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小国西夏为什么能多次击败北宋和辽国?

文/江南晚来客

西夏是党项族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王国政权,西夏的存在时间是公元1038年到公元1227年,享国一百八十九年。
西夏虽然存在时间较长,但是西夏的国土面积无疑是比较小的,跟当时其他几个并存的政权相比,西夏的国土面积是最小的。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张地图直观的看出当时几个政权的国土面积。
图:西夏、辽、宋并立形势图
先看辽国,辽国国土广袤,统治区域包裹今天的东三省以及蒙古高原,西到西亚,东濒大海,北接西伯利亚,南至太行山脉,可以说是地大物博。
再看北宋,北宋东濒东海,西临青藏高原,南濒南海,北接太行山脉,包括今天的华北和华南、江南大片区域,也是地大物博。
西边的吐蕃和回鹘更是坐拥西北和西南的大片土地。(本文主要谈辽、宋、西夏,故不多谈吐蕃和回鹘。)
而西夏,仅仅拥有被吐蕃、回鹘、辽国、北宋包围之中的小片领土,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宁夏、内蒙古的部分区域。
和其他几个政权的广阔疆域相比,西夏真可以说是弹丸小国了。
图:西夏、辽、宋并立图
西夏国土远不如宋、辽,人口数量、经济、军事实力也远不及宋、辽,但是西夏却多次在战场上击败宋、辽。
1040年,西夏在三川口大败宋军。
1041年,西夏在好水川大败宋军。
1042年,西夏在定川砦大败宋军。
(注,三川口在今陕西延安市西北,好水川在宁夏隆德县北面,定川砦在宁夏固原县西北)
1044年,西夏在河曲大败辽军。这便是著名的河曲之战,河曲之战是辽帝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西征,由辽兴宗耶律宗真亲自挂帅、御驾亲征,率领十万大军,数万战马和粮草,浩浩汤汤,打算一举踏平西夏,但是结果却是只剩下数十骑保护辽兴宗仓皇脱逃。
从以上几个战争史料来看,这几场战役都发生在西夏建国不久,李元昊在位期间。那么问题来了,弹丸小国的西夏,综合实力远落后于宋、辽的西夏,为什么可以多次在战场上击败强大的宋、辽呢?
原因有这几个方面,无外乎天时,地利,人和。
图:宋和西夏战争
第一:天时
西夏地处西北,飞沙走石,往往两军正在交战,本来平静的天气突然风沙乍起,飞沙走石,李元昊和他的西夏部队因为常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操练兵马,早已习惯了这风沙骤起的恶劣天气。但是宋军和辽军则完全的不习惯,面对突如其来的风沙,宋军和辽军往往手足无措,无心恋战。而且古代信奉迷信,风沙骤起的时候,总以为是鬼神为之,心惊肉跳,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而李元昊的西夏军队,则趁势掩杀,胜败可想而知。
图:西夏戈壁
第二:地利
这几次战争都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西北多山,易守难攻。宋军、辽军多次攻打西夏,都被西夏军队打败,攻防之势有很大的关系。这几次战争,西夏都处于防御的一方,既然易守难攻,那就严防死守,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加上李元昊等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尤其是“河曲之战”,李元昊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可见一斑。当时辽兴宗率领的十万大军渡过黄河,直奔西夏而来,大军千金四百里未遇任何抵抗。最终两军在贺兰山麓交火,西夏军大败,李元昊撤退。辽军乘胜追击。期间,李元昊利用缓兵之计,派使者向辽兴宗谢罪请降,辽兴宗见李元昊谢罪请降,头脑一热,停止了追击。这就给了李元昊喘息的机会,李元昊在撤退途中,坚壁清野,烧掉路线上的所有粮草和居所。等辽兴宗反应过来,再次追击的时候,李元昊已经退到了一百里之外。辽军继续深入,但是粮草出现了问题。辽军本来远征西夏,是打算以战养战,此时李元昊的焦土政策,让辽军失去了粮草补给。在人缺粮,马缺草的情况下,辽军战斗力大幅度下降,马匹更是伤亡大半。这就给了李元昊击败辽军的机会。
图:西夏戈壁黑城
第三:人和
西夏地处西北,疆域面积极小,统治集团内部亟需扩张领土,在这一点上西夏人的思想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西夏统治阶级都支持对外战争,以获取更多的土地。在军事制度上,西夏实行兵民合一的制度,凡15—60岁男子必须服兵役,家有2丁取1人为正军,每4丁取两人随军服杂役,这就保障了西夏兵力的充足。西夏军队的兵种众多,有再作战时执行掳掠任务的擒生军,有冲锋陷阵的铁鹞子,有发射炮石的泼喜等,适合全方位作战,各兵种互相配合,所以战斗力非常强悍。西夏的军事防御办法是“每有事于西,则自东点集而西;于东,则自西点集而东;中路则东西皆集。”意思是如果东边有战事,那么西边的大部分军队会火速调往东线,因为国土面积小,增援部分可以很快参与战争。在和宋军、辽军交战的时候,西夏就是用此方法,让宋军、辽军防不胜防。而宋辽则不一样,宋庭内部,主战派很少,没有对夏战争的决心。辽国也一样,很多大臣根本没把西夏放在眼里,认为可攻打可安抚,人心不齐。
古人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作战时候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对战争的影响。西夏在和宋、辽交战的时候,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西夏纵然国小,依然能够多次击败大宋和大辽。
国小民寡的西夏为何能在几大政权包围中存活189年?此人功不可没
阿珂:除了绝色之外是幼稚和肤浅

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场灾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