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籍老师双宁散文《红叶断想》 || 作者 双宁
在西北边陲有个叫额济纳旗的地方,十年前我曾到过那里,去拜赏胡杨,那里人口不多,经济也不怎么发达,就是靠胡杨出了名,主要是在秋天看叶子。那时候没有讨厌的新冠疫情之扰,可以放心的看风景。
千年胡杨,果然名不虚传。尤其到了傍晚,高高低低的胡杨站成自然队列,集体和晚霞对视,一起亮着,好像感恩于阳光一整天的照耀,在与夕阳互致道别;夕阳似乎又是位技术高超的摄影师,手持厉害的闪光机,为难得聚全的一家老小留下合影。整个世界是金黄色一片,仿佛走进了金色的殿堂。有时候还真分不清,到底是谁照亮了谁。
一片叶子的生命旅程,应该从冬天算起。深睡了一个冬季的老树,始终保持着一个姿势,像禅坐的修炼者。如果要问一棵树有没有任督二脉,还真是个有趣的问题。禅坐是需要安静的,不知趣的麻雀总是落在光秃秃的枝头上,不停的叽叽喳喳,好在有了功夫的老树不为所动,还真有修炼者的胸怀和格局,说不定环境的吵闹反而助长了功夫的提升。
当各种树完成了修炼,枯枝上探出第一片新芽的时候,这是报春的信息,最有名的当数迎春花。春夏之季的叶子,活力无限,绿翠欲滴。就像激情四射的孩子,虽然总有学业的包袱和前程的担忧,但内心的欢娱总是按捺不住的,是刻在骨子里面的,时光的美好恰在这时体现出来了。进入秋季,特别是中秋之后,绿叶开始慢慢变红,对应着孩子们长大成人,责任与担当一起落到双肩,事业和生活同时铺开,不管日子过得怎么顺风顺水,难免会遇上纠结和苦闷。
试想想,一片叶子由绿变红,不知经历了多少细雨轻抚,朝阳呵护,也经历了多少雷电冲击,炎阳爆晒,疾损虫叮。从鲜嫩灿烂之娇态,到沧桑悲烈之枯态,似乎折射出人生的暗影。
别小看一片片小小的叶子,它们到世上来是奉献的。一片叶子在自己的生命周期里,不知参与帮助过多少人乘凉,又兑换了多少氧气,供每天晨炼的人吸进肺里,传输到全身,滋润着每个细胞。就像吐尽最后一口丝的春蚕,流尽最后一滴泪的蜡烛。
记得当年看胡杨,远景是那样的壮观震撼,但当走到跟前看时,才知晓美景背后的辛酸。看到胡杨树的躯干皮开肉绽,筋丝爆出,材纹像拧麻花一样的残枝败藤之状,心中顿生无限感慨和酸楚,甚至想要流泪。游客到底是想欣赏什么呢?是亮丽的色彩,是坚贞不屈的精神,还是消费人家的苦难呢!谁不愿意养尊处优?不要说千年了,就算几十年都不易啊。叶子的新旧更替更快,在满足了人们观赏的快感后,就要惨然落地,和树下的泥土混在一起,腐化成上等的有机肥料,开始张罗来年的复苏。
想起吃蜂蜜时,偶尔会碰上未捞净的蜜蜂尸体残渣,才知道䣼造甜蜜的沉重代价,“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句赞扬蜜蜂奉献精神的著名诗句,显然忽视了蜜蜂以命相殉的细节。当我睡在已经上了暖气的楼房里,半夜醒来,听见附近的建筑工地,仍然传来敲敲打打施工的声音时,往往思绪良多,再难入眠。
大凡世上的事情,要做好的话,都很不易,只不过有的偏重于劳心,有的偏重于劳力。有句古话“天下绝无易处之境遇”,说的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再添一句的话,我想应该添上“世上哪有好干的事情”。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时间很快到了晚秋,透过窗子看院子里大大小小的树,这些每天都要过目的树,大部分叶子还在那里坚持着。但我深知,毕竟季节不饶人,离开是不可抗拒的,内心免不了有些惆怅,加上多愁善感的性格,遇到秋天就不好过了,自古逢秋悲寂寥,诚如斯言。
20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