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寸寸皆经穴,此体无处不丹田【一点资讯】

《太极祭炼内法》卷中:“此丹田二字,本出道经。名日丹田者。谓出生金丹,造化之田地……”《脉望》卷一:“则元精化为元炁,逆归气穴为丹田产玄珠……”《难经·六十六难》:“脐下肾间动气者,人生性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杨玄超注:脐下肾间动气者,丹田也。丹田者,人之根本也。”《丹经》:“人身寸寸皆经穴,此体无处不丹田。”《道家丹门秘本》:“聚气不为丹,守窍便是田。”“飞白非丹,落黄是田。”

可见结丹产珠,丹田无固定处所,如落于肾前脐后名“九宫丹”,落于眉目之间为“玄宫丹”等等。

《还丹复命篇》:“昔日遇师亲口诀,只要凝神入气穴。”《玄肤论》:“夫气穴者,乃吾人胎元受气之初,所禀父母精气乃成者,即吾人各具之太极也。其名不一,曰气海,曰关元,曰灵谷,曰下田,曰天根,曰命蒂,曰归根窍复命关,一处也。”

《中和集·赵定庵问答》:“夫玄关者,至玄至妙之机关也。今之学者多泥于形体……但著于形体上都不是,亦不可离此一身向外寻求。诸丹经不言正在何处,何也?难形笔舌,亦说不得,故曰玄关。”

《类修要诀·注解金谷歌》:“玄关无定位,有形有质皆非正,无质无形始是玄……”《道法会元》:“玄关一窍,名曰玄牝。此窍非凡窍,中中复一中,万神从此出,真气与天通。”

《冯氏锦囊》:“身中一窍,名曰玄化……乃金丹返还之根,神仙凝结圣胎之地也。”其位置“正在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兑之东,坎离交媾之乡,一身之正中,不依形而立,惟体道而生,似有似无,若存若亡,在允执厥中而已。”《脉望》:“玄牝无可名状,但阖辟始有动处。”

《大成捷要》:“玄关窍开,产出真种。”丹田、气穴和玄关窍,三者似非而是,殊名同归。其功能与处所,说来说去,大家都说了,似乎又都未说明白。就象“圣人传药不传火”中之“火”一样,非不传也,实因人而不同,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地方,“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

佛祖灵山讲经数十年,最后竟然不留文字,说他“未能道得一字”。六祖说法大半生,末了也说“未曾讲得一法”。祖师们实在怕他们说出的话,被一些“思想懒汉”、“欲享现成福者”们奉为圣旨而照抄照搬,使活活泼泼的理法变成死死板板的教条,故而采取不留文字这不得已之法。

气功是一门实践的学问,十个人练功有十种不同的反应和感受,个性差异极大,这个通玄达妙的机关只能“自己事情自己了,自己吃饭自己饱。”

从古人难以开口又勉强述说的情态中体会到,人人都有一把登堂入室的金钥匙,只要在身中找到气穴、玄关的金锁,插进钥匙一开,就能避免走弯路、歧路,直登功成胎圆的坦途。寻找这把金锁,既来不得教条主义,也来不得懒汉主义。

在各种争论中,有人说丹田是一个点,只在脐下几寸几分,其余皆非;有认为玄关是一个窍,长在鼻孔里边,人皆如此;有练功守两眉之间,才是唯一正道;如此等等。

来不得懒汉主义,是说这把金锁,各家各户的“悬挂”处所各不相同,要费一番寻找功夫。实际上,丹田、气穴、玄关窍,就是真气生发、流动、出入之处;没有利用的叫玄关,已经利用的叫玄窍,练功以后,气在那个地方能够流动、出入,而表现一定功能的地方,就属于玄窍。总之,丹田、气穴、玄窍就是指:练功时的敏感部位,有反应的部位。

结合古人及今人的经验之谈,我们就可以动手在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兑之东来寻找这个玄关窍了。

设想上端由一细线系着的金属坠陀,从我们的头顶正中沿体之中线慢慢地下落,每下落一段距离,便停一停,并意守该处一会,同时体察体内气感变化,这样一直下落到会阴处,又慢慢地上升,又不断地意守并体察气感变化;还可以偏左、偏右、偏前、偏后地进行。

如此耐心地反复意守、体察,终会找到一处,意守该处气感反应较强,即是你的气穴、玄关窍,也是练功意守之地和收功归元之处。

曾有功友写道:过去收功时,按常规气沉下丹田,但真气或光团老是聚集在中丹田不肯下去,曾为此而伤脑筋。这次找到自己的玄关窍以后,收功时气归中丹田,也就自然舒适了,功境也就上升得更快了。

在我们许多功友的实践中,其敏感点大多在下丹田处;或在脐内,或偏左,或偏右。气功爱好者不妨自己一试。看来玄关窍还是在下丹田的占多数。(曾一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