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真武的历史
【往期选读】
东接凡川镇,南靠邵伯艾陵湖、丁伙,西邻邵伯荇丝湖、大运河,北与高邮市八桥镇为界的真武,大概在目前江都13个乡镇中年龄是最小的,距今才有300多年历史。
集镇以真武为名是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真武庙建成后,内供奉真武大帝,自此以庙名为真武镇,沿袭至今。甘棠小志称:“由杨家庄而北有真武庙镇,经流贯镇中,庙在镇东北。镇西北有邱家桥,东北有九华庵,直北有邱墅阁。”清朝时期真武属甘泉县顾家乡,民国初年属江都县七区杨顾陆市。一度为樊川县真武区公所所在地。解放后为真武区。1957年12月撤销真武区,建真武乡、杨庄乡。1958年真武、杨庄等乡合并为真武公社。1959年析建杨庄公社,1961年11月从真武公社划出7个生产大队建滨湖公社。1983年撤销公社建制,改真武、杨庄、滨湖等乡。1985年真武撤乡建镇。1996年杨庄撤乡建镇。2000年4月,撤销真武镇、杨庄镇、滨湖乡,合并新建真武镇。
实际上,就像古运河之于古城扬州,盐邵河孕育了真武镇。
盐邵河,上通邵伯扬州,下达兴化盐城,是里下河地区水上交通运输主动脉之一,它南北贯穿真武镇全境,全长约12公里。明永乐年间(1403—1424),盐邵河杨庄真武段开通,这段河的南首,是邵伯北去艾菱湖北岸的水上交通要塞。在以水上交通为主的时代里,时有船家、客商到这里停息,进行商品交易活动,并有大批百姓人家在真武大河两岸建房设店经商。经过200多年时间的流转,这里逐步形成了一个典型码头经济的小镇。
盐邵河两岸,沿河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码头,只是许多久已不用,废弃了,但依然能见着码头的痕迹。
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自开通以来,盐邵河便目睹了一幕又一幕的情景剧:如1742年,里运河水涨,邵伯闸决开,真武地区一片汪洋;如1930年夏秋之交,永裕乡长(真武地区的一个乡)周子庚带领乡民护真武大河圩堤防洪,与客运轮船发生纠纷,土匪乘机打劫,周子庚被状告“通匪达盗”。他据理力争,打了一年官司获胜诉。
再回过头来说说真武庙。
真武庙,据《甘泉县志》寺观考记载,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现存的真武庙石额上首有文:“岁次戊戌年重建”。
真武帝是谁?原来是道教的神灵。
真武,亦称“玄武”。俗称“真武大帝”、“玄天上帝”。相传他为古净乐国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东海来游,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湖北武当山修炼,经四十二年而功成,白日飞升,威镇北方,号玄武君。《楚辞·远游》王逸注云:“玄武,北方神名。”《后汉书·王梁传》曰:“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镇北方,主风雨。宋代赵玄朗(赵公明),大中祥符年间被封为“圣祖”,为了避“玄”讳,因称“真武”。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朱雀、玄武、青龙、白虎,为四方之神。讳,始改玄武为真武……后兴醴泉观,得龟蛇。道士以为真武观,绘其像为北方之神。”真武大帝,“被发、黑衣、仗剑,蹈龟蛇,从者执黑旗”。
真武地区属里下河水洼之地,有史以来深受淮河泛滥、运河倒堤水灾之苦,百姓建真武庙,祈求水神真武大帝保佑一方民安,是在情理之中。
真武庙今已毁圮。据考证,真武庙坐北朝南,前后共三进,庙大门为拱形,门前有影壁一座。第一进殿堂,为三间七架梁,进门有屏风,背面神台是站立的护法将军韦驮塑像,两旁是哼哈二将。穿过天井进入第二进殿堂,为三间九架梁,中央神台有三尊佛,主尊释迦牟尼,左东方为药师琉璃光佛,右西方为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两侧站左右胁侍为老迦叶、少阿难。三尊佛背面是“海岛观音”。第三进殿堂,为三间十一架梁,高大宽敞,正中主尊为真武大帝,左右各立龟蛇二将和其他四尊神像。殿堂西南角吊金钟一口,东南角架大鼓一面。正房东侧建有配房。殿堂之间有“回”字形走廊相连。庙为砖木结构建筑,大门面墙和第三殿后檐墙为砖砌,其它前后檐墙均为木扇门将殿堂内外间隔。殿堂内外地面均铺设罗地砖,歇山屋顶,飞檐翘角,屋脊正中嵌宝镜一面,阳面字“国泰民安”,阴面字“风调雨顺”。
