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满分演员关键词:神秘感
2019年的演艺圈,围绕着“演员”和“演技”这两个关键词,讨论的是尤为热闹。
三档表演类节目的走俏,撞档期、拼内容、掐热搜。
除了反映市场喜好,也是对眼下演艺圈行情的一次集中侧写:
年年都在说的影视寒冬,今年好像来的格外凛冽。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成批演员正处于无戏可拍、无事可做、无人问津的失业状态。
《演员请就位》里,台偶剧初代霸总明道就辛酸坦白道:
这是我今年第一次演戏。
而因新版《红楼梦》小贾宝玉走红的于小彤也直言:
工作少了,就想过来学习。
上节目,刷脸,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求职。
这是表演类节目为老戏骨和新生代画下的饼。
而选秀一般的模式,则让节目的每一个环节都显得颇为苛刻。
即便如此,制作方也有他们的入围门槛:
只有头顶一定流量和名气,演员才会被选中站上舞台,接受几位导演和观众的面试。
可想而知,影视行业入冬,剩下多少小透明会因海选就不过关被迫冬眠。
哪怕是曾经爆红或正当红的明星,处境也算不上乐观。
早前,迪丽热巴在一档访谈综艺里,就坦言自己有八个月没拍戏了。
▲上一部剧还是去年和邓伦的《一千零一夜》
而同家公司的杨幂,巅峰期一年11部戏,今年也分外低调。
反倒是在《密室大逃脱》《中国达人秀》等综艺中频繁出境。
“头部”演员进入综艺的视线,看似光芒与热度不减。
实则是不愿蛰伏,放低身段的无奈之举。
然而综艺毕竟有限,更多“腰部”演员还是在连轴转的通告中度过。
各个活动、商演、直播间都预留了他们的位置,以此搏一个排面。
▲演过不少大女主的刘涛,今年作品成绩也很一般
至于“腰部”以下的演员,要么赋闲在家抠脚;
要么就只能靠拍抖音、小红书、录vlog,接有的没的广告向粉丝营业。
用各种方式尽可能曝光自己,是大多数演员寒冬中“求生”的手段。
这便导致了一时间,演艺圈场外的精彩,远胜于荧幕内角色的光彩。
但也有一群人,偏偏要反其道行之。
寒风越劲,他们越狠抓一种特质——神秘感。
就在不久前,出演过《遇见王沥川》的演员连凯,在微博上发声斥责《追我吧》和电视台。
同时,他也呼吁同行们不要随便上节目。
“因为上了之后,演员就少了神秘感,演什么不像什么了”。
对“神秘感”一词,我想不光演员,熟悉演艺圈的观众也并不陌生。
近年来,它正以相当密集的频率被一次次提及。
01
薛定谔的“神秘感”
“演员需要神秘感,需要隐藏在角色背后。”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句话俨然成为了明星受访的爱用句式。
好像只要神秘感一词一出,爱岗敬业的人设便能悄然而立。
然而真相却是:
在不少演员的心中,“神秘感”已沦为了一种薛定谔式的存在。
当有流量有好处有正面评价时,他们常常保持着“我家大门常打开”的心态,大方展示自己的一切。
当出了事不准备面对时,他们又会主张——
“演员需要神秘感,请离我的生活远一些,离我的作品近一些”。
就像前段时间,周一围又因妻子朱丹上了热搜。
由于主持时频频口误叫错嘉宾的名字,朱丹和“骚凹瑞之夜”一梗成功捆绑。
▲截图来自B站up主:补课老师今正疯
在某活动中,周一围主动cue起了这件事。
他表示,当时团队跟他说需要第一时间站出来,进行危机公关。
但他考虑了十分钟,选择不回应。
“我的职业要求我,尽量不要把真实的自己暴露在大家面前。”
这话单看没毛病,还相当有演员的情怀。
但前后对比细想,你就会发现这很悬浮。
既然第一时间决定不回应,为何在几天后热度快要淡下去的时候又提起?
