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农民,1976年在黄河上自发修吊桥!44年后,桥怎么样了
兰州西固柴家台吊桥:黄河吊桥的缩影
柴家台村是西固区的一个小村落。村落虽小但却是声名远播。这里先后走出了老同盟会员柴若愚、解放前兰州“三兰一菊”柴木兰等名人;也走出了不少的能工巧匠,尤其是柴家台石匠以高超的技艺参加了甘青公路的修筑而名噪一时。
吊桥是这个村落人们出入的必经之路。柴家台的吊桥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是黄河上早期的吊桥之一。至今,人们还能在吊桥上看到“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这样的标语。
走近柴家台吊桥,我们感受黄河吊桥的修建的艰难之路。
1.柴皇后裔
我们的车在一个加油站附近,拐入了通往黄河岸边的乡间小路。小路并不长,大约500米。路的尽头就是吊桥了。车在桥头停下,本来打算乘车过桥,可是车辆较宽,无法通过。无奈只好下车徒步过桥,徒步走入村子。
这个西固黄河岸边的小村,是柴氏家族600年的家园。居住在此地的柴氏,他们自称是“柴皇后裔”。柴皇就是雄才大略的后周世宗柴荣。
柴荣是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柴荣死后,留下孤儿寡母,江山被赵匡胤所夺。尽管柴氏后人被封为王,但也逐渐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了。如今人们只能从《杨家将》的柴郡主、《岳飞传》中的小梁王、《水浒传》中的柴大官人等描写中知道有柴荣后裔。
柴家台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说起来人口并不是很多,但细细追究,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却不少,如今散布在七里河、安宁、武威、白银、庆阳等地柴氏后裔有些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不论走到哪里,只要说起先祖,柴氏族人总要津津乐道地说,先祖是后周皇帝柴荣。《金城柴氏家谱》中有记载,柴氏先祖从军来到兰州。《金城柴氏家谱》是清咸丰二年修的,当时柴氏专门请了西固西柳沟举人卢政写了序言。序言中记述,柴氏家族中存有乾隆年间,邻村儒林张君手录柴氏上台古城碑记,其中写了柴氏来历,这材料和柴家寺碑碣上的记述相一致,他们为“世宗皇帝之苗裔”。序言中卢政写道,柴氏先祖名叫柴波罗章,为督堂首领。“波罗章”可能是个蒙古语,应该是个官职,类似的称呼还有“平章”等,经常见诸史书。督堂首领也是个官职,算起来官位也不低。
柴波罗章是从河北龙岗家乡从军的,一路转战,随元军到了兰州。家族中传说,当时他和王保保分段防守黄河北岸,他负责金城关以西到河口青石津一带。王保保负责金城关以东。当时,和柴波罗章一起驻守金城关的还有一位姓高将领。
他们上任未满一载,朱元璋就建立了明王朝,建年号洪武。随即,明军就在徐达等人的指挥下,大规模北伐。柴波罗章听到这个消息后,弃关而走。据记载,洪武二年明军攻占兰州,不久就遭王保保部围攻,后来徐达在沈儿峪击败王保保。人们推断柴氏先祖就是在洪武二年后弃关的。柴氏家谱中说,先祖携带弓箭,在黄河边射猎维持生计。从当时情形来看,元军王保保部和明军在兰州拉锯,为避免战火波及,他才隐身荒原。
后来在打猎过程中,他上到了对格台,看到川里地势平坦,宜耕宜牧,于是就计划在此落户,估计当时形势也平稳了(洪武三年,徐达王保保在沈儿峪决战,王保保全军覆灭)。
当年修谱时,柴氏家谱前面特地加上了金城,就是为了纪念先祖守卫金城关的缘故。这套珍贵的《金城柴氏族谱》早在1993年时被甘肃省档案馆作为珍贵文物征集走了。
起初,柴氏族人居住在对格台山上。为何居住山上,主要是当时社会比较乱,山上容易防范,直到后来安定了,才渐渐搬到了川里。因为柴氏聚族而居,故而附近黄河中的峡谷就叫柴家峡,川就叫柴家川。山与河之间的平地自然就是柴家台了。实际上,在山上没有过多久就搬迁了。族人大体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到了柴家川,一部分人到了柴家台,还有一部分人到了安宁堡。柴家川比现在的柴家台村大三倍,虽然称为柴家川堡,但实际上分为上下两个堡子。解放前,皋兰县下设有柴川乡,解放初期一度为皋兰县安宁区柴川乡。后来归入西固区。
