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振兴》之教育篇,这才是中医正道!
中医振兴,最需要的是高水平的临床人才。可我国自从学西医搞大学这种规模化的教育模式,中医就进入了一代不如一代的恶性循环,到了现在,中国的好中医就如同中国的大熊猫一样稀罕,绝大多数中医都是用西医思维来治病,把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弄丢了,没有了疗效,国民不断抛弃中医是必然的!
西医治病,讲究的是机械的一一对应,反映到中医上,就是病药机械对应或病针机械对应。不可否认,这样也能够治好一些病人,这是因为在西医的病名下面,中医都有两类病因,一类是细胞的功能亢进引起的,一类是细胞的功能低下引起的,它们都会产生细胞病变。西医治病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用外力来杀死病变细胞,而在中医上则有两种完全相反的治疗方法,对于细胞的功能亢进,中医就用中药堵塞细胞的营养通道,缺乏了营养,细胞的功能亢进就能够被控制,这就是中医学上的祛邪法;对于细胞的功能低下,中医就用中药来疏通细胞的营养通道,得到了更多的营养,其功能自然增强,这就是中医学上的扶正法。机械地病药对应,只对50%的人有效,如果一个中医拿几个自已治好的病例来吹嘘自已,肯定是非常可笑的,因为“瞎猫也能碰上死耗子”,何况是人!
西医治病,用的是外力,用外力杀死病变细胞就是西医的全部。而中医治病,用的是整体的力量,因为按照整体决定局部的系统学规律,只要恢复了整体的管理,局部病变细胞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中医其实是一门恢复人体管理的学问。
可是,如何才能够恢复人体的管理呢?这里面就牵涉到一个系统的控制学原理。系统学告诉我们,平衡是“一”控制“多”的关键,失去了平衡,整体的管理就乱了,而疾病就是整体管理失控的一种结果;恢复了平衡,整体的管理就恢复了,此时局部的细胞就重新听整体的话,成为整体的一个缩影,此时百病皆消。因此,中医不管治什么病,它都是用同一种方法,那就是调节整体的平衡。
西医把人当成是一台机器,治病就象换零件一样,标准而规范。而中医则认为,每一个人从一出生体质就是不平衡的,有的肾阳虚,有的肾阴虚,有的湿气重,有的寒气重,有的肝亢,有的气虚等等不一而足。人还有两种生活,一种是自然生活,一种是社会生活,自然会带来六淫,社会会带来七情,它们都会加剧人的体质偏性,一旦某一个人的体质偏性达到一定程度,疾病就产生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自然界中,任何两个人的体质偏性都是不一样的。既然中医治病是用中药之偏来平衡身体之偏,那么当然任何两个人治病的方法也应该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中医学上的辨证论治。
大学培养不出合格的中医人才,是有其内在理由的。
首先一点,就是受限于执业医师法,在拿到执业证之前是不让临床的。而中医是一门从临床中学出来的学问,不断地尝试性治疗是中医成长的关键。如果不让临床,大学五年的富贵时光就等于白白浪费了,毕业以后还是不能临床。因此,这一条法律对中医不合适。
其次一点,中医是个性化治疗,而规模化、标准化教育出来的人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思维,这无形中就把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弄丢了。比如标准化的教材,标准化的老师,教出来的就是西化的中医。
其三一点,大量和中医无关的课程,甚至影响中医思维的课程。比如,在中医药大学,西医课程原则上只占30%-40%,但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如果再加上英语、计算机等和中医无关的课程,中医只占了30%。这样五年时间就相当于只有一年多时间学中医,这样的方法即使神童也学不好。
其四一点,大学对学生的评价标准,竟然不是中医标准,而是西医标准,这使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应用于适应这些标准上,而不是放到了中医标准——临床上。比如,获得执业医师资格,竟然用带标准答案的考试,中医治病有标准答案吗?没有!用这种方法只会让那些只会死记硬背却不懂临床的人胜出。还有,学生所做的实验、所写的论文,都是适应西方科学标准的,临床水平的考试倒是放到了其次,这样怎么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中医呢?
其五一点,中医药大学很难找到临床水平高的老师。不会治病的老师是不可能教出会治病的学生的,现在绝大多数教授和老师都不懂临床,临床老师奇缺,这样学子们学的都是无法应用于临床的死知识,疗效当然无法期望了!
如何才能够培养出临床水平高的中医呢?答案其实很简单,继承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培养中医的传统是什么?它就是师承和自学,尤其是师承加自学,往往是大医的成长之路。中医历史上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经典,也有丰富的大医临床案例,这是中医能够自学成才的基石。现在国家用执业医师法规定只有中医类学历才能够考执业证,就等于否定了中医传统的培养模式——师承和自学。这种否定传统的做法是中医走向灭亡的重要推手,如果不能够开放师承和自学的中医合法行医,中医只有死路一条。
师承是中医几千年来不断发展的关键,因为中医有无数学派,否定师承,就等于消灭这无数中医学派,只留下了西化的学院派中医一家垄断,这样中医传承中断,创新中断,中医发展的基础就丢了,又何谈发展?因此,在培养中医的方法中,师承是关键中的关键。
用大学这种规模化方式来培养中医,可以看成是一种创新,但它不应该建立在否定传统之上,而是应该建立在传统之上,有一些公共的知识可以用大学的方法,而中医各学派的传承还是应该回归民间。我们应该建立一种大学、师承,自学,三位一体的方法,大学用来学习中医基础知识,师承用于临床的教育,以及中医学派的传承,而有自学能力者则适合于中医理论的创新。
中医药大学这种规模化培养中医的方式经过七十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不行,它直接造成了中医一代不如一代,即使第一批进入大学的民间中医的佼佼者,他们的临床经验也没有完全传承下来,可以证明这种培养中医的方式彻底失败。中医要想有所发展,就必须首先改革中医的教育模式,不能再用学历来对中医优胜劣汰,而是应该以临床水平,只要临床水平高,不管他是自学,还是师承,甚至是实践出来的绝技、秘方、秘方,都应该可以合法行医,这才是真正的中医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