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谢你不杀之恩

最近看了某电动汽车自燃的视频,发现目前电动汽车自燃的案例比比皆是,电动汽车这个怪物,放在地下车库里,真是让人又爱又怕。

最近关注了住建部下发的一个规范,

《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技术标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简直要变天了!!!

下面三个变化,将带来安全的致命影响。

1、新建小区地下车库100%配建电动汽车停车位。

2、防火单元面积不大于1000平方米。

3、充电设备距车位不宜小于0.4米。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今后新盖的小区,地下车库将有大量的电动车,处于充电状态的电动车!

细思极恐,目前所谓的规范,都是建立在美好的各种设施合格的基础上,比如消防电梯间和地下车库的防火门常闭且好用,车库层连通一楼的所有乙级防火门均常闭好用,如果发生类似上海电动车自燃的事故,现有的地下车库,能否保证有毒烟气不窜入地上部分?如果保证不了,那么大量毒烟极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地下的各种被动防御措施,比如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喷淋报警等各种设施,都要基于联动控制器完好,水池泵房消控室所有设备处于自动状态下,让喷淋68摄氏度爆裂温度的偶发性还要仰仗于火灾位置;但是对于目前国内的管理水平,这是不现实的,在这种状况下,贸然把电动汽车这个怪物引入地下室,让其处于充电状态,国民安全的确面临大考。

我翻阅了一些论文,对电动汽车安全可靠性有所质疑。

传统认识中完美的聚合物电池,我百度了一下:

它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等诸多优点。但是这次事故,却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以前电动自行车充电起火事件,已经频发不止,那么一点铅酸蓄电池,变得老旧之后就容易造成火灾,然后造成数人熏死,这次大规模堂而皇之的使规模庞大的巨无霸电动汽车登堂入室,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刻,在我们人类认知能力最低、抵抗能力最弱的时间,在我们地底下猖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全国范围内哪怕任何一辆电动汽车的烟气失去控制.......蔓延......窜入楼道,其后果我不敢去想象。

科技是把双刃剑,那些看似美好的发展愿景,结果并不那么美好。人类不是生活在真空理论里,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瑕疵,有了瑕疵就有墨菲定律发挥作用的空间。希望安全永驻人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