1958年,因国家建设需要,居住在柴家川的柴氏族人和其他人都义无反顾地搬迁走了。一部分到河口的张家台,一部分搬迁到了红古张家寺,一部分到达川幸福村,幸福村当时连名字都没有,族人们却把它取名幸福村,一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活;二来为了怀念曾经的幸福寺(柴家台边寺院,规模宏大,据说建于唐代)。
距离柴家台村子后面山上,有一座城堡——柴家台堡。这个堡子距离柴家台吊桥1公里多,修筑山间的一块台地上,三面是深沟,东面有路,城堡完整的很,四个角上是墩台。城墙高达7米,上面还有女儿墙,两米一个垛口。城堡只有东门,门外挖有深沟,上架设吊桥。
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这座城堡修建于明初。到了清中期,为了防范匪患,乡亲们动员起来,对城堡进行了整修,将原先的墙给以增高,给城堡起名为春台堡。为何要叫做春台堡,按照五行学说,木旺于春,柴氏属于木,故而喜水土,恶金火,故而有此命名。
数百年间,柴氏在黄河岸边,默默耕耘,顽强生存,走出了不少名人,有进士柴朴、参加辛亥革命的柴若愚、甘肃最早的女留学生柴冰海、甘肃妇女界名人柴木兰等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漫长的岁月中,柴氏族人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
2.艰难的吊桥
从小村中出来,已经夕阳西下了。远处,西沉的太阳,在黄河上照射出点点金鳞。近处,黄河水一个漩涡接着一个漩涡,碧绿的让人心颤。飞溅的浪花,被河面上气流吹散,变成点点水珠,粘在裤腿上,衣服上、头发上……
如今柴家台的吊桥成了黄河上的一道风景。来往于西固和河口之间的人们,看到总是很惊奇。这座吊桥带着浓厚的文革色彩,也算是那个时代的特色吧。
我们曾拜访的柴家台村的柴世昆先生,他给我们讲述过吊桥修建中的一些情况。柴家台吊桥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中修建起来。当时采取了合作修建的方式,是西固地区的第一座小型吊桥。
柴家台人以前交通极为顺畅,甘青公路从我们家门前经过,无论是到兰州,还是到西宁、永登都极为方便。后来甘青公路改道黄河北岸,西固成了工业城,柴家台人农作物出入销售,就不方便了。通往西固的只有靠钟家河的木桥。
1964年,三年困难时期刚过,一场大水冲毁了钟家河的木桥,西固对面黄河的农产品销售就成了问题。无奈中人们只用羊皮筏子应急,但是杯水车薪,起不了多大作用。
在黄河上修建一座吊桥,就成为柴家台人的愿望。柴世昆将这一情况反映到《甘肃日报》。1972年,兰化公司和柴家台村民达成了修建吊桥协议。1976年8月26日签订吊桥协议。
柴世昆给我们提供的资料显示,这座吊桥1977年7月1日建成通车。整个工程投资29万元,投工5万个,桥面宽2.7米,长170米,使用期20年,小型手扶拖拉机可以通行。2000年,兰化公司将该桥移交西固区政府。在修建吊桥的过程中,柴家台的石匠们发挥出他们应有的作用。
为了安全起见,区政府接管该桥后委托相关单位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检测,检测结果该桥承载总重量仅为550公斤。西固区先后投资70多万元对该桥在安全上进行了两次维修、加固,并更换了桥面板及护栏和两侧风缆及抗风索,并设置限行门,限制一切机动车通行。
2009年投资168万元,对该桥第一次加固、提载专家审核、认定。桥面全宽2.85m,有效通行宽度2.5m,最大承载力为机动车单车通行,单车总重达3吨,能基本满足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需求。
在甘肃的众多的吊桥中,柴家台吊桥并不是最早的。早在1958年,人们就在武都秦家河建成了我省第一座钢丝人行吊桥,1965年天水新阳镇村又建成了农用机动车吊桥,1970年省内第一座汽车吊桥在靖远远平堡的黄河上建成。1971年,皋兰什川在黄河上又建成了第二座汽车吊桥。
1980年后,甘肃吊桥架设进入了全新的阶段。要想富先修路,吊桥则是山区人民改变自己落后面貌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不论是长江流域还是黄河流域,亦或者其他内陆河流,吊桥不仅沟通了两岸,而且也将封闭的山村,融入到了现代社会中了。十年前,陇上的吊桥数量就达到了393座,累计长度达2.96万米。
想想看,在吊桥没有开通之前,那些要绕行奔波,数十里乃至数百里山路的村民来说,吊桥不仅是一条沟通两岸的桥,更是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