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一位法国人拍下当时的大清,和影视剧根本不一样!

阿尔伯特·卡恩,法国犹太人,后来因为南非黄金和宝石矿山成功,成为欧洲富豪。他热衷慈善事业,从1908年开始,他派遣大量摄影师去世界各地,拍摄七万两千多张彩色照片,记录了二十世纪初叶五十多个国家的民众的日常,成为世界映像史的一大壮举。

阿尔伯特·卡恩(Albert Kahn,1860-1940)

1909年1月,卡恩和他的司机来到中国,彼时,慈禧太后刚刚去世,溥仪登基,他的父亲载沣成为摄政王。卡恩记录的正是满清被推翻前中国的现状,他镜头下的大清无疑是宝贵的历史资料。他拍摄的地方包括内蒙古、北京、山东等地。

卡恩拍摄的一百多年前的北京,而且是高清影像,街景集市、车马、食肆、各式轿子、仪仗、送葬、买卖、礼仪…样样不少,太珍贵了!

▲温馨提示: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视频

春节前夕,街头兜售春联的小贩。

四位女性合影   1912年7月北京

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和老师们,面容中似乎有一股忧愁之色。

1913年,山东曲阜,一个年轻人靠在孔庙大殿的石柱上。当时的人们都还留着长辫子。

颐和园十七孔桥   1913年6月

北京街头  1913年

北京的一户人家,满洲女人和她的孩子。

写信

官员

泰山寺庙里的修行者

卖糕点的老人

漓江边的少女

在市集出售对联的商贩

石料厂的工人们正在加工石材。

1912年,大同桥,一个男子打着伞靠在石桥上。

新娘

满族村落的一户人家。丈夫和妻子隔得有些距离,他们养了五个孩子。

清朝士兵持枪而立。

喇嘛,头上的帽子很显眼。

沈阳街景  1912年5-6月之间

1912年6月28日 紫禁城远景,北京

一位裹脚的妇人坐在石头上。

内蒙古,住在帐篷里的居民,这就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们。

街头,人们正在听说书人说书,画面看起来有些诡异。

当时的孩子由于家庭贫困的缘故,好多都没有穿衣服。

当年颐和园的石舫。

晚清时期的长城,一片萧条,人迹罕至。

沈阳城门  1912年5月

北京天坛 1913年5月25日

明十三陵,两个男子站在石像旁。

北京郊区南苑附近 机场 1913年6月

街景

一个侧躺着的慵懒妇人,她身着粉色的衣服,一只手支撑着脑袋,双眼微闭好像正在闭目养神。

济南大明湖

钟楼

满族的村落民居

当时没有人理解他做的这些“无聊傻事,甚至有人骂他造作的白痴,直到2008年,BBC才为其出版一本摄影集,永久藏于法国博物馆,他的远见和贡献才被人赏识。

欣慰的是,10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幸再看到这些照片。

最古玉

慢慢你会爱上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