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大宅门
温一壶心事,淡看世间繁琐
作者 | 薛铁华 主播 | 张少华 摄影 | 侠骨柔情
编辑 | 东方微文学(ID:zwh223223 )
我的母校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中学。自打离开学校至今已有近五十年的光景了,这期间也曾零零散散去过几次,每次去都会被日新月异的变化看花了眼。按理说应该高兴,我倒觉得有些别扭。别扭的是满眼陌生让我不知身在何处?除了当年校长训话的土台子边那棵老槐树还留在原地,原来的模样早已荡然无存,甚至连学校的名称都改名换姓了。心里不免有一种莫名的沮丧,因此,现在每逢路过也不愿意进去。
唯一能让我留恋的倒是我们的学生宿舍,这是一座解放前有钱人家的大宅院,不知是什么原因成了我们的宿舍。据说这宅院与张学良还有些千丝万缕的瓜葛。从那时起,我们便与这宅院朝夕相处结下了不解的情缘。眼下这座宅院虽然还在,但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沧桑变得满目疮痍破烂不堪了,尤其是四周包围着成片的豪华别墅,破旧的宅院被裹挟在其中,像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被人取笑嫌弃。那情景真让人愤愤不平。这毕竟是我们生活过的地方,陪伴我们度过了学生年代,记载着我们青春年华的经历。所以每次路过,我都会停车驻足到里面看看。
这处宅院不像京城的四合院那么堂皇显贵,但建筑格式无可挑剔:正房、厢房、天井、垂花门及参天的银杏一应俱全。推开宅院大门便可远眺香山、玉泉山。侧目可见颐和园、万安公墓,四围良田、玉泉淙淙得天独厚享尽地利。只可惜当年我们这群学生早出晚归专心读书,无暇顾及田园美景,也不会感受远山近水的惬意。时至今日,回想起来也今确有几分后悔。
宅院虽好,毕竟不是为学生建造的,所以,生活在这座院子里并非那么舒适安逸,相反还需要克服许多没有经历过的困难。冬天取暖要学会生炉子,洗漱全靠手攥压杆把井水抽上来,喝开水靠大锅烧,睡觉大通铺,早上如厕人得排队等候,到学校还需走上两里地的土路,遇上刮风下雨路上的泥泞让人举步维艰……一切都因陋就简与城里的学校无法相比。也正因如此,多年的艰苦磨炼使得从这里走出的我们都拥有着一个共性——强悍的独立性。仅此一点就让我们受益终身。
当下,我们这群曾经在这个宅院里生活过的少年男女转眼已愈古稀。人老怀旧人之常情。故而对这座西山脚下的大宅院时有惦念,常有老同学相约而来旧地重游,回味一番学生时代的快乐时光,不少同学还写文赋诗表述怀念之情。并诙谐地把宿舍称之为:“西山大宅门”,并将此名定为微信群的名称。记得有一位极富睿智的女生还为“大宅门”赋上一副妙不可言的楹联:“舍间纨绔子弟若干似乎也对 院内大家闺秀无几并非尽然 ”了了几字耐人寻味。
半个世纪过去了。每逢驱车路过西山,素有“四季青”美誉的田园风貌不见了,建筑群像膏药一样贴得比比皆是,好端端的耕地已被分割的七零八落,我们的宿舍也形似一座孤岛被淹没在楼群深处难以寻找。幸好这所宅院被海淀区文物局定为了区文物保护单位。才侥幸得以保存至今。否则早已被夷为平地不复存在了。
近日又路过大宅院,突然发觉比先前多了道围墙与新安装的栅栏门,便停车进去看个究竟。走进院内仍旧是一派墙倒屋塌、荒草丛生、人去楼空的荒凉景色。唯有银杏树落叶遍地,给落寞的宅院笼罩上一层耀眼的金黄,不免心里平添了一丝幸喜。即便如此也不敢在此久留,败落的景象实在让人难以承受。
于是转身找到护院人聊了起来,听他说近期修缮案就要开始实施了,这意味着要将这座老宅院重新翻建。这消息让人听后喜忧参半。谁知道修缮后会是什么样?它的归属又会如何?不知今后是否可以随意进入?一切都是未知。我担心翻建后的宅院会被装饰的金碧辉煌贵气十足,那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无奈我们又不能掌控这一切,也只能听之任之操心积虑亦是枉然。眼下唯有趁原来老宅院的旧貌还在,多看上几眼,也算不辜负大宅院对我们年轻时代的陪伴之恩。
作者 :薛铁华, 初中毕业。历经过“上山下乡”的洪流,先在东北建设兵团,后又到部队当兵,复员后到北大医学部工作。改革开放后进入某房地产公司工作现。已退休。爱好音乐,文学,摄影,滑翔伞运动。
主播:张少华,北京蒙巽书院(公众号bjmxsy)创始人,国学老师,兼主持、朗诵及配音,为各类机构提供配音作品,微信zshslxxsc。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