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乌托邦思想毁掉的非洲大国,资源丰富却很穷,人均日收入仅20元
文/格瓦拉同志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讲,要想维持经济和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除了不超出承载能力的人口规模、丰富的自然资源等要素外,执政者要懂得按照常识治国、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同样很重要。如果上述要素搭配不合理或缺失的话,则这个国家很可能会陷入发展困境当中,甚至连生存都会成为大难题。比如,东南非资源大国坦桑尼亚,便堪称被乌托邦思想毁掉的国家。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南部,北与肯尼亚、乌干达接壤,东临印度洋,南邻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西接卢旺达、布隆迪和刚果(金),由坦噶尼喀(大陆部分)、桑给巴尔(群岛部分)两个自治共和国组成,国土面积约9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910万,首都是达累斯萨拉姆。坦桑尼亚是个以黑人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拥有126个民族,大部分国民信仰基督教或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斯瓦西里语和英语。
坦桑尼亚行政区划图
坦桑尼亚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前便与阿拉伯、波斯和印度等地有贸易往来,但直到10世纪末,当地依旧停留在原始社会阶段。7-8世纪,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大批迁入坦桑尼亚,其中阿拉伯人在10世纪末建立过伊斯兰王国,而波斯人则占据大陆东部沿海地区和桑给巴尔群岛,并建立起以商业立国、实力强大的桑给巴尔帝国。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在此期间,坦噶尼喀在1886年沦为德国的殖民地,而桑给巴尔则在1890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其海外殖民地被协约国集团瓜分,坦噶尼喀遂在1917被英国占领,并在1920年沦为它的“委任统治地”。
达累斯萨拉姆
二战后,经过长达10余年的不懈抗争,坦噶尼喀在1961年12月9日获得独立,而桑给巴尔则在1963年12月10日获得独立。1964年4月26日,遵照两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坦噶尼喀、桑给巴尔完成合并,并改国名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不过,坦桑尼亚虽然“翻身做了主人”,但经济发展却长期裹足不前,至今依然未能“脱贫”。
平心而论,坦桑尼亚境内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完全具备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就各种矿物的已探明储量而论,其总量居非洲第五位,其中天然气为44万亿立方英尺,黄金为1800万盎司,钻石为250万吨,铁矿为8500万吨,磷酸盐为1000万吨,镍矿、煤矿的储量也相当可观。与此同时,坦桑尼亚还富含森林、水力资源,森林面积达3350万公顷,并盛产咖啡、剑麻、棉花、茶、腰果、丁香、椰子等热带作物。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坦桑尼亚能够有效地开发、利用好上述资源,如果执政者能够按照常识治国,就算不能实现“大富大贵”,但摆脱贫困、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还是大有可能。然而,由于坦桑尼亚独立后曾长期实行严重脱离国情的“乌贾马”运动,致使资源浪费严重、经济结构畸形、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始终无法摆脱赤贫如洗的窘境。
所谓的“乌贾马”运动,由坦桑尼亚开国总统尼雷尔提出并实施,主张把将散居的农户迁移到新村集中居住,通过全员集体劳动,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人与人之间完全平等的“大家庭”,并完全取消私有制,实现各种经济部门的完全国有化。实事求是地说,“乌贾马”运动具有乌托邦思想,根本不具有可行性,不仅严重挫伤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使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坦桑尼亚“国父”、开国总统尼雷尔
时至今日,坦桑尼亚依旧是个贫困的农业国家,虽然近年来旅游业、工矿业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使得国民收入不断增加,但距离中等收入国家的标准还很远。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坦桑尼亚2018年的人均GDP仅有1051美元(约合7357元人民币),人均日收入仅有20元,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经济的一贫如洗导致坦桑尼亚民生维艰,给社会保障带来难题,从而严重影响民众的幸福感。截至目前,坦桑尼亚贫困率高达49.1%,文盲率高达22.2%,平均每6.4万人才拥有1名医生,新生儿死亡率高达21.3‰,成年艾滋病感染率为4.6%,国民营养不良率高达25%,数据令人触目惊心。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18年度人类发展指数,坦桑尼亚在189个国家中排名第159位,属于“低人类发展水平”。
坦桑尼亚贫困村落
在无力独自解决生存难题的情况下,向外国或国际组织寻求援助,便成为坦桑尼亚政府的不二之选。近年来,坦桑尼亚每年需要接受9亿美元左右的外援才能勉强维持生存,其中英国、南非、肯尼亚、美国、加拿大的援助额长期位居前五,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欧盟、非洲开发银行等机构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参考书目:《列国志:坦桑尼亚》、《坦桑尼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