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年轻一代储蓄率明显下调,年轻人是真没钱还是不想存?

日前,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2020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2019年年末,中国的储蓄率占GDP中的比重降到44.6%,未来或还会进一步下降。疫情对于储蓄率的影响,目前还看不太清,因为它既有增加储蓄的方面,同时也有减少储蓄的方面,这还要进行密切地观察。但往远看,中国的储蓄率还会进一步地变化,就是在“双循环”特别是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战略情况恰,内循环将会更加畅通。

周小川还提醒称,还密切观察到中国年轻一代的储蓄率在明显下调,这有好的方面,有助于扩大内需;也有令人担心的方面,就是一些年轻人过多地靠借债过度消费、奢侈消费,将来是不是好事也不完全知道。但是总的来说储蓄率会进一步地调整。未来“一带一路”的融资格局会与此相关。

而6月18日,央行原行长周小川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从乐观的角度来看,中国是个高储蓄的国家,中国历年总储蓄占GDP比重超过40%,因此只要机制做得好,很容易找到资金投资新兴和成长的公司。所以从资金面上来讲,并不是中概股公司非要依靠国际市场融资,国内空间还是很大的。

那么,看到周小川行长的说法,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说实在周小川行长说的很对,这件事我们要分几个角度来看:

首先,我们要明白老一代人为什么喜欢存钱?这是因为对于老一代人来说,大家都经历过困难时期,困难时期大家都么钱,所有人都有防灾救灾的思维,所以存钱几乎成为了一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本能。我们用数据说话,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只有8.6亿元,按照5.75亿人口数量计算,人均储蓄存款不到1.5元,即便是到了197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也只有210.6亿元,人均仅约20元左右。2018年国内住户存款余额为72.4万亿元。以14亿人口存量简单测算,人均储蓄存款超过5万元。这种储蓄的确对于中国有着非常明确的帮助,众所周知,在经济学上来说,储蓄最大的用处就是可以转化成为投资,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投资都是在储蓄转变的过程中产生的,我们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来吸引外资,另一方面则通过储蓄转化实现投资,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高储蓄率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势动力。

其次,我们再来说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存钱的习惯?这是因为,无论是90后,还是00后,几乎没人在童年饿过肚子,这几乎是没有经历过困难年代的人,也就不可能存在防灾救灾的心理。这种心理的转变,再加上由美国传来的消费主义的思潮,导致年轻人跟倾向于赚钱来自我消费,可以说边际消费倾向,年轻人是远大于传统中老年人,这样的消费习惯一方面由于年轻人对于防灾救灾思维的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年轻人在互联网电商高度发达的时候逐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消费思维方式。

第三,金融的发展帮助了年轻人的消费,这些年随着金融工具的日益发达,我们来看几个数据,根据10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的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9年)》:1、截至 2019 年末,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为 2.33 万元,同比增长 4.02%,增速比上年末低 1.64 个百分点;2、截至 2019 年末,全国人均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 3.14 万元,同比增长 15.96%。而且何止信用卡,花呗、借呗、白条、微粒贷都大行其道,根据蚂蚁集团的招股书数据显示,蚂蚁数金科技平台的用户为7.29亿,花呗借呗服务用户约5亿。可以说,便捷的金融工具为年轻人消费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可以说,让年轻人借钱越来越容易,一方面没有大规模的节约观念,另一方面借钱这么容易,储蓄率下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只是,这样真的好吗?从目前来看,这件事是一把双刃剑,中国在推动“双循环”的发展,在内循环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国消费的崛起,所以年轻人愿意消费并不算是坏事,但是这种消费却不应该是过度消费,而是有针对性的消费,至少是自己还款能力内的消费,这才是最关键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