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松教授-经方诊治妇人病证(6)

温经汤

金匮要略》温经汤出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问日: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急=紧),腹满,手掌烦(烦=不仅是心烦,是一种很难受的感觉)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带下=裙带以下的疾病,专属妇科疾病。非专指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半产=流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阴血不足,瘀血内阻,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故唇干咽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温经汤方:吴茱萸三两9 当归二两30 川芎二两30 芍药二两 30人参二两30 桂枝二两30 阿胶二两30 生姜二两30 丹皮二两30 甘草二两 30半夏半斤42 麦冬一升90

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歌诀:温经桂芍归萸芎,姜夏丹皮又麦冬,参草扶脾阿益母,妇科应用有殊功。

病机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瘀血。

主治:漏下不止,血色安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停经不止,二建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素问●调经论篇》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se)不能流,文温则消而去之。”

血虚血瘀,得把握好个度。

温经汤配伍特点;●方中温清补消并用,但以温养为主。

●大队温补药与少量寒凉药配伍,能使全方温而不燥,刚柔相济,以成温养化瘀之剂。

●温经汤集温、润药物于一炉,阴阳兼顾,既能温经散寒,又能滋养阴血。务使寒者温而燥者润,瘀者行而下者断。

●临床应用:本方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临床应用以月经不调

小腹冷痛、经夹有淤块,手掌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涩辩证要点。

●加减化裁:若小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麦冬、夹艾叶、小茴香。或桂枝易肉桂、以增加散寒止痛之力。

寒凝而气滞者,夹香附,、乌药以理气止痛。漏下不止而血色暗淡者,去丹皮,夹炮姜、艾叶以温经止血。气虚加黄芪、炒白术以益气健脾。

方正鉴别  ●当归四逆汤夹吴茱萸生姜汤:血虚寒凝,内有久寒,寒邪凝滞为重。故用细辛、通草,大量应用吴茱萸和生姜温里散寒。血虚,寒凝为重--重在散寒。

●温经汤:冲任虚寒,兼有血瘀。寒凝不重,但阴血亏虚为重,间有血瘀而生热。故重用麦冬,另加阿胶滋养阴血;加川芎、丹皮活血;吴茱萸与生姜的剂量不大。

血虚寒瘀为重--重在温通。

温经汤医案1一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岳美中医案:周某某,女,51岁,河北省滦县人,1960年5月7日初诊

患者已停经三年,于半年前偶见漏下,未予治疗,一个月后,病情加

重,经水淋漓不断,经色浅,夹有血块,时见少腹疼痛。经唐山市某

某医院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经注射止血针,服用止血药,虽止

血数日,但少腹胀满时痛,且停药后复漏下不止。又服中药数十剂,

亦罔效,身体日渐消瘦,遂来京诊治。诊见面色晄白,五心烦热,午

后潮热,口干咽燥,大便秘结。七年前曾小产一次,舌质淡红,苔薄

白,脉细涩。证属冲任虚损,瘀血内停。治以温补冲任,养血祛瘀,

投以温经汤:吴茱萸9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12克,党参9克,

桂枝6克,阿胶9克(烊化),丹皮6克,半夏6克,生姜6克,炙甘草6克

麦冬9克。

温经汤医案1一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岳美中医案:周某某,女,51岁,河北省滦县人,1960年5月7日初诊

患者已停经三年,于半年前偶见漏下,未予治疗,一个月后,病情加

重,经水淋漓不断,经色浅,夹有血块,时见少腹疼痛。经唐山市某

某医院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经注射止血针,服用止血药,虽止

血数日,但少腹胀满时痛,且停药后复漏下不止。又服中药数十剂,

亦罔效,身体日渐消瘦,遂来京诊治。诊见面色晄白,五心烦热,午

后潮热,口干咽燥,大便秘结。七年前曾小产一次,舌质淡红,苔薄

白,脉细涩。证属冲任虚损,瘀血内停。治以温补冲任,养血祛瘀,

投以温经汤:吴茱萸9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12克,党参9克,

桂枝6克,阿胶9克(烊化),丹皮6克,半夏6克,生姜6克,炙甘草6克

麦冬9克。

服药7剂,漏下及午后潮热减轻,继服上方,随证稍有加减。服药20

剂后,漏下忽见加重,挟有黑紫血块,血色深浅不一,腹满时轻时重

病家甚感忧虑。岳老诊其脉象转为沉缓,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等症大

为减轻,即告病家,脉症均有好转,下血忽见增多,乃为佳兆,系服

药之后,体质增强,正气渐充而带血行之故。此瘀血不去,则新血不

生,病亦难愈,并嘱继服原方6剂,隔日1剂。药后连续下血块五日,

之后下血渐少,血块已无。腹胀痛基本消失。又服原方5剂,隔日服

药后下血停止,唯尚有便秘,但亦较前好转,以麻仁润肠丸调理两周

而愈。追访十年,未见复发。(北京中医杂志1985;(1):7)

