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1958年08月29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出生,美国歌手、词曲创作人、舞蹈家、表演家、慈善家、音乐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慈善机构创办人。杰克逊是家族的第七个孩子,他在1964年作为杰克逊五人组的成员和他的兄弟一起在职业音乐舞台上初次登台,1968年乐队与当地的一家唱片公司合作出版了第一张唱片《Big Boy》。1971年12月,发行了个人首支单曲《Got to be there》,标志着其个人独唱生涯的开始。1982年12月,杰克逊音乐生涯最畅销的专辑《Thriller》发行。1987年9月,杰克逊展开个人首次全球巡演。通过舞台和视频的表演,杰克逊普及了一些像机械舞和太空步等舞蹈技术。杰克逊一生中两次入选的摇滚名人堂,获得了13个格莱美奖和26个全美音乐奖。在他单飞生涯中,他拥有13支美国冠军单曲。2000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里认证他资助过39个慈善机构。2010年,迈克尔·杰克逊被授予格莱美终生成就奖。2009年6月25日,杰克逊辞世,享年50岁。2011年11月7日下午,杰克逊的私人医师莫里 “过失杀人罪”罪名成立,服刑四年监禁。凤凰:看到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上人山人海,听众涕泪横流的癫狂,不能不让人想起萨满的降神仪式,人被神秘的力量攫住,陷入手舞足蹈的迷狂之中。差别就在于,现代人不相信可以“只用意念折弯汤匙”(精神直接改变物质),但这种东西只是巫术等而下之的成分,早已被科学替代。巫术仪式中,让人意醉神迷的那种东西更为根本。虽然它不容于现代科学,但这种东西依然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并继续发展。它们在诗人、画家、舞蹈家、音乐家等一切艺术家中传承了下来,也许现代人已经不太读严肃的诗和小说了,但他们不能不需要音乐和影视,也许严肃的音乐和影视同样缺少受众,但公众依然需要通俗的音乐、影视。在艺术中让人陶醉的,和在古巫术仪式中让人陶醉的,是一个东西。那个东西被当代的科学所蔑视,哲学解释它,却依然试图只以纯粹思维的方式把握它,也就难以真正进入它的核心,就像一个数学家难以纯然的以数学的方式把握一支音乐一样。当迈克尔·杰克逊解释它做音乐的状态时,他和萨满巫师的状态,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我相信这些东西,也相信这些东西和哲学之思,和科学之实践,可以并列成为第三种智慧,且不能被其他两种所消解。同时,我们也应消除这个东西中等而下之的五迷三道的成分,让它和哲学、科学一样,迎来独立但是科学”的发展。说它神秘,它不会比哲学之思更神秘,既然哲学可教,那这个东西也应该从神秘的个人领悟中解脱出来,变成一个可具体把握、顺利传承的东西。这些东西之所以在严肃学术中没有地位,是因为哲学之思“唯智主义”的单一理性崇拜,把这斥之为“非理性”,而“非理性”本身就暗含贬义,就像把女人叫做“非男人”一样。思维是不能全然的把握它,但它本身有其自身的“逻辑”“规律”“本质”,只是和思维的那套运作不一样罢了。现代诗学不振的原因之一,就是它试图屈从于哲学之思的控制下,试图用思维的“理念”“思想”来发展诗歌,而不是诉诸诗学“非理性”本身的内部增长。简单说,现代人的心灵和头脑都被思维单一控制,这些东西被压制,被压抑,被消解,被鄙视,丧失了原始的活力。为什么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或者诗歌是青少年的事情,因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天然本性还没被完全压制,等他被现代教育充分塑造,他的灵性也就奄奄一息了。而在古典中国,则全然不是这么一回事,李白和杜甫写出自己最伟大作品的年龄,无一不是中老年,所谓“人老于艺”。原因就在于,中国古典文化本身就是灵性充分发展的文化,就这点而言,现代中国与古典文化有着本质的隔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