·        直疝疝块在腹股沟内侧上方,可触及腹股沟三角区软弱无力,其与股疝不难区别。

·        斜疝疝块始于腹股沟上方,无论大小,都不会向腹股沟下方股三角处发展。

斜疝与股疝的相对位置是前者在上内,后者在下外。堵压内环可阻挡已复位斜疝突出,但对股疝的出现无影响。反之,堵压卵圆窝可阻挡已复位股疝再现而不影响斜疝的出现。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确诊。

睾丸鞘膜积液

睾丸鞘膜积液所呈现的肿块完全局限在阴囊内,其上界可以清楚地摸到。用透光试验检査肿块,鞘膜积液多为透光(阳性),而疝块则不能透光。

应该注意的是幼儿的疝块,因组织菲簿,常能透光,勿与鞘膜积液混淆。鞘膜积液时,睾丸在积液中间,故肿块各方均呈囊性而不能触及实质感的睾丸。

子宫圆韧带囊肿

子宫圆韧带囊肿的肿物位于腹股沟管,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囊性感,边界清楚,张力高,其上端不进入腹腔。

慢性淋巴结炎

于股三角区可扪及数个肿大的淋巴结,易推动。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实质性肿块,可作鉴别。

脂肪瘤

股疝疝囊外常有增厚的脂肪组织,在疝内容物回纳后,局部肿块不一定完全消失。这种脂肪组织有被误诊为脂肪瘤的可能。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脂肪瘤的基底并不固定,活动度较大,而股疝基底是固定而不能被推动的。

急性肠梗阻

嵌頓的股疝可伴发急性肠梗阻,但不应仅满足于肠梗阻的诊断而忽略股疝的存在,尤其是患者比较肥胖或疝块比较小时,更易误诊。

临床表现

·       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可复性肿块

·       容易嵌顿,嵌顿物为肠管时引起肠梗阻

治疗

及时手术治疗

·       McVay修补法(最常用)

·       直接缝合

将腹股沟韧带与腔隙韧带和耻骨肌筋膜缝合在一起,关闭股环

治疗

股疝治疗以手术为主,一般建议尽早进行手术,出现嵌顿、绞窄,需急诊手术。

如果患者存在腹水、便秘、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应积极治疗,以减少其对腹压的影响。

急性期治疗

股疝容易嵌顿,一旦嵌顿可迅速发展为绞窄疝,应紧急联系医院,视病情行急诊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者,白天可在回纳疝内容物后,将医用疝带一端的软压垫对着疝环顶住,阻止疝块突出。

手术治疗

股疝容易嵌顿。无论疝块大小、有无症状,均需及早手术。如果股疝患者发生嵌顿或绞窄应行急诊手术。

手术目的是封闭股管以阻断内脏向股管下坠的通道。

手术方式如下:

·        组织间的张力缝合修补(也称为“经典”手术),常采用McVay法。该方法不仅能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同时还能堵住股环而用于修补股疝。另一方法是在处理疝囊后,在腹股沟韧带下方把腹股沟韧带、腔隙韧带和耻骨肌筋膜缝合在一起,借以关闭股环。这些传统手术治疗形成的张力易导致剧烈疼痛及术后复发。且由于术后病人恢复期长,临床应用逐渐减少。

·        使用疝修补材料的加强修补手术:也称为“无张力”修补术。即利用人工材料制成补片,缝合于腹壁薄弱区,从而达到加强该区域腹壁强度的目的。该方法没有缝线张力,不破坏正常的生理结构。手术后病人痛苦小,恢复较快,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腹腔镜手术: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操作,属于微创手术方式。与开放手术相比,其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手术伤口并发症较少,正逐渐被临床医师所接受。其缺点在于技术要求较高,且治疗费用高于开放手术。

术后并发症包括:

·        早期并发症:包括手术部位的血肿和血清肿、阴囊血肿、阴囊积液、膀胱损伤、输精管损伤、尿潴留、切口疼痛、切口感染等。

·        晚期并发症:慢性疼痛、精索和睾丸并发症(缺血性睾丸炎、睾丸萎缩等)、迟发性补片感染、补片移位等。

并发症

并发症

嵌顿性疝

股疝易发生嵌顿,一般强力劳动或排便等腹内压骤増是其主要原因。临床上表现为:

·        疝块突然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

·        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使肿块回纳;

·        肿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触痛;

·        可伴有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腹胀等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        如不及时处理,终将成为绞窄性疝。

绞窄性疝

绞窄性疝可引起肠袢坏死穿孔,病情凶险。绞窄时间较长者,由于疝内容物发生感染,侵及周围组织,引起疝外被盖组织的急性炎症,严重者可发生脓毒症。

复发

少数患者术后远期会出现股疝复发,主要与腹腔压力增高的原因没有解除以及手术没有有效封闭股环有关。

日常

·        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后可开始进食,术后早期饮食要清淡、柔软、易消化。

·        平时应注意休息,饮食要多吃蔬果,少食多餐。

·        日常需留意病情变化,如出现复发要及时就医。

家庭护理

一般待患者通气(放屁)后进食,从易于消化的食物开始,少量多餐,并注意加强营养。

但如果因疝嵌顿而急诊手术,甚至因肠坏死而被迫施行肠切除手术后,需待肠道功能恢复后才能逐渐进食,饮食要求清淡、质软、易消化。

日常生活管理

·        出院后患者仍以休息为主,应戒烟,可以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行走、穿衣等;