真武庙究竟建于哪个朝代,一时难以查考。董醇修撰《甘棠小志》时在清感丰五年(公元1855),距今已有140年,只说“庙在镇东北”,建于何代,当时是否颓圮,并未交代。
今不存的还有武当行宫、关帝庙等。
武当行宫(俗称斗坛),也是道教教观,位于真武庙上首一巷之隔,现保存的一块武当行宫石额记载为清乾隆庚戌年(1790)重建。坐北朝南,建筑群房地势较高,登七、八级台阶才到门前场地。行宫前后三进,每进五间,正房之间跨院相距约10米,栽有名贵花木,两侧长厢房相连,形成较大院落。民国三年(1914)武当行宫部分房屋改做真武小学校,民国十九年(1930)江都县国民政府又在其内办起民众教育实验区学校,民国三十五年(1946)彻底改建为真武小学校。1952年,学生增至400人,便将一墙之隔的真武庙改做小学的教室、伙食房、教师宿舍。1965年,在盐邵河拓宽建设工程中,真武集镇东移,真武小学易址重建,真武庙、武当行宫遗址随拆迁彻底毁没,仅存真武庙、武当行宫两块石额。
关帝庙,位于集镇河东街最北头,是真武镇最大的一座庙宇,占地约15亩。前后三进。庙有左、中、右三座大门,庙内万年台(戏楼)可容纳千人看戏。关帝庙供奉关圣帝君(简称关帝、关公)和东岳大帝,近几代当家的都是和尚,最末一名当家和尚名法华,建国后独身,未还俗,“文革”前去世。关帝庙内设有观音殿、藏经楼。真武镇历史上形成的传统庙会(农历二月十九),即观音菩萨诞辰祭典日,出会的观音菩萨神像来至关帝庙内观音殿。民国二十七年(1938)农历五月初六,日军炮击真武,炸毁万年台,次年农历九月十七又窜来真武纵火、抢掠,烧毁关帝庙和集镇半条街。
东岳庙,又称天齐庙,位于集镇河西前塘子头,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庙内供奉东岳大帝。在抗日战争中,毁于战火。
文昌宫,位于镇东北惠隆村戴庄组,建于清同治年间(约1862年前后)。原是李姓祠堂,后李姓中信奉道教,改建为文昌宫。抗日战争中毁于战火。
西明禅寺,建于隋大业二年(606)。历经1000多年风雨浸蚀,曾3次重修建,明弘治四年(1491),南宫徐氏重修西明禅寺;清乾隆戊子年(1768)重修;清光绪年间(1875-1908),海州分司徐绍垣出资重修大殿。20世纪20至30年代,寺庙建筑朽蚀损害严重,无钱修建,民国二十七年(1938)寺藏经楼倒塌,民国三十一年(1942)拆毁。
九华禅庵,位于九华村北,民国三十年(1941)九华庵拆毁,只剩下库房。
竺乾庵,位于九华村后姜组,约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5),是由本庄张氏祠堂改建。民国三十一年(1942)拆毁。
金墅庵,为尼姑庵。位于真武村潘庄组,前后两进,每进7间。《立施田碑记》记载,建于清乾隆壬子年(1792)秋月。抗日战争后期拆毁。
天福庵,为尼姑庵,位于集镇南首南徐村玉永组。民国三十一年(1942)拆庵。
广福庵,位于集镇河西中塘子头东首。大约建于清朝初期,民国三十三年(1944)拆毁。
十方省觉庵,位于真武镇东北永裕村蒋庄组,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1953年改为省觉庵小学校,2006年学校并入真武小学,让出庵房。其庵虽经几番改造修建,面目全非,但仍是真武境内教宫中仅存的一点遗迹。
都土地庙,在集镇中桥巷真武庙、武当行宫搭界门前。因与真武庙、武当行宫仅隔一条大路约三四米之距,成鼎足之立,故有“五步三座庙”之趣说。1953年,真武小学校扩操场时拆毁。
真武还有基督教堂。
真武基督教,约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由时任海州分司徐绍垣发起。徐绍垣在扬州为官期间,于甘泉县真武镇南徐庄买下一处住宅,改修后供眷属居住,人称徐公馆。因信奉基督教,就用一间客厅立“十”字架,布置成教堂。徐绍垣广行善事,施济穷人,修桥铺路,曾出资重修扬州东关街武当行宫,出资重修真武西明禅寺,人称“徐善人”。光绪皇帝闻知御赐“乐善好施”匾额一块,悬挂于徐公馆大客厅正上方。民国二十五年(1936),其子徐复生(原名徐祖栾)由山东烟台回到真武南徐庄徐公馆居住。其间在附近广传福音,成立圣乐队,以吹号、拉手风琴吸引民众,时约20人为基督教徒,徐公馆也作礼拜聚会场所。民国三十一年(1942),徐复生将公馆让给真武区抗日民主政府用,带领全家回烟台。1950年土改时,徐公馆及徐家另一处粮食仓库作为国家粮库用房。1965年拆迁建国库时,将御赐“乐善好施”匾额拆下置生产队保管室,文化大革命中不知去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实。1981年,戴宝坤(真武镇高楼村人)从上海退休后返乡,恢复真武南徐基督教活动,场所设在信徒家中。1992年,在县、乡两级政府支持下,征地3亩,新建了基督教堂。
