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有多少第一次?看完后,整个人都暖化了,既甜蜜又艰辛

有了小宝宝以后,都深刻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不易。作为孩子成长的见证者、陪伴者,有太多的欣喜、骄傲,但同时伴也随着生涩、紧张、疑惑、忧虑,真是百感交集。
还记得宝宝出生后的第一次微笑吗?
可能是在睡梦中吧,那瞬间的笑容,是不是突然令人很欣喜?于是妈妈或爸爸开始屏气凝神,一眼不眨地看着宝宝,想要再看一眼那醉人的笑容。
宝宝第一次翻身,生硬又可爱的动作,让人忍俊不禁,然后就一直盼着他翻身,可以在边上乐一乐。
宝宝第一次吃辅食,相信爸爸妈妈们都是紧张又兴奋吧?接下来就是绞尽脑汁帮宝宝准备辅食,不止要好吃,还要好看。
宝宝长了第一颗牙齿,牙龈处刚刚泛白,爸爸妈妈们肯定就已经发现了。那个心情,就像第一次看到宝宝睡梦中的笑容一样,然后每天都要看,一天看几回。
宝宝第一次自己咬水果,是不是都特别紧张、兴奋,紧张是怕他呛着了,要看着他嚼完咽掉。
宝宝第一次开口叫爸爸妈妈,那种感觉还记得吗?先叫爸爸,妈妈可能要偷偷地教他叫妈妈;先叫妈妈,爸爸也可能会“吃醋”。
宝宝是在什么状态下第一次自己站起来的呢?是不是一周岁左右?
那时候他已经不满足在妈妈的怀抱中了,挣脱着要自己下地,摇摇晃晃,一脚深,一脚浅,可能还会摔两下,然后爬起来继续,就这样学会了走路。
这是他自己独立探索世界的开始,不得不感慨,孩子长大真的很快。
当然,还有宝宝第一次生病,发烧咳嗽,爸妈焦急的心情,坐立不安,这种感觉一辈子都记得吧。
后来宝宝有了自己心爱的玩具、爱吃的食物、要好的玩伴,逐渐变得爱臭美,也有了自己的小脾气。
紧接着就要上幼儿园啦,有没有哭鼻子?
有了孩子以后,他的喜怒哀乐、饿了、冷了,都牵动着爸爸妈妈的心。
渐渐地,孩子到了学龄期,爸爸妈妈们就不只是关心他的喜怒哀乐和温饱了,要开始掌握新知识、新本领了。但是爸爸妈妈们不要忽略了,有一样比孩子学习知识更重要,就是对学习的兴趣,要让孩子从小对学习产生兴趣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首先,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以身作则的父母。
如果父母手机不离手,天天刷视频、玩游戏或者打麻将,有时候怕孩子来烦自己,也给他个手机、平板电脑等,那他怎么会对学习感兴趣呢?
相反,爱学习的父母,孩子耳濡目染,是不是也会爱上学习?
其次,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赞美。
孩子小时候很多的快乐是来自于父母的表扬和肯定,尤其是当他有了新发现的时候,此时得到了父母的表扬,他的快乐会翻倍,对于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也会大大提升。
同样,当他通过努力克服了一个困难后得到了表扬,他也会更加坚毅,有更大的信心去面对下一个困难。
再者,孩子学习的知识要符合他的年龄特点。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学习一年级的知识就是超前了,孩子如果想要学好,就得消耗更大的精力。
而且他根本就不知道拼音是什么,甚至连话都还说不太清楚,并且由于年龄太小,没办法理解,受挫就会更大。
这就是拔苗助长,短期看貌似有成效,但孩子心里已经对学习产生恐惧了。
如果孩子三岁就开始学一年级的知识,那国家为什么还要设置幼儿园,直接上一年级不就行了?所以,学习也要循序渐进。
同时,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也是很重要的。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知道今天该做什么以及按照什么样的步骤来做,孩子也能很清楚的知道今天掌握了些什么,明天需要学习什么,一切有条不紊。
这样日积月累下来,孩子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时间规划能力也会大大提升,这些都能让他受益匪浅。
最后,就是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家长可以培养他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比如:爬山、打球、旅游,逛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多接触大自然,多和小朋友沟通交流等。这一切都能轻松做到,只是需要父母抽出时间来安排。
养大一个孩子很难,无论生活还是学习,每一样都是摸索前行。但父母只要先端正自己的行为习惯,给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并多花时间陪伴,用心培养,相信孩子一定会越来越优秀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