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有两个汉人由于无聊,便花钱买个官玩,后竟成封疆大吏!
在清朝时期,做官无非就四种方式,第一种当然就是科举考试了,这也是绝大部分人踏足官场的方式了,其中科举分为文举和武举,对应的就是文官和武馆;第二种就是八旗子弟,比如福康安;第三种就是得人提携,这种人极少,而且能踏足高位的更是寥寥无几,远远比上前两种,但也还是有惊才绝艳之辈,比如左宗棠。
打开WiFi万能钥匙,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还有第四种方式,那就是花钱买官;一般这种都是家里颇有财富,但由于没空去研读什么四书五经之类的,但又想要一个官场上的称呼傍身,以便更好的去经商,这样的人其实也不少,但是绝大多数都诞生在清朝中后期,最有名的莫过于红顶商人胡雪岩。而这里要说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两个人。
第一个:李卫
李卫出生于江苏丰县一户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在李卫31岁的时候,由于无聊,于是就花钱捐了个员外郎的官职,这员外郎,在清朝时期,属于六部外之官署,如理藩、太仆寺、内务府,亦高级史外郎,简称员外;算是比较高的官职了,属于从五品,具体李卫花了多少钱就不得而知了。
随后不久便入朝廷任兵部员外郎一职,两年后,又升任户部郎中,属于正五品;不过按照清朝的特殊性,掌握实权的当然是满人,汉官只是一起处理事务而已,也就是说,是没实权的。按理说,这花钱买的官,应该也就到头了,毕竟康熙皇帝统治时期,还是不至于到卖官鬻爵的地步,想像汉末时期的曹嵩那样,直接花钱买个三公之首的太尉之职,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这李卫虽然不是从科举上来的,但是能做实事啊;在雍正皇帝上位以后,便立即任命李卫为直隶驿传道,未到任又改任命为云南盐驿道,这可就是实权派了。在盐驿道任上,李卫政绩显著,不久后(1724年)这李卫又升任布政使,属于从二品,主管全省财政税赋,但仍然兼管盐务的职务。
在1725年,李卫被提拔为浙江巡抚。1726年,李卫兼任两浙盐政使,整理盐政,查处私盐贩卖。1727年,李卫升任浙江总督,管巡抚事。这李卫花钱捐了个从五品的闲职,一路担任各种要职,并最终官居总督,成为朝廷一品要员、封疆大吏,仅仅花了十年不到,其升迁速度不可谓不快,令后来十年七迁的曾国藩都不得不佩服。
后来,这李卫又一路担任过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这直隶总督有多重要?后来的李鸿章就是直隶总督;在李卫晚年时期,疾病缠身,这乾隆皇帝还派宫廷御医去给李卫治病,这是何等荣耀?不过受限于当时的医疗环境等,这李卫在公元1738年(乾隆三年)因病去世,乾隆皇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
第二个:岳钟琪
岳钟琪是岳飞的第21世嫡孙,出生于武将世家,其父岳升龙为康熙时代的议政大臣、四川提督,当年随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颇有建功,康熙帝曾赐予匾联“太平时节本无战,上将功勋在止戈”。岳钟琪颇受父亲教益。自幼熟读经史、博览群书。不过这岳钟琪也是奇怪,没去参加科举,而是捐官做了候补知府,知府是从四品,比李卫还厉害,不过是个候补的。
要知道当时岳钟琪才24岁啊!24岁就成了从四品的大官了!这花了多少钱,也是不得而知,不过岳钟琪父亲战功赫赫,想来至少能打个折扣吧。公元1711年,由于边地战事频仍,准噶尔汗国屡屡骚扰边民,为了平息叛乱,加之自己自幼喜爱军事。岳钟琪毅然请求由文职改作武职,作了四川松潘镇中军游击,从此踏上戎马生涯的征程。
公元1719年,以准噶尔部入扰西藏,奉命率兵入川;公元1720年,夺桥渡江,直抵拉萨。公元1723年,以参赞大臣随年羹尧征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出归德堡,断敌退路;因功授奋威将军。后又袭破罗卜藏丹津大营,青海平。公元1725年,授川陕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公元1726年奉命将云贵两地'改土归流'。
公元1729年,受命为宁远大将军率师出西路,会北路靖远大将军傅尔丹备攻准噶尔部游牧地伊犁。公元1732年,以'误国负恩'等罪被夺官拘禁。公元1748年,初以总兵启用,复授四川提督。参与大小金川之战,献南北夹击、直捣中坚之策,被经略傅恒采纳,并以13骑入勒乌围大营,劝导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父子归降。
公元1750年,西藏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时年64岁的岳钟琪奉命出兵康定,会同总督策楞,结果成功讨平叛乱。公元1754年,岳钟琪抱重病出征镇压陈琨时,病卒于四川资州,时年六十八岁,乾隆皇帝赐谥襄勤,乾隆皇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虽然岳钟琪几经沉浮,但仍然是不可否认的一代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