总之,真武镇古时范围不大,但佛教、道教、基督教场所较多。
真武镇有历史感的,还有真武小学。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皇帝发布《兴学诏书》,各地纷纷响应,陆续出现官办、公立和私立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真武庙镇由邑人毛昌绪禀请,就地筹款,创办公立“真武庙小学”,地址在武当行官(俗称斗坛),为一至四年级初级小学,在当地可谓开风尚之先。至宣统三年(1911),旧甘泉县境只有两所小学,除了真武小学,另一所是邵伯公立苞亭学堂(创立于1902年)。民国建立后,每一个行政区仅有一所完全小学,只有少数乡镇才设初级小学。真武地区虽有公立初级小学,但学生初小毕业后无处投考高级小学,大部分辍学,少数殷实开明家庭把子女送扬州、省城或上海就读升学。至民国中期,此状况未有改进。
说到教育,还得说说民众教育实验区。
民国十九年(1930),江都县国民政府拨出专款施行社会教育,在真武庙镇开办民众教育实验区。真武庙镇是个只有200多户、1500人口左右的小镇,得以在众乡镇中占得先机,是因为这里是著名律师戴天球的家乡,又是县教育局财会股负责人邱邵南世代居家之地。由于他们二人力争,当年八月在真武庙镇斗坛创办了江都县民众教育实验区,委派由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毕业的刘兆梧为实验区主任。设立真武庙镇实验六学年大单班小学,委派县督学刘荫南(刘兆梧兄)为该校校长,协助办理实验区事宜。至此,真武地区有了完全小学教育,便利当地农村子弟入学高年级小学。直至新中国建立,这所高年级小学从未停办过,深得当地民众赞赏。
戴天球,可是一位了不得的大律师。1996年出版的《江都县志》,曾为戴天球立传。
1895年,戴天球出生于江都县真武庙河东戴氏老四房,原名璞玉,号星一,以字行。父名戴文灏,母亲李氏,人称“摇头奶奶”。戴天球是长子,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姐姐和三个妹妹。他16岁赴南京读中学,后入两江法政学堂(后改为民国法政大学)进修。22岁那年,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大学的法科,参加中华革命党。毕业后回国,参加南社,从事革命活动,还一度到广东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后因陈炯明叛变,于1927年回到扬州当律师。
由于戴天球精通法律,又有能言善辩的口才和刚正不阿的秉性,在法庭上尊重事实,以理服人,很快便赢得扬州乃至全省法律界的赞赏,不久即当选为江苏省律师公会第一任会长,还任私立扬州中学(今扬州新华中学)、震旦中学校董。
1936年,国民政府起草宪法,准备行宪,戴天球当选为全国律师团体之制宪国民大会代表。抗日战争期间,戴天球举家迁回真武庙,私立扬中的部分师生也随迁该地,并在他领导下,于真武庙西北二里处的太平庵复课。后因日机轰炸,全家避居樊川镇,同时又将学校迁至樊川。面对重重困难,经多方奔走,以及自己慷慨解囊,终于1938年秋,在樊川水陆寺再度复课,初高中学生共有二百七八十名,教师二十多位。1939年秋,因战局紧张,又将该校迁至樊川北乡东汇附近的东李庄,此时师生人数已锐减一半。1940年春,该校又迁回真武太平庵。后为避日伪拉拢纠缠,举家又迁沪避难。
抗战胜利后,戴天球重返扬州做律师,并恢复私立扬州中学,还任江都县商会会长。1945年底,参加于南京召开的制宪国民大会,修订宪章。1946年后,戴天球任中华民国律师公会全国联合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并当选为行宪国大代表。1948年去台湾,继任“国大代表”,连任“律师公会全国联合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1975年,戴天球在台北逝世。
儒医周子庚,也是真武响当当的先贤!