温经汤医案1一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岳美中医案:周某某,女,51岁,河北省滦县人,1960年5月7日初诊

患者已停经三年,于半年前偶见漏下,未予治疗,一个月后,病情加

重,经水淋漓不断,经色浅,夹有血块,时见少腹疼痛。经唐山市某

某医院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经注射止血针,服用止血药,虽止

血数日,但少腹胀满时痛,且停药后复漏下不止。又服中药数十剂,

亦罔效,身体日渐消瘦,遂来京诊治。诊见面色晄白,五心烦热,午

后潮热,口干咽燥,大便秘结。七年前曾小产一次,舌质淡红,苔薄

白,脉细涩。证属冲任虚损,瘀血内停。治以温补冲任,养血祛瘀,

投以温经汤:吴茱萸9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12克,党参9克,

桂枝6克,阿胶9克(烊化),丹皮6克,半夏6克,生姜6克,炙甘草6克

麦冬9克。

服药7剂,漏下及午后潮热减轻,继服上方,随证稍有加减。服药20

剂后,漏下忽见加重,挟有黑紫血块,血色深浅不一,腹满时轻时重

病家甚感忧虑。岳老诊其脉象转为沉缓,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等症大

为减轻,即告病家,脉症均有好转,下血忽见增多,乃为佳兆,系服

药之后,体质增强,正气渐充而带血行之故。此瘀血不去,则新血不

生,病亦难愈,并嘱继服原方6剂,隔日1剂。药后连续下血块五日,

之后下血渐少,血块已无。腹胀痛基本消失。又服原方5剂,隔日服

药后下血停止,唯尚有便秘,但亦较前好转,以麻仁润肠丸调理两周

而愈。追访十年,未见复发。(北京中医杂志1985;(1):7)

按语:(原按)妇人年届五十左右,冲任虚损,天癸将竭。该患者经断三年复

漏血不止,是因曾经小产,内有瘀血,冲任虚损所致。长期下血不止则耗伤

津液,津失濡养,故见口干咽燥,大便秘结等症。阴血耗损,不能藏阳,故

见午后潮热等症。此气血虚弱,内有瘀血,非破瘀消瘢药物所宜;若用固涩

止血之药,则使瘀血内停,亦为不可。而当缓消其瘕,以温药治之,是以血

得温则行也。服温经汤数剂之后,下血加剧,但是岳老洞察全貌,明辨病情,

指出此乃正气驱邪外出之佳兆,消除病家疑惧心理,守方继服,经治二月余,

终获痊愈。

温经汤医案 3一痿证(格林一巴利综合征)

高正今医案:袁某,男,19岁。1989年2月8日诊。因受凉后头痛,周

身不适,怕冷半月,四肢麻木无力一周而入院。当时四肢呈驰缓性瘫

痪,上下肢肌力均仅1级,双腕和踝以下感觉障碍,西医神经内科经

各种检查后诊为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应用地塞米松等,病情无好转。

诊四肢无力,不温,舌质淡紫,苔薄白稍腻,脉沉而涩。证属寒湿入

络,气虚血瘀。治宜温经散寒,益气活血。方用温经汤加减:黄芪、

党参各30克,当归、川芎、白芍各15克。吴茱萸、桂枝、生姜、丹皮

各10克,红花、甘草各6克。

服12剂后,四肢转温,麻木感消失。下肢肌力恢复至IV级,上肢恢复

到川级,可下床缓步行走。原方去吴茱萸、生姜、加丹参30克,赤芍

15克,继服20剂,继服20剂。痊愈。一年后随访,健康如常人。(四

川中医1990;<10>:22)

语:经脉虚寒,瘀血内阻,可致痹证,亦可致痿证,病机相同,皆可用温经汤治疗。

温经汤医案1一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岳美中医案:周某某,女,51岁,河北省滦县人,1960年5月7日初诊

