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如何准确理解民事证据高度盖然性标准 2024-07-28 18:35:4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08条第1款规定:“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从以上规定中“高度可能性”可以看出,我国民事诉讼遵循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对高度盖然性标准的内涵认识不够清晰,致使在应用该证明标准时缺乏统一。因此,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审慎把握民事司法中的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一是区分“高度盖然性”与“优势证据”。“优势证据”是指在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都不够充分时,司法人员采信其中证明力更强的证据。此种证明标准多体现在英美法系国家,只要一方当事人在证据证明力上打破平衡,即便是49%与51%的区别,则可采信证明力更强的一方。而我国“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要求更高,只有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远大于另一方时,司法人员才能对其待证事实予以认定。此即意味着英美法系的优势证据原则目的是在陪审员制度中以票数优势说服法官,而我国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则是为了认定的法律事实更接近于客观事实,从而更加公平公正地审理案件。二是排除主观因素干扰。从上述司法解释中“确信待证事实”一词可以看出,通过高度盖然性标准认定案件事实需要依靠司法人员的内心确信。但是,司法实践中,司法人员难免会受各类因素影响,如个人生活环境、工作氛围、道德品质等等,因此,司法人员的主观因素对其能否准确把握高度盖然性标准具有重大影响。2020年5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称《证据规定》)第88条规定:“审判人员对案件的全部证据,应当从各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判断。”这要求对案件事实及证据的判断和认定,均须建立在双方充分举证、质证的基础上,综合审查判断,避免主观臆断。在司法实践中,完全排除各类因素对司法判案的影响是不现实的,只能采取措施最大限度限制司法人员的主观臆断。一方面,提升司法人员自身素能。司法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职业道德、个人价值观均对其审理案件产生影响,需要进一步强化司法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加强司法人员心证公开化,强化外部监督。三是坚持“规则法定”原则。适用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必须坚持“规则法定”原则,即包括证据规则在内的各类民事诉讼规则必须是明确规定的、可操作的。司法人员应当在穷尽法律规定依据后再运用自由裁量权,从而最大限度减少“高度盖然性”标准衡量的事实及证据。例如《证据规定》第10条第1款规定:“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一)自然规律以及定理、定律;(二)众所周知的事实;(三)根据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五)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六)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基本事实;(七)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中遇到上述规定中的待证事实,应该首先依据上述法律规定作出合法判断,而非直接运用高度盖然性证据标准。 (作者单位:泗洪县人民检察院) 赞 (0) 相关推荐 打官司时,法官如何认定事实?证据要达到什么证明标准? 作者:熊承星律师 关于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事实证明标准问题,此前我曾在解读2019年<民事证据规定>的文章中有过简单概述,本篇从实务角度专门将证明标准问题拎出来详细说说. 证明标准这种制度规定 ... 证明标准的把握方式:自由心证与刻度盘理论 作者:熊承星律师,中国法学会会员 排除合理怀疑.高度盖然性.盖然性占优这三种事实证明标准,尽管语言表述起来不复杂,但实务中真正理解起来还是比较主观抽象的.那如何把握证明标准的内涵,或者说是否有相对客观 ... “存疑”是什么证明标准?足以反驳和足以推翻又如何理解? 作者:熊承星律师,中国法学会会员 "存疑"或"足以反驳"."足以推翻"等术语,我们在很多民事证据法书籍或民事判决书中都能见到,这些概念其实都 ... 产品质量纠纷案件司法审查指引(下) 产品质量纠纷案件,好比一部悬疑大剧,头绪繁多,需要抽丝剥茧+节奏紧凑才能找到元凶(问题源).破解此类案件,不能只靠一个鉴定意见来盖棺定论,也不是只有等到鉴定意见才能水落石出. 处理好产品质量纠纷案件, ... 如何准确理解民事证据高度盖然性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08条第1款规定:"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可 ... 媒体关注丨《检察日报》刊登:民事检察公开听证的“破”与“立” △ 2021年03月03日<检察日报> 第07版:民生周刊·实务 ●公开听证在实践中落实得不够全面,与部分检察官存在畏难情绪有关,主要体现在公开听证案件办理"难".能力 ... 《检察日报》:运用间接证据应对“幽灵抗辩” 司法实践中,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明知其所运输的物品是毒品,往往成为认定运输毒品罪的难点.因为行为人常会以自己并不明知所运物品为毒品而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司法实务中通常称之为"幽灵抗辩") ... 检察日报:准确把握非法占有目的规范推定与事实认定 作者:袁彬.丁培,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素材:检察日报 2020年10月17日第3版 对非法占有目的的规范推定应当给予两个方面的必要限制:一是适用范围的限制,即规范推定必须限定于特定事实, ... 最高法:关于新《民事证据规定》理解和适用的若干问题 2019年12月25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改决定>),是2001年<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 ... 检察日报:犯罪事实认定中经验法则的理解与适用 来源:<检察日报>2021年4月6日第3版 作者:范思力(贵州省人民检察院) 准确认定犯罪事实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司法实践中大量疑难案件,除了难在法律的理解和适用,还难在事实认识的模糊. ... 《检察日报》:依“不同领域不同标准”审查认定证据 来源:<检察日报>,2021年4月30日第3版. 作者:李勇,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全国检察业务专家. 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对被告人从重处罚,应当适用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 ... 《检察日报》:陈年积案中客观性证据的审查要点 [刑事法库]创办宗旨 传播刑事领域理论热点,分享办案实务经验技巧 总结类案裁判规则要旨,权威解读最新法律法规 详细解析热点疑难问题,定期发布两高指导案例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 谭卫山:经验法则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间接证据形成证据链达到高度盖然性即可证明存在因果关系 2008-04-07 11:47:22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谭卫山 法律实务界对"经验法则"这个词本身可能还有些陌生,但在法律实践中又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经验法则进行诉讼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