周子庚(1895-1944),真武镇周家庄人。幼从祖父和父亲研习经史,年十三,因家道清贫,其父周吉弃养,乃辍学,改从叔父周瑜习中医外科。弱冠,即行医问世。三十而后,感于“外科亦从六经论治,不习内科,医道太窄,终不能救人更多”,乃刻苦钻研内科,纯由自学,颇费艰辛。尤爱汉末杰出医学家张仲景著《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清代著名医家王孟英著《潜斋医学丛书》,潜心阅读。对各种病症能够做到诊断准确,对症下药,收药到病除、妙手回春之效。其精湛医术,在江都、高邮一带妇孺皆知,享有盛誉。上海中医学院著名中医专家何时希为《周子庚医案》作序赞云:“明清之际,各家对于伤寒温热之辩,聚讼不休,贤如方贤、喻昌辈犹有徘徊模棱之语。而子庚先生乃以苦读领悟之,以施于时症,效如桴鼓。盖由深探源于仲景,而别二症之泾渭,其毅力、其识见可谓高人一等,诚可钦佩矣。”
周子庚医德高尚,医风严谨,造福乡梓,有口皆碑。每见穷困病人,除上门诊视外,还亲操煎沥之劳,非但不收其诊金,还解囊资助其药费,且慰之曰:“服药要紧,此钱速去买药!”病家无不感激涕零。
周子庚秉性刚直,急公好义,疾恶如仇,一生藐视权贵,乐交平民。遇到不平之事,如见有虐待老人、欺负弱小者等,都仗义执言,伸张正气。民国十八年(1929)间,鉴于周子庚道德高尚,品行端方,被公推为永裕乡首任乡董(乡长)。在任职一年多时间里,政绩卓著,众口皆碑,凡为民造福之事,皆率先为之。后来深感从政艰辛,遂辞去乡董职务,仍致力悬壶行医济世。
周子庚一生重品德,慎操行,讲信义,笃于孝行。居家晨昏定省,从不稍怠,外出无论远近,出入都必须禀报慈母,数十年如一日。母病则亲侍汤药,须臾不离其旁。母有所需,必尽力以求,以承其欢。对弟妹则关怀诱导,友爱备至。全家三房同居,人口较多,在他的影响下,尊老爱幼,阖门雍睦,誉满乡里。
周子庚除了行医以外,还在家设塾,授业解惑,向子侄外甥们讲解四书、五经等,教他们学写颜体楷书,得以打下文化基础,尤其注重教育做人修身处事之道。
周子庚酷爱诗文书画,喜交文友,善书工诗。有时高声吟诵,有时兴至则与乡贤三五知己互致唱和,借以抒怀,存有诗稿数十首。其中41岁时所作《述怀》七律一首:“荏苒流光四一春,世情已是过来人。学宗孔孟寻真乐,医习岐黄济苦贫。富贵烟云何足羡,荣枯得失有前因。敢云立志希贤圣,去过当思日日新。”此亦可见其心迹也。
周子庚一生清贫,留给子女者,仅存330余张处方医案,乃去世前几年间的存稿。历年积稿虽丰,惜已不存,即此亦为劫后余物。“文革”期间,家遭清抄,不少书集文稿悉被毁损。后其长媳以为先人手泽,应予保存,遂一手为之装贴成册,其长子持此册拜请复旦大学吴岚教授审定。吴老精于医理,通人慧眼,许为不可多得之临床硕果,亟应留飨后人。遂亲自审定作序,并按古哲之医著,旁征博引,兼及日本汉医变迁,详加阐述。后又承沪上名医何时希先生再序,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就成书之经过作跋,著名书画家沈迈士先生题眉,遂使多年湮没之稿,终于辑成《周子庚医案》一书。俾生前对祖国医学之贡献,得以永传,诚可庆幸矣!