患者已停经三年,于半年前偶见漏下,未予治疗,一个月后,病情加

重,经水淋漓不断,经色浅,夹有血块,时见少腹疼痛。经唐山市某

某医院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经注射止血针,服用止血药,虽止

血数日,但少腹胀满时痛,且停药后复漏下不止。又服中药数十剂,

亦罔效,身体日渐消瘦,遂来京诊治。诊见面色晄白,五心烦热,午

后潮热,口干咽燥,大便秘结。七年前曾小产一次,舌质淡红,苔薄

白,脉细涩。证属冲任虚损,瘀血内停。治以温补冲任,养血祛瘀,

投以温经汤:吴茱萸9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12克,党参9克,

桂枝6克,阿胶9克(烊化),丹皮6克,半夏6克,生姜6克,炙甘草6克

麦冬9克。

服药7剂,漏下及午后潮热减轻,继服上方,随证稍有加减。服药20

剂后,漏下忽见加重,挟有黑紫血块,血色深浅不一,腹满时轻时重

病家甚感忧虑。岳老诊其脉象转为沉缓,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等症大

为减轻,即告病家,脉症均有好转,下血忽见增多,乃为佳兆,系服

药之后,体质增强,正气渐充而带血行之故。此瘀血不去,则新血不

生,病亦难愈,并嘱继服原方6剂,隔日1剂。药后连续下血块五日,

之后下血渐少,血块已无。腹胀痛基本消失。又服原方5剂,隔日服

药后下血停止,唯尚有便秘,但亦较前好转,以麻仁润肠丸调理两周

而愈。追访十年,未见复发。(北京中医杂志1985;(1):7)

按语:(原按)妇人年届五十左右,冲任虚损,天癸将竭。该患者经断三年复

漏血不止,是因曾经小产,内有瘀血,冲任虚损所致。长期下血不止则耗伤

津液,津失濡养,故见口干咽燥,大便秘结等症。阴血耗损,不能藏阳,故

见午后潮热等症。此气血虚弱,内有瘀血,非破瘀消瘢药物所宜;若用固涩

止血之药,则使瘀血内停,亦为不可。而当缓消其瘕,以温药治之,是以血

得温则行也。服温经汤数剂之后,下血加剧,但是岳老洞察全貌,明辨病情,

指出此乃正气驱邪外出之佳兆,消除病家疑惧心理,守方继服,经治二月余,

终获痊愈。

温经汤医案 3一痿证(格林一巴利综合征)

高正今医案:袁某,男,19岁。1989年2月8日诊。因受凉后头痛,周

身不适,怕冷半月,四肢麻木无力一周而入院。当时四肢呈驰缓性瘫

痪,上下肢肌力均仅1级,双腕和踝以下感觉障碍,西医神经内科经

各种检查后诊为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应用地塞米松等,病情无好转。

诊四肢无力,不温,舌质淡紫,苔薄白稍腻,脉沉而涩。证属寒湿入

络,气虚血瘀。治宜温经散寒,益气活血。方用温经汤加减:黄芪、

党参各30克,当归、川芎、白芍各15克。吴茱萸、桂枝、生姜、丹皮

各10克,红花、甘草各6克。

服12剂后,四肢转温,麻木感消失。下肢肌力恢复至IV级,上肢恢复

到川级,可下床缓步行走。原方去吴茱萸、生姜、加丹参30克,赤芍

15克,继服20剂,继服20剂。痊愈。一年后随访,健康如常人。(四

川中医1990;<10>:22)

语:经脉虚寒,瘀血内阻,可致痹证,亦可致痿证,病机相同,皆可用温经汤治疗。

温经汤医案1一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岳美中医案:周某某,女,51岁,河北省滦县人,1960年5月7日初诊

