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讨》我们怎样建设精神家园?
有一次,我和几位朋友交流,有人提出:我们今天的人,似乎是缺少了一点灵魂的东西。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这个“灵魂的东西”,就是“精神家园”。
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中国人为什么要呼唤精神家园?什么是精神家园?我们到哪里去寻找精神家园?我们怎样建设精神家园?这是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人们为什么要呼唤精神家园?我们先从美国作家梭罗的一本书说起。150多年以前,当商业大潮开始涌动的时候,有一位美国作家梭罗,他看到人们为了追逐金钱,简直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什么“礼义廉耻”都不要了,他对这种情况感到不解,独自到一个叫瓦尔登湖畔的地方隐居生活了两年多时间,第一,他想证实一下在最简朴的生活条件下能不能生存;第二,他想静静的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在这期间,他写了一本书,在书中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精神家园,就算得到整个世界,又有何用呢?从此,他为人类寻找精神家园而进行着不懈努力。他的作品翻译到中国来,就叫《寻找精神家园》。
我们中国人今天也遇到了类似梭罗那样的情况。我们的物质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了,但是为什么却出现了信仰迷茫、道德滑坡、腐败蔓延、诚信缺失、奢靡之风泛滥、社会风气不正等令人忧虑的现象呢?人们在思考这个问题,这是因为“一切向钱看”遮蔽了一些人的心灵,对金钱、物质的过分崇拜和追求,弱化了一些人的精神维度。在一些人的眼里,物质利益成为评价事物的唯一标准,精神、道德被看得十分淡漠。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个“畏”,就是敬畏。敬畏之心,是人的内心中对某种事物的一种崇敬和神圣的情感,这种神圣性,是出于人类本性的一种精神需求,是人类信仰的本质要素和合理内核。古人说:“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一个人如果失去敬畏之心,也就失去了信仰,失去了精神依托,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失去了生活的方向。精神信仰缺失了,道德良知没有了,高尚的人生追求也就没有了,各种“怪力乱神”之类的东西必然会乘虚而入。
物质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中国人,之所以急切地呼唤精神家园,深层原因恰恰在于当今社会存在着道德和信仰危机,党中央做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部署,回应了人民的关切,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我们到哪里去寻找精神家园?有人鼓吹复古,有人鼓吹“西化”,这都不是什么灵丹妙药。真正灵验的“药方”,还是要到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去找,到五千年文明发展凝练而成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去找。
所谓精神家园,说到底是一个人生信仰问题。一个民族的基本信仰,是由这个民族的文化长期积淀、孕育而形成的共同民族心理和精神追求。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和精神追求,形成了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中国人之所以区别于外国人的本质特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基因,是我们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我们每个人都盼望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然而,幸福和一个人物质财富的多少是不能划等号的。幸福是一种内心体验,它来自于人的身心和谐,来自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个人要生活的有意义,有价值,要得到真正的幸福人生,就要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不断的社会实践,修身克己,提升自己对人生意义的认识,把自己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融入到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实践中去。这样,才会得到幸福快乐的人生,才会有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
什么是文化?文化这个词在我们中国出现的比较晚,但是它的含义早在《周易》中就有了。《周易》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与天文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是人类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及其规范。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是为了适应耕作渔猎的时序;把握社会中的人伦秩序,是为了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因此,人文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的区别,标志着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把“人文”和“化成天下”联系在一起,就是“文化”一词的最初含义。“化”在这里是动词,是指通过传授圣人之教,使人们懂得道德礼仪,从而达到教化天下的目的。今天我们所理解的文化,又吸收和借鉴了近代以来西方的研究成果。从狭义来讲,文化主要指的是观念文化,它包括语言、文学、艺术以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财富。而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大体可以分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器物文化、习俗文化四种类型。其中,观念文化承载着文化的核心价值;制度文化属于政治上层建筑,对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重大制约作用;器物文化渗透在各类建筑物、工艺品之中;习俗文化则主要体现在传统节日和日常礼仪之中,对广大民众影响最直接、最广泛。
我们今天讨论精神家园问题,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来使用文化这个概念。有人把中华文化简单地等同于国学,这是不全面的。中华文化包含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传统文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学,我们的前人把它概括为“经”、“史”、“子”、“集”四大类。第二部分是现、当代文化,其中又包括新民主主义文化(指五四运动以来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形成的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文化)。我们弘扬中华文化,就是指上述两部分内容。而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血脉。
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什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一个民族也有共同的信仰和精神追求。中国人的信仰和精神追求,和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有密切关系。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智)矣。”孔子怀疑鬼神的存在,他的态度是存而不论,敬而远之。他一生始终关注的,是现实世界中人的切身利益问题。他既然关注人的现实问题,为什么又注重丧祭之礼呢?他的学生曾参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儒家重视丧祭之礼,是为了“民德归厚”,发扬孔子所倡导的孝道和仁爱精神。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孔子被尊为圣人,享有崇高的地位,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全世界多数老百姓信教,而中国的老百姓却多数不信教?中国老百姓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老百姓不一样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因为中国老百姓深受孔子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信仰、中国人的行为规范主要是靠儒家文化。
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一整套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现实中人的生存、发展和命运的学说。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以历代志士仁人、社会精英为代表,引领和整合广大民众,形成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才能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历经磨难,不屈不挠,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今天,这种民族精神又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中国革命需要它;第二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营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绝不是仅仅体现在形式上使用了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和表达习惯,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思想内容上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我在《智慧·人生·境界:国学哲理古今谈》一书中,有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把中华文化比作一棵大树,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它的根基,当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它的主干,外来的健康有益文化为它增加了营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它的灵魂。这四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把握好这四个方面的关系,中华文化这棵大树才能根深叶茂,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怎样建设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确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我们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基础工程,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之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基本规范。
对于个人来说,要扎扎实实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勤奋学习。有人认为读书无用,这是以功利主义看待读书的一种非常短视的观点。有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改变气质,塑造灵魂的基本途径。读书最大的益处是修养身心,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获得精神上的充实。一个人,只有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才能逐渐改变自己的气质,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
二要修身立德。“德者,本也。”道德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方针?因为修身立德是做人做事第一位的功夫。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要明辨是非。当今时代,整个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尤其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使各种思潮相互激荡,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难免会遇到许多纷繁复杂,难以把握的困惑、诱惑乃至“陷阱”。因此,必须学会思考、善于分析,对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四要身体力行。《礼记》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坐而论道,而要脚踏实地,知行合一,在笃行上下功夫。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