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书法大家的成长轨迹,看书法家是怎么练成的
书法艺术和其他任何领域一样, 要达到一定境界是很难的。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还是诞生了一批又一批书法大家,他们书法艺术的光辉,穿越时空,照亮了当代和未来。
古代书法大家因书名世,其人、其事、其书得以代代流传,使我们有比较充实的资料,来研究他们成长的轨迹,成功的密码。抛开个性,应该说时代影响、天赋才情、转益多师、酷爱苦练、综合素养等方面的影响,是练就一个书法家的共同因素。
1、时代影响书法家的艺术风格。任何书法家的艺术都离不开时代的影响,什么时代孕育什么样的艺术。个人书法的风格、书法成就,都逃不脱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清尚质,这些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都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都是历史的必然。
2、天赋才情决定艺术前途。天赋就是超出常人的悟性和接受能力。虽然不同人天赋不同,但在某个领域,天赋还是眷顾少数人。天赋是在实践中体现和发挥,离开了实践,天赋就失去了意义。
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也是需要天赋的。大家都会唱《青藏高原》,但没有一个人超过李娜的。李娜的歌声是空灵的、触及灵魂的。这也是李娜的天赋。
越是难的事情越需要天赋。对于书法,若没有天赋的支撑,是不会有前途的。有的人写一辈子也写不好,就与天赋有关。看历史上的书法大家,他们不但在书法方面有很高的天赋,而且在多方面都有天赋。史载,王羲之七岁就擅长书法。王羲之的七个儿子中,虽然书法都不错,但写得最好的是老七王献之。王羲之写《笔势论》,开篇就说:“告汝子敬,吾察汝书性过人”。看来王羲之写《笔势论》是送给王献之的,在王羲之眼里,老七学书法最有天赋,最有可能在书法上取得成就的。
3、转益多师决定艺术的广度和厚度。拜师学艺可以少走弯路,快速进步。但一生只拜一个老师,是不会有大作为的。戏曲界、相声界的师徒关系大都如此,所以弟子不如师的现象很普遍,胜于师的可谓凤毛麟角。长此以往,艺术难免走向衰落。
书法是一项高难度的艺术,汉魏以后,书体皆备,风格众多,只有转益多师,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王羲之曾自述拜师过程:“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爵、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
米芾在《海岳名言》中道:“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可以说米芾是“集千家米,煮一锅粥”的集大成者。
在学书的道路上,有的人特别自以为是,从不拜师,也从不临帖;有的人终生只拜一人为师,写得再好,也算不上书法家,只是充当老师的复印机而已。如果要开宗立派,自成面目,煮出自己的一锅好粥,必须最大限度汲取营养。每一个有成就的书法家,都可以开出一串老师的名单,就是这个道理。
4、酷爱勤奋决定进步速度。王羲之在《笔势论》中说:“生而知者发愤,学而悟者忘餐。”学书法要达到痴迷的程度。对于临帖,王羲之说:“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这些虽然是教导儿子的,也是他自己的经验之谈。不厌其烦的重复练习,在重复中提高。
米芾每天临池不辍,史料记载:“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
田蕴章老师常说:“一个字一遍不行就十遍、百遍、千遍,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必须拿下。"
书法大家依靠勤奋和努力,才使天赋得以发酵,其例枚不胜举。张芝练字 ,把家里准备缝制衣服的布帛,也都是他先用颜色书写后再染了使用。“临池写书,池水尽黑”;智永为练习书法, 发誓“书不成,不下楼”。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就积了好几瓮,后来把这些毛笔集中埋在一个地方,自撰铭词以葬之,时称“退笔冢”。
怀素自幼颇好笔翰。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 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
4、综合素养决定艺术的高度。书法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大家不一定是书法家,但书法家必须是文化大家。有天赋才情、肯努力、也知道向老师学习,但如果没有综合素养的滋养,书法艺术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字是手写出来的,手是听脑指挥的。运行在纸上的笔迹,流淌的是书者文化的液汁。启功是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可见启功先生的文化素养,况王羲之、赵孟頫、毛泽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