患者已停经三年,于半年前偶见漏下,未予治疗,一个月后,病情加

重,经水淋漓不断,经色浅,夹有血块,时见少腹疼痛。经唐山市某

某医院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经注射止血针,服用止血药,虽止

血数日,但少腹胀满时痛,且停药后复漏下不止。又服中药数十剂,

亦罔效,身体日渐消瘦,遂来京诊治。诊见面色晄白,五心烦热,午

后潮热,口干咽燥,大便秘结。七年前曾小产一次,舌质淡红,苔薄

白,脉细涩。证属冲任虚损,瘀血内停。治以温补冲任,养血祛瘀,

投以温经汤:吴茱萸9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12克,党参9克,

桂枝6克,阿胶9克(烊化),丹皮6克,半夏6克,生姜6克,炙甘草6克

麦冬9克。

服药7剂,漏下及午后潮热减轻,继服上方,随证稍有加减。服药20

剂后,漏下忽见加重,挟有黑紫血块,血色深浅不一,腹满时轻时重

病家甚感忧虑。岳老诊其脉象转为沉缓,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等症大

为减轻,即告病家,脉症均有好转,下血忽见增多,乃为佳兆,系服

药之后,体质增强,正气渐充而带血行之故。此瘀血不去,则新血不

生,病亦难愈,并嘱继服原方6剂,隔日1剂。药后连续下血块五日,

之后下血渐少,血块已无。腹胀痛基本消失。又服原方5剂,隔日服

药后下血停止,唯尚有便秘,但亦较前好转,以麻仁润肠丸调理两周

而愈。追访十年,未见复发。(北京中医杂志1985;(1):7)

按语:(原按)妇人年届五十左右,冲任虚损,天癸将竭。该患者经断三年复

漏血不止,是因曾经小产,内有瘀血,冲任虚损所致。长期下血不止则耗伤

津液,津失濡养,故见口干咽燥,大便秘结等症。阴血耗损,不能藏阳,故

见午后潮热等症。此气血虚弱,内有瘀血,非破瘀消瘢药物所宜;若用固涩

止血之药,则使瘀血内停,亦为不可。而当缓消其瘕,以温药治之,是以血

得温则行也。服温经汤数剂之后,下血加剧,但是岳老洞察全貌,明辨病情,

指出此乃正气驱邪外出之佳兆,消除病家疑惧心理,守方继服,经治二月余,

终获痊愈。

温经汤医案 3一痿证(格林一巴利综合征)

高正今医案:袁某,男,19岁。1989年2月8日诊。因受凉后头痛,周

身不适,怕冷半月,四肢麻木无力一周而入院。当时四肢呈驰缓性瘫

痪,上下肢肌力均仅1级,双腕和踝以下感觉障碍,西医神经内科经

各种检查后诊为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应用地塞米松等,病情无好转。

诊四肢无力,不温,舌质淡紫,苔薄白稍腻,脉沉而涩。证属寒湿入

络,气虚血瘀。治宜温经散寒,益气活血。方用温经汤加减:黄芪、

党参各30克,当归、川芎、白芍各15克。吴茱萸、桂枝、生姜、丹皮

各10克,红花、甘草各6克。

服12剂后,四肢转温,麻木感消失。下肢肌力恢复至IV级,上肢恢复

到川级,可下床缓步行走。原方去吴茱萸、生姜、加丹参30克,赤芍

15克,继服20剂,继服20剂。痊愈。一年后随访,健康如常人。(四

川中医1990;<10>:22)

语:经脉虚寒,瘀血内阻,可致痹证,亦可致痿证,病机相同,皆可用温经汤治疗。

温经汤医案 4一遗尿

萧铁珊医案:翁某某,女,20岁,工人,自1984年2月始患夜间遗尿

病。曾求医于武汉,作血糖尿糖等检查,均属阴性。1985年3月8日求治

于余。口干多梦,手掌心热,月事不调,入睡则尿床,面色淡白,少腹

不适,精神疲倦,脉细弦,舌暗红苔黄,巩膜有瘀斑数点,药用温肾固

摄之品不应。余思足厥阴经脉绕阴器,瘀血搏于膀胱,州都失司,血为

阴,以阴从阴,故寐即遗尿。法宜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仿温经汤处方

当归15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党参15克,粉甘草3克,桂枝6克,

丹皮10克,生姜3克,阿胶15克,吴茱萸10克,法夏10克,麦冬10克,3

剂。次诊:服上方八天来未见遗尿,巩膜瘀斑减少,精神尚佳,食饮渐

增,仍以上方5剂,诸证悉除。(河南中医1988;(3):7)

按语:厥阴肝经绕阴器,瘀血结于肝经,扰乱膀胱气化,使气化失司,而见遗尿

及月经不调,少腹不适等症,投温经汤待阳复瘀化,膀胱气化即复,而遗尿自愈。

医界

温经汤医案1一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岳美中医案:周某某,女,51岁,河北省滦县人,1960年5月7日初诊

