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凯: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画即人品||王刃

真是奇巧,未有二次。

昨天,我刚拜访朱仁民教授,这是我10年后再次相见。朱仁民教授被誉为意大利誉为“中国的达芬奇”,其以“艺术拯救生态”,联合投资千亿,改造恶劣生态,造福百万百姓,成为中国艺术传奇人物(详见我写的《瞄瞄二环,打打十环一一朱仁民教授艺术传奇》一文)。

今天在杭州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则见上了潘公凯院长。潘公凯先生我是首次见,名声却如雷贯耳。他是中国唯一一位既任中国美院院长又任中央美院院长的“两院”院长,绝无仅有,自然是中国绘画界学院派的顶级代表人物。

潘天寿先生作画

潘公凯院长与朱仁民教授是亲舅舅与亲外甥关系。“国宝级国画大师”潘天寿老先生为潘公凯院长的父亲,朱仁民教授的外公。两人虽隔辈,但年龄相仿,一起长大。绘画世家,家学深厚,各展道路,均成就斐然。

潘天寿作品,拍卖价2.4亿元人民币

今天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热闹非凡,不大的展厅人头攒动。其中多为潘公凯先生老朋友、老同学、老部下、艺术投资人及学生。“这次展会,在职的就不请了,退二线的老朋友们,我们小范围见见面。”潘公凯先生说得很实在。杭州市老书记王国平、浙江省政府前秘书长蔡惠明等几十位老领导、老朋友现场热烈捧场。

潘公凯先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新一代美术界代表人物。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精研并身体力行创作,同时又以访研美国伯克利大学学者身份对西方油画深度研究颇具造诣。他著述甚多,有:《限制与拓展》《潘天寿评传》《潘天寿绘画技法解析》《潘天寿书画集》(获国家图书奖)《现代设计大系》《中国绘画史》等。

潘公凯先生著作等身,学术观点很丰富。我以为,他对中国美术界有特殊贡献并深度探索研究的问题有两个。

【中国绘画现代化路径如何行走?】

潘公凯先生在八十年代初提出的中西两大艺术体系“互补并存,双向深入”学术主张,并苦苦思索,寻找中国绘画艺术现代化方向。 他认为:

一是必须阐述清晰什么是中国现代美术?如:中国现代文学远不止于白话文运动这个表象层面,内容实质是植根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方式,包含着现代性因素。中国现代美术应遵循这一规律,让表象与内容、技巧与内涵相一致,全面推进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百年努力,今天的中国并未完成美术现代化转型,一直在探索。当代很多艺术家成就很高,努力创作创造,其绘画成果与中国绘画历史高度融合,显示中国绘画传统力量强大与厚重。

二是中国画的核心是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这在世界范围内是最独特的。在题材上,中国画没有特殊性,中国画画山水、古器物,西方也有风景、静物画;在艺术表现性方面,中西方也都有对于自我的表现。而中国文人、士大夫绘画,其写意的笔墨是世界其他民族的视觉艺术中没有的,是独一无二的。如何阐释、弘扬笔墨传统是中国画价值核心,当代中国画家、学者必须用现代语言、现代知识学把笔墨阐释清楚,并理性运用和传承。

【何为笔墨?】

中国传统绘画有一条主线,唐代以前以人物为主,宋代以后以山水为主,明代以后转变为花卉为主。文人画系统发展到20世纪,代表作品就是花卉。我们当代承接的传统是花卉。

潘公凯认为,中国绘画千年,从关注人物,关注故事性和道德宣讲开始,慢慢走向山水为主,寄托文人阶层的精神需求以及人生哲学思考,以山水寄托满足文人沉浸式美学需求。明清及至清末民初,花卉画科兴盛,主要原因是花卉的表现比山水更自由,形态更不确定,使笔墨获得更大的思想解放和发挥空间,使画家们在精神和技巧的自由度追求相吻合,深受精英阶层青睐。故而,中国传统绘画由描绘的内容和对象降格为第二位,笔墨则升格为第一位。那么,笔墨是什么?以文若其人为喻,笔墨就是画家的内在人格与品质。一幅画,从笔墨我们可以看出画家的思想、品格、哲理、力量等附属意念。纵观世界美术史,用笔墨以绘画主题与绘画表现语言之间产生张力与互动是有共性的,而中国绘画走出了极具民族特色的道路。

潘公凯先生儒雅而严谨。我是第一次听他演讲,更确切地说,是第一次听高端绘画讲座。他认真拍了两小时的视频,用以给绘画专业博士生上课。我们有幸成为临时博士生,享受高境界的艺术熏陶。他的课件内容特别,丰富而有特色。从唐宋元明清中选出经典画家的经典作品,现场临摹包括倪瓒、八大山人朱耷等作品,边画边解说。一笔一划,表现结构,说透细节,将内容与技巧融汇在临摹作品中。从中让我们真正知道了,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对学习绘画和鉴赏作品有特别高的价值。

潘公凯先生的许多作品很大,其中一幅作品足有12米长。我外行,悄声问坐我旁边一位文化部专家说:这幅画值多少?他说:几千万吧。

是啊,毕竟大师作品啊!

(0)

相关推荐

  • 画坛的国宝潘天寿,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后一位大师

    写生帮2021-02-01 17:37:55 20世纪近现代中国画四大家之一,这是以往大部分人对潘天寿最直接也最典型的了解. 人民网也曾给予过高度评价:"他是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 ...

  • 张立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交给中国绘画艺术

    学术交流:13661179288 张立辰,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花鸟画工作室主任,中国画系主任, 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科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生 ...

  • 潘公凯、姜宝林、王西京、刘牧:水墨探索与变革的个案剖析

    笔墨是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的最基本构成要素,也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内在精神结构的经典表达形式之一.近期,潘公凯.姜宝林.王西京.刘牧分别在上海.杭州.西安.北京举办个展,他们在展览中均以"笔 ...

  • 潘公凯先生国画作品选

    笔墨丹青新视角2017-11-13 08:15:36

  • 潘公凯 | 中国绘画的最高标准是什么?

    列女仁智图 局部 宋摹本 从顾恺之的时代开始,中国画就不再将"酷肖对象"作为第一重要的目标,认为画得像并不特别重要.当时的顾恺之提出了写神论,将"神"与&quo ...

  • 潘公凯:我们该如何看待“科技”与“艺术”?

    2020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曾举办过一次关于"科技与艺术"的研讨会,这次研讨会邀请了一批真正在研究科学的人,包括知名的科学家和中国科学院的院士等,来和艺术家们一起讨论"科技 ...

  • 潘公凯国画作品欣赏

    潘公凯,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1947年出生于浙江宁海,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之子.他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6月起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79年以来一直担 ...

  • 【闲话家史】浦子与潘公凯先生的一场对话

    一条从冠庄流出的河 文 / 浦子 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有一对父子值得关注:那就是潘天寿与潘公凯. 他们都是浙江省宁海县冠庄人氏,是我的本家与同乡,他们是从冠庄流出的一条河.所以,借<冠庄潘氏族 ...

  • 笔墨,中国画的灵魂!

    首先,国画的底子应该是书法,而不是素描,切记切记. 其次,国画的韵味源自古典书卷之气. 绝对不要以透视关系.明暗对比来考量国画. 临摹画作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要今天临摹这家明天临摹那家,这样是没用的,哪 ...

  • 潘公凯国画欣赏

    潘公凯,1947年1月24日出生于浙江宁海,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的二公子.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6月至今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