·        应及时纠正便秘、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等引起腹内压增高的情况,尤其对于孕妇,应避免劳累、参加剧烈活动、提重物、碰撞等;

·        应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少食多餐,多吃蔬菜水果及豆类食品。

日常病情监测

·        患者应注意腹股沟区是否出现肿块、肿块是否增大、是否存在胀痛感。如存在上诉情况,需要及时复诊。

·        如出现急性、剧烈腹痛,提示可能出现了嵌顿性疝或绞窄性疝,需要立即联系医生。

特殊注意事项

患者术后间隔1~2月后于门诊复查,了解恢复情况。术后(尤其在术后三月内)应尽量避免负重活动或剧烈运动,以防补片移位。另外,要避免剧烈咳嗽、用力大便等,针对导致腹内压增高的疾病进行积极治疗。

预防

积极控制慢性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等疾病,预防股疝的发生。

其他腹外疝

切口疝

·       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最常见于经腹直肌切口

·       临床表现:腹壁切口处膨隆,有肿块出现。肿块通常在站立或用力时更为明显,平卧休息则缩小或消失。可伴有腹部牵拉感、消化不良、不全肠梗阻表现。检查可扪及腹肌裂开所形成的疝环边缘

·       治疗:以手术修补为主,细致缝合各层。疝大者可用人工高分子修补材料或自体筋膜组织进行修补

切口疝

脐 疝

·       病因:有小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之分,小儿脐疝是由于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强,在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发生。成人脐疝多发于中年经产妇女、孕妇或肝硬化腹水者

·       临床表现:小儿脐疝多属易复性,啼哭时脐疝脱出,安静时肿块消失。疝囊颈一般不大,极少发生嵌顿和绞窄。成人脐疝发生嵌顿或绞窄者较多

·       治疗:除嵌顿或穿破等紧急情况外,小儿2岁之前可采取非手术疗法。满2岁后,如脐环直径还大于1.5cm,则可手术治疗。原则上,5岁以上儿童的脐疝均应采取手术治疗。成人脐疝应采取手术疗法。脐疝手术修补的原则是切除疝囊,缝合疝环;必要时可重叠缝合疝环两旁的组织

脐疝

白线疝

·       发生于腹壁正中线(白线)处的疝

·       表现为上腹正中肿块,部分病人伴有上腹痛、消化不良症状。回纳后可在白线区扪及空隙

·       疝块较小而无明显症状者,可不必治疗;症状明显者可行手术

参考资料

[1]陈孝平, 汪建平, 赵继宗. 外科学[M]. 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315-316.
[2]赵玉沛, 陈孝平. 外科学[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425-426.
[3]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内镜外科学组. 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操作指南(2017版)(上篇).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 12(1): 1-5.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 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 中华外科杂志. 2018. 56(7): 495-498.
[5]吴肇汉,秦新裕,丁强. 实用外科学[M]. 第四版. 2017:390-396.
[6]吴孟超,吴在德. 黄家驷外科学[M]. 第七版. 2008:1282-1284.

---------------------------------------------------------

以下是可爱的原创凑字数内容

1、为何要加原创:加原创只为可以添加话题标签。

2、为何要添加标签:添加话题标签后可以按照内容分类,方便大家阅读。

3、声明:该内容以九版内科学内容为基础编制,为方便大家学习考试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为谢!!!

本文章并非作为疾病诊治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就医。

内科学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它涉及面广,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造血系统、内分泌及代谢、风湿等常见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与外科学一起并称为临床医学的两大支柱学科,为临床各科从医者必须精读的专业。
(0)

相关推荐

  • 奈特解剖图谱 | 看看这是不是你认识的疝

    疝 疝 是指脏器通过正常体腔的异常缺损部位形成的突起.定义的关键是真实存在的通路而不是突出的器官本身.与疝的缺损相对应的部位就是疝囊颈.疝囊颈的尺寸和疝囊能够扩张的容积决定了疝的大小.疝的类型由其部位 ...

  • 腹股沟疝和股疝的鉴别

    文章来源于医学影像服务中心 腹部疝80%为腹股沟疝,5%为股疝,其他还有切口疝.脐疝.食管裂孔疝等上腹部疝. 腹股沟疝男性多见,男女比为7:1.股疝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2. 有文献报道,腹股沟疝发生 ...

  • 一个容易被觉得不是疝的疝-股疝的超声诊断

    股疝发病率位居腹外疝第二位,约占腹外疝的5%,超声现在成为腹外疝的首先检查方法,与腹股沟疝(包括斜疝和直疝)的高诊断率不同,股疝容易被缺乏经验的临床及超声医师误诊.股疝是腹腔内容物通过股环.股管.卵圆 ...

  • 【F008】腹外疝(腹股沟疝、闭孔疝、股疝)

    【F008】腹外疝(腹股沟疝、闭孔疝、股疝)

  • 腹壁疝、腹股沟疝及股疝的超声诊断(超声梦CCM)

    疝系腹腔内容物自某处突入腹壁.疝囊由壁层腹膜构成,囊内常含肠管.部分大网膜:依其发生部位不同,偶有其他组织.疝的大小不定,小者为一结节,大者达数厘米,不行治疗与日俱增.内容物自由出入为可复原性疝:周围 ...

  • 腹股沟疝和股疝的CT鉴别

    原创  黄勇主任 腹部疝80%为腹股沟疝,5%为股疝,其他还有切口疝.脐疝.食管裂孔疝等上腹部疝. 腹股沟疝男性多见,男女比为7:1.股疝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2. 有文献报道,腹股沟疝发生嵌顿和绞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