患者已停经三年,于半年前偶见漏下,未予治疗,一个月后,病情加

重,经水淋漓不断,经色浅,夹有血块,时见少腹疼痛。经唐山市某

某医院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经注射止血针,服用止血药,虽止

血数日,但少腹胀满时痛,且停药后复漏下不止。又服中药数十剂,

亦罔效,身体日渐消瘦,遂来京诊治。诊见面色晄白,五心烦热,午

后潮热,口干咽燥,大便秘结。七年前曾小产一次,舌质淡红,苔薄

白,脉细涩。证属冲任虚损,瘀血内停。治以温补冲任,养血祛瘀,

投以温经汤:吴茱萸9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12克,党参9克,

桂枝6克,阿胶9克(烊化),丹皮6克,半夏6克,生姜6克,炙甘草6克

麦冬9克。

服药7剂,漏下及午后潮热减轻,继服上方,随证稍有加减。服药20

剂后,漏下忽见加重,挟有黑紫血块,血色深浅不一,腹满时轻时重

病家甚感忧虑。岳老诊其脉象转为沉缓,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等症大

为减轻,即告病家,脉症均有好转,下血忽见增多,乃为佳兆,系服

药之后,体质增强,正气渐充而带血行之故。此瘀血不去,则新血不

生,病亦难愈,并嘱继服原方6剂,隔日1剂。药后连续下血块五日,

之后下血渐少,血块已无。腹胀痛基本消失。又服原方5剂,隔日服

药后下血停止,唯尚有便秘,但亦较前好转,以麻仁润肠丸调理两周

而愈。追访十年,未见复发。(北京中医杂志1985;(1):7)

按语:(原按)妇人年届五十左右,冲任虚损,天癸将竭。该患者经断三年复

漏血不止,是因曾经小产,内有瘀血,冲任虚损所致。长期下血不止则耗伤

津液,津失濡养,故见口干咽燥,大便秘结等症。阴血耗损,不能藏阳,故

见午后潮热等症。此气血虚弱,内有瘀血,非破瘀消瘢药物所宜;若用固涩

止血之药,则使瘀血内停,亦为不可。而当缓消其瘕,以温药治之,是以血

得温则行也。服温经汤数剂之后,下血加剧,但是岳老洞察全貌,明辨病情,

指出此乃正气驱邪外出之佳兆,消除病家疑惧心理,守方继服,经治二月余,

终获痊愈。

温经汤医案 3一痿证(格林一巴利综合征)

高正今医案:袁某,男,19岁。1989年2月8日诊。因受凉后头痛,周

身不适,怕冷半月,四肢麻木无力一周而入院。当时四肢呈驰缓性瘫

痪,上下肢肌力均仅1级,双腕和踝以下感觉障碍,西医神经内科经

各种检查后诊为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应用地塞米松等,病情无好转。

诊四肢无力,不温,舌质淡紫,苔薄白稍腻,脉沉而涩。证属寒湿入

络,气虚血瘀。治宜温经散寒,益气活血。方用温经汤加减:黄芪、

党参各30克,当归、川芎、白芍各15克。吴茱萸、桂枝、生姜、丹皮

各10克,红花、甘草各6克。

服12剂后,四肢转温,麻木感消失。下肢肌力恢复至IV级,上肢恢复

到川级,可下床缓步行走。原方去吴茱萸、生姜、加丹参30克,赤芍

15克,继服20剂,继服20剂。痊愈。一年后随访,健康如常人。(四

川中医1990;<10>:22)

语:经脉虚寒,瘀血内阻,可致痹证,亦可致痿证,病机相同,皆可用温经汤治疗。

温经汤医案 4一遗尿

萧铁珊医案:翁某某,女,20岁,工人,自1984年2月始患夜间遗尿

病。曾求医于武汉,作血糖尿糖等检查,均属阴性。1985年3月8日求治

于余。口干多梦,手掌心热,月事不调,入睡则尿床,面色淡白,少腹

不适,精神疲倦,脉细弦,舌暗红苔黄,巩膜有瘀斑数点,药用温肾固

摄之品不应。余思足厥阴经脉绕阴器,瘀血搏于膀胱,州都失司,血为

阴,以阴从阴,故寐即遗尿。法宜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仿温经汤处方

当归15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党参15克,粉甘草3克,桂枝6克,

丹皮10克,生姜3克,阿胶15克,吴茱萸10克,法夏10克,麦冬10克,3

剂。次诊:服上方八天来未见遗尿,巩膜瘀斑减少,精神尚佳,食饮渐

增,仍以上方5剂,诸证悉除。(河南中医1988;(3):7)