在历史上,真武的音乐团颇有名气。
晚清至民国期间,镇上有一支30多人组成的业余音乐团,其成员多半是商店老板、小开及店员。他们的活动范围,本县有小纪、宜陵、樊川、邵伯、丁沟、杨庄、昭关、永安;外县有高邮的三垛、八桥等地。
真武音乐团,分为粗乐、细乐、煞锣鼓、敲小八件等4组,吹的曲牌有二、三十种调。他们经常演奏,但不以此营生谋利。如果请他们参加表演,没有地方上头面人物出面是不去的。
农历三月二十八,是邵伯东岳庙会期。邵伯镇大,有七班半会,本镇乐队不够,每届会期各行各业都要到外地去请人协助。民国二十三年(1934),布业公会以同康泰布店为主,四处寻找合意的“六书”,后来了解到真武有个音乐团,功底好,吹拉弹唱都行,曲牌又多,就由大老板马椿亲自带人到真武,邀请音乐团团长韩文富带队来邵伯助阵。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丁沟出会,都把真武音乐团请去献技。丁沟附近有个高家坝和袁家庄,这两个庄上的龙灯、“六书”每年都参加丁沟出会,袁家庄吹鼓手总想在细乐上战胜真武,于是他们很早就派人从苏州京剧团请来乐师助阵。出会了,在指定集中地点张家大场,真武音乐团一个曲牌比一个曲牌吹得好,而袁家庄吹鼓手没有他们吹奏的曲牌多、功底深。当真武音乐团吹到《混江龙》曲牌时,袁庄音乐队怎么也吹不起来。从苏州请来的乐师也十分佩服,真武音乐团果真名不虚传。民国三十二年(1943)秋天,为在农村实行“二五减租”政策,人民政府在真武区南徐集中开会,会议开得很隆重。真武音乐团应邀参加了开幕仪式,并作了表演。民国三十三年(1944)九月间,新四军进军邵伯,水上运输任务很大,大批战士经过真武划船前往邵伯前线。真武音乐团知道后,立即集中起来,站在镇北河岸上敲锣打鼓、吹曲演奏欢迎水上进军,盼望着解放邵伯的胜利消息能早日来到。
最后再补充一下已经并入真武的滨湖与杨庄。
在江都市北部,大运河东岸,古时是一片沼泽水网地区,滨湖乡就座落在其中。它南接艾菱湖,西邻荇丝湖,北倚渌洋湖,东傍盐邵河。
今天艾菱湖已不复存在,解放初期经过围垦已成为邵伯镇的一个村和原江苏油田指挥部机关所在地。荇丝湖又名恒子湖、封塞湖,湖中生有“荇菜”,嫩时可食用,群众俗称“荇丝草,湖因水划而得名。渌洋湖《水经注》作陆阳湖,是三湖中最大的一个。 《甘棠小志》注:南北长十八华里,东西阔十华里。扬州《冶春后社》著名诗人李伯通曾作过一乎《雨过渌洋湖》长诗,其中有“东风吹雨不肯住,满卷湖光扑烟树;水鸟群飞相往还,孤船破浪帆悬布”;“湖心破浪堆白雪,在船颠倒欲倾叶;拥被还嫌水气凉,敲蓬猛听雨声遽;须臾湖尽村树丛,一笑收帆向戚墅”。可见当年湖中烟波浩渺,白浪腾飞,风狂雨骤,船冷水凉的情景。建国初期渌洋湖江都段早已围湖造田,变成农场和水产养殖。后来农场女建渌洋乡,1995年划归昭关乡建制。
滨湖乡三面环湖,一面界水,旧时属甘泉县,后为江都七区。解放后由原来的邱墅、艾菱、滨西、义合等小组组成现在的滨湖乡,因三面临湖,所以叫滨湖乡。
在滨湖乡的东北角上与高邮市隔河相望一个村镇上,还有一个邱墅阁,这是晋代太傅谢安宠妾邱姬的故乡。邱墅阁就是邱姬的别墅,是谢安建造的。
(滨湖村)
咸丰年间董恂在所撰的《甘棠小志》载:“自杨庄南三里入湖,沿岸右行,船首皆西南,可直达邵伯。”杨庄本为盐城到邵伯必经的水道,是地处艾菱湖东北岸边,横跨盐邵河上的一个冷落村舍,原名王家庄。清朝诗人朱冕诗云:“落尽红衣水拍天,草堂人坐白鸥前。摊钱远市旋沽酒,买米比邻亦放船。结纳是君兄弟好,诙谐容我性情偏。山杯不惜劳相劝,明月枯查泛泠烟。”说的就是杨庄的风情。
