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方剂』补益汤>补血>四物汤加味治疗皮肤瘙痒症38例(临床治疗)
皮肤瘙痒症属于中医学的风瘙痒范畴,为中医外科常见疾病,症状顽固,不易治愈,笔者应用四物汤加味治疗该病38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38例均为门诊确诊为皮肤瘙痒症病人,男20例,女18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病程2月~2年,平均6月。
2.诊断标准
无原发性皮肤损害,只有皮肤瘙痒,经搔抓后引起抓痕、血痂、皮肤肥厚、苔藓样变等继发皮损。
治疗方法
基本方为四物汤(当归15克,生地15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加何首乌15克,黄芪15克,甘草5克。若遍身作痒、走窜无定为风盛,加用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蒺藜15克;若瘙痒浸淫四窜、流津淋漓、糜烂结痂为湿盛,加用黄柏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若见有头晕目涩为肝旺,加用桑叶15克,杭菊15克,枸杞子15克。或因瘙痒而致失眠或夜寐不安者,加用五味子10克,珍珠母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
用法:全部病例均服基本方按上述病情加味,每日一剂,水煎服,10天为一疗程,观察2个疗程判断疗效,在此期间停用一切治疗本病的西药。
疗效观察
1.疗效标准 痊愈:自觉症状及继发皮损消失;显效:自觉症状及继发皮损减少70%以上;有效:自觉症状及继发皮损减少30-70%;无效:治疗满2个疗程,自觉症状及继发皮损减少30%以下。
2.治疗结果 本组38例,痊愈25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
典型病例
黄某某,女,60岁,1995年11月10日初诊,自述全身皮肤瘙痒近1年,搔后皮肤发红,不起风团,发无定处,遇风吹时瘙痒尤甚,痒甚时搔抓也不解痒,夜寐不安。西医诊为皮肤瘙痒症,曾在当地医院用过息斯敏、维生素C、维生素B2,也用过镇静药,用药时症状可缓解,停药又复发。检查:全身皮肤粗糙、遍布抓痕、血痂,个别区域苔藓样变,皮肤肥厚,无渗出液,伴见唇无华,舌质淡红、苔薄、脉觉沉细。中医辨证为患者年老血虚,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而致瘙痒,治宜养血祛风止痒,用四物汤加味为基本方,加荆芥10克(先煎),防风10克,白蒺藜15克、五味子10克、珍珠母30克。每日一剂,连服10剂,自觉症状消失,再连服10剂,继发皮损也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体会
皮肤瘙痒症在中医文献中有"血风疮"、"痒风"之称,如《医宗金鉴》云:"血风疮证生遍身,粟形搔痒脂水淫……久郁燥痒抓血津",《外科证治金书》对"痒风"的描述为"遍身搔痒,并无疮疥,搔之不止。"从文献资料的描述,其病情表现与皮肤瘙痒症极为相似。经云:"诸痛疮痒,皆属于心"、"诸血者,皆属于心"、"血主濡之";又云"诸痛为实,诸痒为虚。"血虚失其濡润之性则易生风化燥,风燥既成则致全身瘙痒。此及皮肤瘙痒症之发病机理。因此对病的治疗,其根本的着眼点应是补血养血以润燥祛风止痒,方用当归、川芎、生地、白芍,何首乌之类,加黄芪取"血源于气"之义,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起到了补血养血以润燥祛风止痒之功效。本文运用四物汤加味为基本方治疗皮肤瘙痒症38例,总有效率达94.74%,表明四物汤加味是治疗皮肤瘙痒症较理想的方法。然而,皮肤瘙痒症有部分是某些病症的继发病或特殊表现,特别对于一些外治不愈之病例,应该运用西医理化检查进行严格的甄别,以免延误某些内脏疾病的诊治。
(本方承广东省名老中医、本院中医科主作黎成科主任工程师指导,特此致谢)。(吴艳华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