按语:厥阴肝经绕阴器,瘀血结于肝经,扰乱膀胱气化,使气化失司,而见遗尿

及月经不调,少腹不适等症,投温经汤待阳复瘀化,膀胱气化即复,而遗尿自愈。

医界

温经汤医案6一阳痿

李白宪医案:张某,男,34岁。1994年5月24日初诊。患者阳萎不举

难以交合5年余,致使夫妻本和,曾用激素类药治疗收效不显,后改

服中药调治,屡次更医更药,服药百余剂,不仅阳萎未愈,反增头痛

眩晕,心烦失眠。证见面色不泽,神疲倦怠,伴头痛眩晕,手掌心烦

热,时出冷汗,口唇干燥,午夜心烦失眠,小腹下坠且痛,阴部冷胀

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阳气虚衰,营气不通,宗筋弛缓之候。治宜

温阳散寒,调和气血,方用温经汤:当归15克,川芎10克,白芍12克,

党参15克,丹皮10克,牛膝15克,肉桂10克,吴茱萸10克,麦冬12克

炙甘草10克,仙灵脾15克,仙茅12克,生姜5片。水煎服,日1剂。

服药10剂后,精神渐佳,头痛头晕减轻,饮食增加,睡眠好,阳事时

兴,余证也相继好转。原方继服10剂,病情又明显进步,可以过两性

生活。又服10剂,房事正常。3个月后,其妻身有孕。(河南中医1996;

(4):215)

按语·木方可用干阳虎血寒之阳塞。

温经汤医案1一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岳美中医案:周某某,女,51岁,河北省滦县人,1960年5月7日初诊

患者已停经三年,于半年前偶见漏下,未予治疗,一个月后,病情加

重,经水淋漓不断,经色浅,夹有血块,时见少腹疼痛。经唐山市某

某医院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经注射止血针,服用止血药,虽止

血数日,但少腹胀满时痛,且停药后复漏下不止。又服中药数十剂,

亦罔效,身体日渐消瘦,遂来京诊治。诊见面色晄白,五心烦热,午

后潮热,口干咽燥,大便秘结。七年前曾小产一次,舌质淡红,苔薄

白,脉细涩。证属冲任虚损,瘀血内停。治以温补冲任,养血祛瘀,

投以温经汤:吴茱萸9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12克,党参9克,

桂枝6克,阿胶9克(烊化),丹皮6克,半夏6克,生姜6克,炙甘草6克

麦冬9克。

服药7剂,漏下及午后潮热减轻,继服上方,随证稍有加减。服药20

剂后,漏下忽见加重,挟有黑紫血块,血色深浅不一,腹满时轻时重

病家甚感忧虑。岳老诊其脉象转为沉缓,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等症大

为减轻,即告病家,脉症均有好转,下血忽见增多,乃为佳兆,系服

药之后,体质增强,正气渐充而带血行之故。此瘀血不去,则新血不

生,病亦难愈,并嘱继服原方6剂,隔日1剂。药后连续下血块五日,

之后下血渐少,血块已无。腹胀痛基本消失。又服原方5剂,隔日服

药后下血停止,唯尚有便秘,但亦较前好转,以麻仁润肠丸调理两周

而愈。追访十年,未见复发。(北京中医杂志1985;(1):7)

按语:(原按)妇人年届五十左右,冲任虚损,天癸将竭。该患者经断三年复

漏血不止,是因曾经小产,内有瘀血,冲任虚损所致。长期下血不止则耗伤

津液,津失濡养,故见口干咽燥,大便秘结等症。阴血耗损,不能藏阳,故

见午后潮热等症。此气血虚弱,内有瘀血,非破瘀消瘢药物所宜;若用固涩

止血之药,则使瘀血内停,亦为不可。而当缓消其瘕,以温药治之,是以血

得温则行也。服温经汤数剂之后,下血加剧,但是岳老洞察全貌,明辨病情,

指出此乃正气驱邪外出之佳兆,消除病家疑惧心理,守方继服,经治二月余,

终获痊愈。

温经汤医案 3一痿证(格林一巴利综合征)

