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17 岁医学生上抗疫一线,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本文作者:西园寺
最近,一篇「医学生紧急集结」的文章火了。
文章里,纷纷的请战声和红手印下,1078 名医学生志愿者奔赴抗疫一线。
在这个如张文宏所说「疫情常态化,疫情处理标准化」的新抗疫时代,医学生似乎开始扮演起更显性的角色。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于是,莆田学院医学院 320 多名学子奔赴仙游抗疫前线,广东医科大学紧急集结数千名医学生抗疫。
于是,内蒙古组建起千人学生军,甘肃动员了上万医学生。

学生请战书(图源网络)

但当媒体宣发「先进事例」时,大家关注点往往不同。
有人觉得只要有医学这两个字就行;有人则看到医生,对学不管不问。
好像只有医生才会看清原原本本的三个字:医学生。
和普通人相比,具备医学素养的学生无疑更了解病毒。他们愿意主动挑起担子,这绝对是好事,值得表扬、值得歌颂。
只是,唱赞歌远远不够。事实上,我们真的准备好让这些孩子上前线了吗?
什么程度的医学生可以参加抗疫,这个问题就已经够难回答。
医学生培养周期复杂,上没上过临床实习、是否参加过规培、是否接受过感染科轮转等,都决定了一个医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天水疫情中,三名 17 岁的志愿核酸检测感染的学生确诊新冠。
在绝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培养方案中,17 岁这个年纪的学生处在最基础的阶段,有的甚至还没接触过临床医学知识。
而这些孩子,却被安排到了一线采样工作中。
感染学生流调信息(图源:甘肃发布)
看信息,三名被感染的医学生 24 日下午 3 点参加培训,晚上 7 点半就餐后就投入到核酸采样工作中。
满打满算,培训时间不到 5 小时。
我清楚记得,作为一名检验医师,去年参加核酸检测支援,培训时间是两天整,这还建立在我本身掌握一定无菌意识的基础上。
医学生的本质是学生,而不是医生。
这也决定了我们应该对这些愿意站出来的学生给予更多的保护和关爱,提供更加规范化的岗前培训。
图源网络
而什么样的医学生上前线,是第二个值得被思考的问题。
医学专业不仅包括临床医学,还有公卫、护理、检验、麻醉等细分专业。
在抗疫现场,为了最大程度提高效率,工作职能划分往往极其专业:核酸检测的检验医师一般不能参与临床救治,参与流调的公卫医师往往也不会进入 PCR 室做 RNA 粗提。
今年,我支援其他省市的核酸检测工作,也遇到一件尴尬事儿。
上级分配了几名临床医学生支援,可我们一聊,发现这些学生几乎都没接受过分子实验训练,只是觉得实验室不用跑外勤,所以就都过来了。最后,只好是让这帮孩子天天坐在凳子上插 tip 头。
对于学生而言,参与抗疫是一次挑战,但他们该以何种角色参与其中,却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再探讨的问题。
疫情是残酷的。
在真实的疫区,没有医生、医学生和普通人之分,只有两个身份:易感者和感染者。
学生这个群体作为补充的人力资源,甚至可以说是弱势群体,安全大于一切。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在采集点安置一个没有无菌观念和规范操作意识的操作者,和往自己家阵地扔定时炸弹没有任何区别。
一人感染,所有采集点的人都得被拉走隔离。
所以,我们不是不支持这些孩子的热情和奉献,而是呼吁为这些学生做好更完善的安全保障。
保护他们的同时,也保护那些本就在抗疫一线的医生。
策划:carollero、gyouza
题图来源: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