况且周一围的言语中,提及此事也不是要给朱丹台阶。
而是借妻子的事,强调自己作为演员的神秘感。
类似的事情,早前就发生过。
因为一些关于夫妻间的言论,朱丹在微博上都快炸开锅了,周一围始终没回应。
对此他同样表示:
骨子里我希望我有我的神秘。
还口口声声说,感觉结婚生子后跟婚前没有什么变化。
并留下了“孩子是自带剧本来的”“这是她的命”等甩手金句。
但转头又接了“新手奶爸不容易”的母婴广告。
说好的神秘感没看出来,人设撞车倒是呼之欲出。
和周一围同性质翻车的,还有之前以“老干部”著称的靳东。
保持神秘感,是他多次提到的好演员守则之一。
不过另一边又高调营业“博学多识”,和他所谓的深深隐藏互相矛盾。
对他们来说,好像演员保持神秘感的方式,就是到处宣扬自己的神秘。
然后,再通过种种操作跟自己说过的话花式“作对”。
其实神秘感一词,每个有点思考的演员都可以说。
只是他们三番四次薛定谔的示范,让原本头脑清晰的人也不免有些迷茫。
究竟什么是神秘感?
除了因未知而产生的魅力,对演员而言,神秘感还有着额外的属性:
可以让他们毫不费力地钻入不同的角色。
并且哪一个都不会让人觉得违和。
这样的定义,就注定了它与“人设”一词要背道而驰。
于这一点上,比起薛定谔们,老演员、大花生诠释的明显更到位。
演艺圈半隐士金城武,只要不在电影宣传期,他就能彻底“销声匿迹”。
上一次看见他是什么时候?
估计粉丝都快不记得了。
尽管少产、低调、零人设,但金城武在电影圈的一线地位却始终不落。
再说陈坤,八卦届对他儿子好奇得已成娱乐圈未解之谜。
可扒了这么多年,对他的私生活还是一无所知,也不知道他的兴趣爱好。
女明星汤唯、周迅,对银幕外的生活处理的也很低调。
尤其结婚这种事,能算是她们职业生涯的一大拐点。
但既没有铺天盖地发通稿在热搜上住个三天三夜,也没有婚后夫妻营业。
作品面前,并没有人关心他们什么性格,最近看什么书,家庭和谐不和谐。
可如果告诉你——
金城武明年将带着《风林火山》重回观众视线;
陈坤和周迅主演的《阴阳师》(现改名《侍神令》)已进入后期制作;
汤唯《吹哨人》的演技在不久前刚引起一波热议。
你就会发现,尽管他们多少也有花边新闻,但你关心的还是角色和表现。
02
离了神秘感,明星也有保质期
为什么现在的演艺圈,大多数演员身上都找不到这样的感觉?
说白了,打一开始就把演员当饭碗。
对自己的定位是明星,充的是流量,不太顾及什么神秘感。
从这个出发点看,霸屏真人秀、炒新闻、立人设,怎么翻花样都对。
并且作为观众,也没有任何理由怨他们。
眼下很少有艺人,会放弃真人秀、社交软件、娱乐版面,放弃建立并输出自己的话题量。
他们用曝光率维持自己的热度,戏里戏外走一个符合大众爱好的人设。
▲“锦鲤”杨超越,谁不想蹭个好运
圈到了粉,再坐等符合自己定位的作品找上自己。
对个人的职业规划而言,这是很常规的求职手段;
然而对影视行业,这其实有点本末倒置。
不仅如此,顶着一个人设在同样的作品里打转,演员们往往也是越演越回旋。
如今什么题材的剧最能圈粉?
毋庸置疑,小甜剧。
凭借《香蜜沉沉烬如霜》成功翻身,杨紫今年靠《亲爱的,热爱的》稳固了国内小甜剧一姐的地位。
随后,她还将带来她的紫式套播剧——
《我的莫格里男孩》《余生,请多指教》《十年一品温如言》(后两部尚未播出)。
这波三连杀的操作,也预告着杨紫身上的甜度即将爆表。
如何让观众加深印象?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像这样,在一个时间段密集地出现,呈现霸屏之势。
然后迅速取得关注度。
而这放到十几年前,却又截然相反。
冯远征在2001年演家暴男安嘉和成名之后,20多个类似的角色找到他。
可他都一一拒绝,再多片酬都不演。
在他眼里,倒不是害怕留给观众的“童年阴影”形象加深。
而是对他来说,没有突破的角色,他为什么要演?
老演员心里门儿清——
同一题材或角色演成习惯,不仅人没有了神秘感,还会给观众一种套路性。
这其实是把自己和观众推远。
前不久,就发生了杨幂粉丝公开高举反对标语,要她弃演嘉行自制剧的事。
▲65万关注的大站,带头diss自家偶像工作室
早期,杨幂也是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类流量型电视剧大爆过的。
然而同样是古偶大女主,到了去年《扶摇》就明显后劲不足。
今年更缩产到,只有一部槽点颇多的《筑梦情缘》。
是杨幂演技退步了吗?