高正今医案:袁某,男,19岁。1989年2月8日诊。因受凉后头痛,周

身不适,怕冷半月,四肢麻木无力一周而入院。当时四肢呈驰缓性瘫

痪,上下肢肌力均仅1级,双腕和踝以下感觉障碍,西医神经内科经

各种检查后诊为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应用地塞米松等,病情无好转。

诊四肢无力,不温,舌质淡紫,苔薄白稍腻,脉沉而涩。证属寒湿入

络,气虚血瘀。治宜温经散寒,益气活血。方用温经汤加减:黄芪、

党参各30克,当归、川芎、白芍各15克。吴茱萸、桂枝、生姜、丹皮

各10克,红花、甘草各6克。

服12剂后,四肢转温,麻木感消失。下肢肌力恢复至IV级,上肢恢复

到川级,可下床缓步行走。原方去吴茱萸、生姜、加丹参30克,赤芍

15克,继服20剂,继服20剂。痊愈。一年后随访,健康如常人。(四

川中医1990;<10>:22)

语:经脉虚寒,瘀血内阻,可致痹证,亦可致痿证,病机相同,皆可用温经汤治疗。

温经汤医案 4一遗尿

萧铁珊医案:翁某某,女,20岁,工人,自1984年2月始患夜间遗尿

病。曾求医于武汉,作血糖尿糖等检查,均属阴性。1985年3月8日求治

于余。口干多梦,手掌心热,月事不调,入睡则尿床,面色淡白,少腹

不适,精神疲倦,脉细弦,舌暗红苔黄,巩膜有瘀斑数点,药用温肾固

摄之品不应。余思足厥阴经脉绕阴器,瘀血搏于膀胱,州都失司,血为

阴,以阴从阴,故寐即遗尿。法宜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仿温经汤处方

当归15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党参15克,粉甘草3克,桂枝6克,

丹皮10克,生姜3克,阿胶15克,吴茱萸10克,法夏10克,麦冬10克,3

剂。次诊:服上方八天来未见遗尿,巩膜瘀斑减少,精神尚佳,食饮渐

增,仍以上方5剂,诸证悉除。(河南中医1988;(3):7)

按语:厥阴肝经绕阴器,瘀血结于肝经,扰乱膀胱气化,使气化失司,而见遗尿

及月经不调,少腹不适等症,投温经汤待阳复瘀化,膀胱气化即复,而遗尿自愈。

医界

温经汤医案6一阳痿

李白宪医案:张某,男,34岁。1994年5月24日初诊。患者阳萎不举

难以交合5年余,致使夫妻本和,曾用激素类药治疗收效不显,后改

服中药调治,屡次更医更药,服药百余剂,不仅阳萎未愈,反增头痛

眩晕,心烦失眠。证见面色不泽,神疲倦怠,伴头痛眩晕,手掌心烦

热,时出冷汗,口唇干燥,午夜心烦失眠,小腹下坠且痛,阴部冷胀

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阳气虚衰,营气不通,宗筋弛缓之候。治宜

温阳散寒,调和气血,方用温经汤:当归15克,川芎10克,白芍12克,

党参15克,丹皮10克,牛膝15克,肉桂10克,吴茱萸10克,麦冬12克

炙甘草10克,仙灵脾15克,仙茅12克,生姜5片。水煎服,日1剂。

服药10剂后,精神渐佳,头痛头晕减轻,饮食增加,睡眠好,阳事时

兴,余证也相继好转。原方继服10剂,病情又明显进步,可以过两性

生活。又服10剂,房事正常。3个月后,其妻身有孕。(河南中医1996;

(4):215)

按语·木方可用干阳虎血寒之阳塞。

温经汤医案 7一胸痹

魏小萌医案:郭某,男,60岁,1984年12月8日初诊。患者述心前区闷痛

稍活动加重,遇寒尤甚。曾于1983年10月28日在北京某医院诊为“心肌梗

塞”,住院34天,出院时心电图示:V.~V.呈宽大而深的Q波,ST段V.

