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养护的难点及未来展望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的存量已经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并且总量还在不断增加。大量早期修建的交通基础设施陆续进入改扩建及大中修阶段;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成本中运维阶段占75%,建设阶段仅占25%;重大结构问题频出,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此外,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技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材料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现代科技快速发展,引发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基础设施行业也在逐步发生转变:基础设施以建为主向建养并重转变;基础设施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传统基础设施养护向智能养护转变;基础设施技术从单一土木工程向土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转变;养护行业从人工作业、被动养护向智能化、快速化、预防化转变。可见,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养护是养护行业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概念释义
智能养护四个特征
智能感知:基于物联网实现基础设施、环境、人车感知。
万物互联:基于物联网、5G实现设施互联、交通工具互联、数据关联。
智能控制: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实现智能控制、无人养护。
自我适应:自我管理、、自我修复、自我学习、自我进化。 这四个特征以数据共享、融合、分析、挖掘为主线。
智能养护两个前提
技术支撑
智能养护技术体系的三个维度
基础设施养护技术:包括检测、监测、识别、评估、维修等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5G、 人工智能、 大数据、物联网、云技术。
智能产业:包括材料、传感器、装备、软件、信息基础设施。
智能养护信息支撑技术
智能养护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关系
人工智能:海量数据深度分析、挖掘、装备智能化;
大数据:数据经济时代的石油,辅助科学决策;
物联网:万物互联、产生海量数据、智能控制;
云技术:海量数据存储、高强计算;
区块链:形成可信数据;
5G :大数据高速、可靠传输,海量智能终端接入。
这里要指出,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关系。5G是信息高速公路,大数据的作用类似于原油、电力等原材料(算据),云计算类似于生产工具(算力),人工智能才是将原材料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算法)。
主要问题
技术体系:技术体系建立是一个长期、动态、复杂的过程;目前尚未完全形成开放、可扩展、兼容、相对稳定的技术体系。
评价体系:评价理论和方法尚不成熟,需要不断完善、丰富、发展。
标准体系:智能养护标准目前基本空白;评估标准、管理标准不支持智能检测、监测。
维修控制:能智能检测,不能智能维修(目前还无法实现水下基础、主缆智能维修);能智能监测,不能智能控制(目前不能自动调整桥梁阻尼器参数、抑流板角度主动抗灾)。
信息融合:信息技术与传统养护技术的融合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应用场景和指标不够清晰明确。
信息安全:重点基础设施资产数据、性能数据的安全保障体系亟待健全。
寿命保障:基础设施的长期性能、劣化机理、损伤评估、寿命预测、延寿方法等寿命保障机制尚未系统建立。
相关产业:新型材料、新型耐久传感器、水下机器人、深潜水装备、检测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检测、监测装备产业支撑力不强。
主要任务
加快智能养护系统性布局
实现全方位智能养护
无人化检测:无人机、水下机器人、远程高清摄像、无人巡检车。
智能化监测:北斗系统监测、无人值守荷载试验;耐久性专项监测;基于5G的低能耗、低时延物联网。
大数据决策:数据智能采集;大数据分析处理;人工智能病害识别;智能评估;科学决策。
全周期养护:基于全生命期性能设计;养护再设计;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信息贯通共享。
模块化智造:标准化设计;模块化更换;工厂化预制;3D定制打印。
自动化作业:集成智能技术;全自动化作业;远程遥控;无人养护。
全方位管理:多部门联动;多信息集成;运营、养护、服务深度融合;资产管理系统。
建立以数据为驱动的
基础设施养护管理方法
建立资产管理系统
资产优化:从养护理念、制度、技术等方面完善养护规划,指导预防性养护,助力科学决策;优化资产,保值增值。
全面控制:利用信息化集成技术,动态掌握运营期资产,实现资产受控、养护费用受控、全面管理受控。
集成共享:将健康监测、自动化巡检、档案管理、自动化办公、指挥调度等系统统一集成到资产管理系统中,实现资源集约、技术集成、信息共享、快速响应。
建立天、空、地、水下
一体化养护体系
未来展望
智能感知:全要素、全时空智能化感知人、交通工具、基础设施和环境信息。
智能识别:根据获取的信息和深度学习经验,识别潜在的病害和风险。
智能预测:基于不确定性理论,预测人、交通工具、基础设施、环境系统的发展趋势。
智能决策:根据既定目标和约束条件,按照性能投入比最优理论决定养护方案。
智能作业:采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智能化无人养护和基础设施自我修复。
智能应变:突发灾害时,按照风险最小化原则给出应急救援方案。
智能学习: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养护系统可以自我进化、智能升级。
智能融合:人、基础设施、环境深度融合,建立开放生态系统,实现万桥互联、万隧互联。
编辑整理 | 户利华
来源 | 第22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