当然不是。
而是神秘感退却,偶像剧大女主人设固定,观众在她身上看不到新东西。
此次粉丝大规模的“揭竿而起”,便是对杨幂转型的一次催促。
其实去年,32岁的杨幂也想过换条路再出发。
在《宝贝儿》里,她做出了出道以来最大的牺牲——
用残疾女孩江萌这个角色,扮丑扮惨扮沧桑。
但遗憾的是,这部电影无论口碑还是票房,效果都并不好。
可见当演员人设十分鲜明,神秘感消失,有天再想挑战自己转型,而演技又不够颠覆,便很难再躲在角色后面了。
03
好演员都会捉迷藏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坚持把这个演员当做自己的初心和梦想的。
在他们心里,自己从事的是事业。
他们不把拍戏当饭碗,因为事业和饭碗是两回事。
还是说老演员冯远征。
作为表演老师,他在给年轻学生上课时就讲过:
“如果你把现在做的这个事当成饭碗的话,那好的,同时有三个戏来了,哪个戏给的钱多就接哪个;
你要把它当做事业的话,你就必须看这三个戏,哪个对你未来有好处。
可能是给钱最少的那个,但你一定要选择它,只有这样,你的路才能走得长远。”
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真的很难。
演员王传君就曾因他的100万言论而被热议。
他说没戏可拍的时候,他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
看着银行卡内的余额,发现仅剩100多万。
虽然够用,但这让他觉得很慌。
100万的数额,或许已足够普通人多年的花销。
只是演艺圈太不正常了,金钱观方面,有一种扭曲到变态的心理。
这是王传君之前从未意识到的。
而当他清醒过来时,毅然决然就把自己660万粉丝的微博卸载了。
为此他解释道:
“演员收了钱,就该认真拍戏,然后藏起来,下一部戏在被大家看到,这样观众花的钱才值得。”
对这类年轻演员来说,给他们最大的褒奖不是透支神秘感带来的人气、流量。
而是在神秘感的助攻下,成功让观众对他们的角色展开想象。
就说王传君,大多数人知道他是从《爱情公寓》的关谷神奇开始。
到了《罗曼蒂克消亡史》,却发现他还能和一口上海话的黑帮小混混完美匹配。
抱着来看关谷神奇的心态,得到了意外的惊喜。
去年的《我不是药神》中,他又化身形态佝偻的白血病患者吕受益。
医院清创的那一幕,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痛苦。
今年撤档的《兰心大剧院》,也有王传君的身影。
神秘感的光环,让他与各种有血肉的角色兼容。
也让他在关谷神奇后,大胆走出了自己的戏路。
追求神秘感的演员们,大都玩得一手好戏:藏。
不是为了掩盖什么破绽。
而是为了限制观众的目光。
对演员黄轩来说,怎么藏?
他选择把步调放慢,不过度曝光自己。
几年前,高产期的他一年也能赶出来不少一言难尽的电视剧。
而如今,他选作品更慎重,拍一部就死磕一部。
拍冯小刚的《只有芸知道》,为了能更贴近人物原型,黄轩一直穿着隋东风这个角色的衣服。
也一直将自己沉浸在人物中。
直到演完最后一场戏,他才正式与隋东风说再见。
作品告一段落,他会反问自己:
生活全都放在片场与酒店,辗转各大剧组,诠释一个又一个的人物。
有这么多的精力吗?
有这么多的能量吗?
呈现出来的人物与作品有质量吗?
所以《只有芸知道》后,黄轩说自己打算休息半年,充充电。
藏,对另一个演员胡歌来说,则意味着离开。
2010年那会,在看电视的胡歌连续调了三个台。
分别在播《仙剑奇侠传》《仙剑奇侠传三》和《神话》。
他说那一刻,他的心情很复杂。
当他以观众的视角看待自己,明显感觉到自己演技在退步。
倾注在角色中的感情,也在一点一点减少。
所以他离开了电视圈,去学着演一个八小时的话剧——《如梦之梦》。
三年后,胡歌重新回到电视剧《琅琊榜》中。
此时的他,不再追寻李逍遥的影子,而是自带一番全新的精气神。
可他因梅长苏大火后,却再一次离开了观众的视线。
如此看来,今年的《南方车站的聚会》也只能算是他短暂回归的阶段汇报。
像这样的演员,事业心都写在了作品中,而不是微博上。
他们因为摆脱人设,诠释不同的角色而表现畅快,自我满足。
观众也会为看见他们的进步,感到值回票价。
04
出名一定要趁早?