抬高。常服消心痛、肠溶阿斯匹林、瓜萎薤白半夏汤和八珍汤等中西药物

无明显改善。刻诊:症如前述,舌淡有瘀斑、苔白稍腻,脉沉缓。检查:

血压170/90毫米汞柱,心率78次/分,律齐,心界向左稍扩大,心尖可

闻及SMII杂音,电图仍同出院时报告,空腹血糖80毫克,尿糖(阴性)。

中医辨证为胸痹。证属气血两虚、寒凝络滞,治宜温补气血,祛瘀通络。

方用温经汤去丹皮加丹参。处方:吴茱萸、党参、桂枝各15克,当归、白

芍、川芎、阿胶、炮姜、麦冬、半夏各10克,丹参30克,炙甘草5克。六

剂后,心前区闷痛明显改善,效不更方,继服六剂,心痛减轻,劳累后时

有心悸,晨起咽千口燥,去炮姜易玄参10克,再服35剂,可参加轻微体力

劳动,嘱其改为口服复方丹参片,冬季仍加服温经汤,1987年8月28日心

电图报告单为窦性心率,各波段均正常,无T波倒置和异常Q波。病人自觉

良好。(新中医1990;(9):45)

医界

(0)

相关推荐

  • 名方解析应用#温经汤

    [出处]<金匮要略> [组成]吴茱萸三两(9g)  当归二两(6g)  芍药二两(6g)  芎䓖(川芎)二两(6g)  人参二两(6g)  桂枝二两(6g)  阿胶二两(6g)  牡丹皮去 ...

  • 方剂歌訣 | 温经汤

    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 组成及用法 组成:吴茱萸 9g 当归 6g 芍药 6g 川芎 6g 人参 6g 桂枝 6g 阿胶 6g 牡丹皮 6g 生姜 6g 甘草 ...

  • 《陈潮祖医案精解》——痛经(二)

    张某,女,21岁,2004年4月12日初诊. 患者为本校本科学生,13岁月经初潮,月经周期5〜7/27〜30天.月经初潮伊始,经期小腹冷痛,但尚能忍受,最近1年痛经加重,上月痛经尤甚.每逢经前二三天则 ...

  • 小小胃疾竟引发不孕?!基层老中医巧用温经汤治好

    传说 手脚冰凉的人 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 今天 咱们说一说 手脚冰凉的人 有可能会有宫寒 最终导致不孕 不孕的定义为:一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而没有成功妊娠. 话不多说 上病例 伙伴们注意 ...

  • 谷松教授教授经方医治妇人病证

    胶艾汤 川芎6~10g.当归10~15g.芍药10~20g.阿胶10~15g.干地黄15~50g.艾叶6~10g.甘草3~6g.水煎,阿胶另烊后兑入,温服,每日二次. 出血性疾病如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 ...

  • 李赛美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情志病证的经验

    中医李赛美教授诊疗糖尿病的思辨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从12个方面讨论了糖尿病证属少阳时的症状体征特点.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理论,将为中医药大数据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

  • 谷松教授告诉你, 怎样在萌芽期解决高血压!

    图*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院长 谷松教授 高血压病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统计:全球约有10亿高血压患者(中国有超过2亿),其中需要立即干预的患者有8亿(中国有1. ...

  • 经方治疗神志病证治规律研究  精神病。

    结果:经方中用于治疗神志病证的方剂有 五苓散.栀子豉汤.白虎汤.三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等,其治疗的神志病证有烦躁.不寐.癫狂.痫证.奔豚病.脏躁.百合病等.根据文献整理,可以看到经 ...

  • 谷松教授:当归芍药散你不知道的秘密

    对于当归芍药散,在临床应用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有时候效果和预想的不一样呢?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谷松教授的临床经验可以给你答案. 谷教授是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院长,辽宁省教学名师,这 ...

  • 谷松教授:肾气丸,灵活应用显奇效【一点资讯】

    谷松教授为大家解读了肾气丸,详细解读了<金匮要略>的条文,毕竟只有明确病理,才能在遇到不同的患者灵活遣方用药.并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了一些大师医案. 对于肾气丸,相信广大从事临床工作的临床医师 ...

  • 基于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的颜正华教授治疗心系病证用药规律研究

    收集了颜正华教授治疗心系病证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分析颜正华教授治疗心系病证的用药经验.结果显示,高 ...

  •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脾胃病证的用药规律浅析

    目的挖掘整理名老中医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脾胃病证的用药规律及诊治经验.方法采集胡天成教授门诊治疗小儿脾胃病的病例,运用聚类.关联及Ward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总结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脾胃病证的用药规律 ...

  • 谷松教授:肾气丸,灵活应用显奇效

    华医世界 对于肾气丸,相信广大从事临床工作的临床医师都不陌生,但是,如何让这个方剂在治疗妇科疾病时效如桴鼓呢? 谷松教授的临床经验可以给你答案. 谷教授是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院长,辽宁省教学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