王家庄只有几户人家,清乾隆年间,迁来了周、徐、吴、孟四户商家。因地处交通要道,生意兴隆,日益繁荣,然常遭土匪抢劫,商民深受其苦。一日土匪又来抢劫,适逢护漕将军杨兆熊巡夜至此,土匪看到官船上悬挂的两个灯笼,一边是“清白堂”,一边是“杨府”,连忙四处逃散,王家庄才免遭抢劫。
说起杨家,其祖宗是很有名的。周宣王的小儿子尚父在周幽王时被封于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成为姬姓侯国吴杨侯。后代子孙杨震,东汉时官至司徒太尉,为官清廉很有名望。一夜有人造访,送黄金十斤给他,坚不肯收。来人说:“黑夜此事无人知晓。”杨震回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这句名言一直流传到现在。杨庄杨家的门联至今仍有:“经纶济世;清白传家。”
清朝时期,皇家的供应全靠江南,当时护送漕粮船队的武官,就是姑苏名将杨兆熊,曾在太湖、高宝湖等地与土匪几经格斗,次次得胜,皇上赐地三千亩。加之他在镇江曾救护过邵伯杨家庄一谢姓青年,谢家感其恩德,将该乡谈家套西北庄园奉赠给杨将军。杨家又购民田三千亩,遂移居此地,造屋筑园,成为邵伯东乡的首富,人称杨府,盗匪也深感威慑。事后,王家庄的人向杨府借一灯笼,每晚挂于街头,以壮声威。杨府穿号衣的家人也常上街来,外地人以为杨府就在这里,水匪路霸便不敢来太岁头上动土。从此地方太平,人民安居。王家庄人就乐得顺其自然,将庄名改为杨家庄,后称杨庄。
杨家庄最早见于清初扬州人石成金的《雨花香》。书中有《晦气船》一篇,记录了当年发生的一件杀人奇案。此案发生的地点,正是扬州东乡邵伯湖边杨家庄,这足以说明,至迟在300年前杨家庄已经存在,并且是个人烟稠密的集镇。
现在的真武已经因为苏北油田而闻名远近了,但在百多年之前,其名却在杨家庄之下。清人阮充《渌湖竹枝词》中有注云:“由杨家庄而北,有真武庙。”又见清人徐庭曾《邗沟故道图说》写道:“自杨家庄南三里入湖沿右岸行,船首皆向西南,非直西也。”这些说法都引自《甘棠小志》,清朝杨家庄是重要码头应该没有疑问了。
民国间徐谦芳所著《扬州风土记略》卷下《交通》云:“由邵伯东北行,经杨家庄、永安四十里至樊汊,再东北行九十里至兴化。”直到民国期间,杨家庄仍是江都重要的乡村码头。
杨家庄有过一座寺庙,叫做东岳庙,在镇的北头。那地方很是荒凉,离开人烟很远。要是去,必得向北走过一条高高的河堤,然后绕过一个小小的河汊,才到达河北边的庙。庙很小,就是一座山门,一座大殿,另加一些破落的平房。和尚大约就是一二人罢了。菩萨、香火、佛事,都是极其衰败的。这座东岳庙,以前杨家庄人都称其为“东江庙”,不知何故;当年“在理教”曾经在此庙活动过;东岳庙供奉的东岳大帝属于道教系统,但此庙有和尚而无道士。东岳庙前曾卧一青石碑,巨大而光滑,现已不知所踪。
杨庄小学也是老学校啦。创办于1913年,时称为“江都县北区三路二校”。有着光荣的历史。解放前,一届届的学生们高唱"三民主义兴无差,我们爱中华"自编的校歌,爱国爱校,刻苦学习。抗战期间,成立了《毛泽东儿童团》,站岗、放哨、查路条,并到周边地区演出、宣传,把学校办成了抗日救国的阵地,还开展课外活动,植树造林,绿化荒野。
真武,百年时光,宛如一瞬。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