想真正做个好演员,首先就必须为了护好神秘感而耐得住寂寞。
但也有人会觉得,你都不出名还要保持神秘感,这不就直接凉了吗?
事实上,所谓的出名、顶流、爆款,很多时候和神秘感一词都是相斥的。
爆,意味着个人生活和工作的更多曝光;
爆,意味着个人自由度的降低;
爆,意味着大把超级IP、真人秀和活动不请而来。
影院内,舞台上,商场里,都有数不清的粉丝等候尖叫。
▲当然也有的演员现身活动,是保安比粉丝多
放在日韩,这是明星爱豆的职责,而非演员。
他们的国际惯例,就是明星爱豆负责输出出镜率。
而演员则保持神秘感。
就如韩国忠武路那一挂的电影演员,对上综艺、赶通告就毫无热情,甚至反感。
精英主义的心态,让他们大都只接受自己的形象出现在大银幕上。
作为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热门《寄生虫》的男主,宋康昊就明确表示过:
我不会让观众在电影外看到我。
所以这些人,平时也看不见、听不见声响。
但他们一旦有作品出现,观众还是会纷纷主动买单。
不光如此,前不久韩国票选2019最佳男演员,宋康昊再“高冷”也照样高举榜首。
而在国内,演、艺的壁垒明显是先天不足。
如此大环境下,干好本职工作,偶尔参加综艺,出席活动刷刷脸都还好。
访谈类、文化类的节目,也不妨碍他们隐藏自己。
只是一旦和真人秀锁住,就变味了。
演员上太多表达自己的节目,实际上也是对观众的不公平。
观众在镜头里看到的他是搞笑的,直率的。
再要他去塑造一个不搞笑的,有层次、有深度的角色,还想让人相信。
这其实是对观众的一种折磨。
邓超在《奔跑吧兄弟》里,就特别热衷“we are伐木累”这句口头禅。
那阵子去看《烈日灼心》《影》,拢共100多分钟的电影,都要先花十几二十分钟才能说服自己忘记“超哥的伐木累”。
而孙红雷,现在看他演什么都是《极限挑战》里的“帅雷雷”。
这是观众的问题吗?
最后,还是要看对出名的定义。
用粉圈思维贯彻下去,出名便一定要和爆红捆绑。
那黄轩、胡歌这类平时挺安静,只活跃在作品里的演员都不能算真正的出名。
这也是为什么,总有人说他们是资源咖。
其实,正儿八经的演员,演技不错,也有灵性。
最关键的是,大导认可、喜欢。
尽管他们的演技、作品还称不上炉火纯青,但有想要保持神秘感的态度在。
这对眼下他们自己,对角色,对观众来说,已足够。
因为很认真,很专注,也很专业,就注定了他们不会被影视寒冬淘汰。
也注定了他们还有向上的空间和可能。
换句话说,有这么大的市场在,这场寒冬淘汰的究竟是谁?
是不专业,是不茁壮,是没有生命力的。
它最终留给我们的,只会是一个更好的未来。
而对不想被淘汰的演员来说,表演学习里有一门课叫“当众孤独”。
这是剧场中,“应当有”却“很难有”的存在。
“在成千观众面前表演的时候,你可以一直索居在自己的孤独里,像蜗牛躲在壳里一样”。
在观众看不到的地方,维持住自己的孤独;
在观众看得到的地方,留下属于自己的神秘感。
这是演员的天赋,也是无论爆红与否,后天都需要努力的。
但说到底,还是要回到一个根本的问题上——
演员为什么拍戏?
就像《中国女排》中,巩俐饰演的郎平也问她的队员:
“你为什么打球?”
朱婷一开始回答的是为父母,为成为你。
为别人?为名利?
郎平摇摇头,“这样你永远打不出来”。
而另一边,《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里,廖凡饰演的男主角王耀则表示:
“出来混,我和你不一样的地方是,你是为生活所迫,而我是喜欢干这一行。”
这句台词,廖凡在后来的从影路上也一再提起。
热爱演员这份事业,不在意知名度,守好自己的神秘感。
廖影帝告诉你:
大器,晚成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