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能可怕到什么程度?|人工智能|大数据
以前有个搞软件数据的告诉我“没有人比大数据更了解你,包括你自己!”在此不去讨论此话的真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伪装”自己,尽量让我们表现的正常一些,但在网络大数据面前,你的兴趣爱好、行事作风都将被一览无余,甚至很多网站都知道你平时都在浏览什么内容。
大数据能让你的“网络信息”产生价值,从“小”的方面来讲,这些价值可以卖给相关APP,所以我们经常打开某APP,首页就给我们推送“心目中的产品”;从“大”的方面来讲,大数据能加速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真要讨论起来,我认为大数据的恐怖在于“知道的太多”,在这个前提下,它绝对能“先下手为强”,幸运的是,目前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有限,如果人工智能脱离控制,诞生自己的意识,再配上恐怖的大数据,科幻电影中的某些情节并非不可能。
言归正传,本文尽量用大白文揭开大数据的神秘面纱,也会告诉大家如何保护自己的数据。
大数据到底是什么?
你可以把每个人分成两部分,基础部分为人体,你在人体的基础上会产生数据,包括吃饭、逛街、打游戏、购物等等,可以说只要你活着,就会产生数据,哪怕是宅在家,那也能证明你是个宅男(女)。
以前的信息数据大多在现实社会中,如果没有成立小组专门研究一个人,那么数据就很容易“烟消云散”。
但在网络化时代不同,人类在网络世界留下的所有足迹,都会被网络“记住”,包括你每天看了多长时间的购物网站,这些数据慢慢堆积后,逐渐就形成了“个人数据”。
起初,个人数据的用处并不大,但是随着网络化进程逐渐加快,数据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时候有人就会建立一个超级大的数据库,里面装满了很多人的“个人数据”。
他们将海量数据进行收集、梳理、存储、分析、可视化,也就是说他们把原材料(大量个人数据)经过一系列加工后,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大数据。
这些大数据有很多类型,例如“W地区90%的人喜欢吃辣”,那么这条数据就可以卖给某购物网站,接着网站就会在W地区主推“辣椒酱”、“麻辣零食”等等。
所以,通俗的讲,大数据就是有价值的网络数据,其中就包括你的网络数据。
大数据到底有多么可怕?
这是个讨论范围极其广泛的话题,也许一群教授讨论10天10夜都说不完,在此我也就不班门弄斧了。
按照我的理解,大数据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在你联网的状态下,或你出现在他人的“互联网世界”中,你所产生的任何行为,都会被记录。
你喜欢什么类型的配偶?
你喜欢吃什么美食?
每年你去过哪里?
平常在家上网,你都干了些什么?
每天你的行动轨迹是什么?几点出门,几点回家,去了哪里?
其实这些都会被记录,哪怕你手机关机,只要你出现在路边的摄像头中,你还是会被“数据记录”。
所以,我认为大数据的可怕之处就是记录并且产生有价值的信息。
然而这还不算最可怕的地方,大数据充其量是个“无主之物”,最可怕的是被背后运用大数据的人,用得好,大数据能加快人类文明发展,用得不好,后果是毁灭性的。
作为普通老百姓,显然这些东西我们无法控制,我们能做的就是知道“大数据是怎么一回事”,如果觉得被侵犯隐私,咱们还得知道如何尽量防范。
普通人应该如何防止泄漏个人数据?
先说一点,完全保密个人数据是不现实的,下面主要讲三块,即“手机APP”、“电脑端百度网页搜索”、“管理微信广告”。
1.手机APP
在安装APP过程中,系统会弹出“读取通讯录、照片、短信、地理位置等权限”,如果你介意,全部点拒绝,特别是通讯录,我就不明白,软件要读取通讯录权限干什么?
“麦克风权限”最好也关掉,有的软件会读取聊天内容,抓取关键词,然后APP里推送相关产品。
此外特别要注意一些来路不明的APP,像IOS可能好点,它应用商店里的APP都经过严格审批,相对来讲,安卓系统的恶意软件多一些。
还有路边扫码送礼物等活动,能不参加就不要参加,我曾经扫了一下,领了个小玩具给我女儿,第二天就收到了20多个电话,里面有装修、教育培训、贷款、保险的,气的那天直接关机了。
所以陌生APP尽量不要装,手机里也不要存放重要信息,比如身份证照片、房产证照片、护照等等。
2.电脑端百度网页搜索
现在用的最多的搜索引擎仍然是百度,为了防止百度抓取个人上网数据,可以在搜索页面关闭“搜索历史”、“关闭预测”。
当然,在登录状态下,也可以点击“隐私设置”,把“记录搜索行为日志”关掉。
此外,绝大多数朋友都不知道还有个设置,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在下方一行灰色选项中点开“使用百度前必读”。
之后点击“隐私权保护声明”,点击“隐私保护平台”,里面就有百度产品的隐私政策,比如“百度地图”、“百度输入法”,有详细关闭采集个人数据的教程,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
3.关闭个性化微信广告
很多时候,我们在刷朋友圈时,总会出现一些关联性很强的广告,比如有次我在维修读了几篇关于眼镜的文章,结果第二天就刷到了某眼镜的广告,我当时就懵了。
后来查了下资料才知道,原来这是微信的个性化推荐,以下就是关闭个性化广告推荐的流程。
“打开微信”—“我”—“设置”—“关于微信”—“隐私保护指引”—“个性化广告”(往下拉)—“关闭个性化
推荐广告”(需登录)
结语
总之咱们在网上的数据,都会被记录,目前还没有彻底关闭个人数据的办法,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警惕性,不随意安装陌生软件,不随意打开各种权限,手机里尽量不要保存重要照片、视频等。
大数据始终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作为一名吃瓜群众,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