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79)
原著连载(79)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明礼知耻]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和他的一个亲属谈话时,借用春秋时期杰出政治家管仲的话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会是这样。”毛泽东一生廉洁奉公,从不为自己和亲友谋取私利,他的人格风范光照千秋,他的警世名言振聋发聩,令人深省。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儒家崇尚礼治,使明礼尚德成为重要的社会风范,这种文化氛围也滋养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当今时代,明礼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讲文明,懂礼貌,重礼仪,知廉耻,也是公民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
“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泛指典章制度和礼节礼仪。《左传》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的作用在于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治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礼制,由国家制定礼义、礼节、道德规范以及保障其执行的制度。这些内容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文化具有伦理特点的集中体现。二是礼教,通过教化使民众明礼、守礼,进而形成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孔子突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下》)的旧传统,把“礼”的功能扩展延伸到整个社会。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他反对单纯用行政命令和刑罚去整治民众,主张用“德治”来实施领导,用“礼乐”去教化民众。认为只有这样,民众才能怀有羞耻之心,知荣辱,辨是非,守礼仪。孔子曾任鲁国大司寇并代行相事两年,采取礼治德化和政令刑罚相结合的方法,使鲁国民安政清,社会风气改变,刑事案件减少。由于他坚持“堕三都”,触犯了权臣的利益,被迫离开鲁国。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于我们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引导公民自觉学法守法,维护社会公德,构建一个法治昌明、风清气正的和谐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他认为,要成为一个君子,就必须具有广博的人文学识,而又能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一个人如果不学习礼的规范,不用礼来约束自己,在社会上就立不住。他通过对“恭、慎、勇、直”这四种个性的分析,说明学礼对于培养人的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如果表面上谦恭端庄,而内心缺乏礼的精神,就会使人感到虚伪,徒劳而无益;如果一味地小心谨慎,而不理解礼的本质,就会成为胆小怕事的懦夫;如果单凭勇敢、有胆量,而不以礼来节制,就会盲目蛮干,到处闯祸;如果只是心直口快,而不能以礼待人,就会偏激尖刻,伤害别人。只有经过礼乐文化的教育、规范、中和,这四种个性才会成为美德(《论语·泰伯》)。
在春秋末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大转变时代,孔子维护“周礼”,具有保守的一面,这是他的时代局限性。但是,孔子的历史观也有主张变革的一面。他认为,“礼”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动的。历史的发展既有“损”,又有“益”;既有“因”,又有“革”。今后如有继承周礼的,其因袭与变革的状况,虽历经百世也是可以知道的。(《论语·为政》)“礼”的具体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但是,任何一种社会都需要“礼”来规范,这是毫无疑问的。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把重德明礼作为重要的治国手段和修养之理,有着持久的生命力,孔子关于“礼”是社会规范和人们行为准则的思想,尤其具有宝贵的价值。
中国传统社会的礼,被概括为“四维”、“八德”。“四维”是指礼、义、廉、耻,“八德”是指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些伦理道德规范中的精华,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借鉴。做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就应当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讲究卫生、遵守秩序。
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把明礼、守礼作为重要的治国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只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没有相应的精神文明,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也不是真正的文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仅仅依靠法制调节,而离开道德调节,人们就可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调节也有触及不到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中道德调节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当人们从道德自觉的高度来执法守法时,法律的效用才能更加充分地显示出来。
明礼和知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明礼,才会知耻;只有知耻,才能守礼。知耻,也就是知道羞愧和耻辱,它是一个人自尊心的重要体现,是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心理基础,孟子把它视为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之一。康有为也说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康有为:《孟子微》 卷六)这也就是说,凡为善之心,皆起自人的正确的荣辱观念;凡为恶之念,皆起自人羞耻感的丧失,知耻对于人来说极其重要,一个“无耻之徒”,是什么伤天害理的缺德事都干得出来的。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八荣八耻”的提出,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相融合的结晶,集中表达了广大群众的共同心愿,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荣与辱,是指社会对人们行为的褒贬评价,以及人们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感受。古圣先贤把荣辱与人格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管仲曾经辅佐齐桓公使齐国盛极一时,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在治国实践中高度重视荣辱感的作用,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思想,把社会耻感列为立国的四大纲之一。耻感虽然是个人的羞耻之心,但是它关联的却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和品质,同时还关乎社会的治乱、国家的兴衰。人人知耻,则正义流行;人人无耻,则邪恶必然大行其道。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说得好:“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日知录·廉耻》)一个社会,如果无耻之行不受谴责、无耻之人不受唾弃反而扶摇直上,无耻之风就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这样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人性堕落的社会,是一个没有仁义、没有公正、禽兽横行的社会,国家岂有不亡之理!唯有举国之人皆知有耻,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会避免蒙受耻辱;唯有从严治吏,坚决惩治腐败分子,党风、政风才会好转,社会正气才会发扬光大。
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在论述治国的道理时,无不注重人心的治理。孔子在回答“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时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又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自古人皆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这就是说,治理好一个国家,就要敬于事,守诚信,节财用,有爱心,有充足的粮食、军备,取得民众信任。失去民心,国家就立不起来。这是古往今来执政的基本规律。孔子在2500多年以前就提出了以“仁”、“义”为基本标准的荣辱观,强调人要“知耻”、“尚荣”。他说:有道德的人应该“行己有耻”(《论语·子路》),又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他把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国家政治昏暗时不求变革而照样拿俸禄、出使他国不能完成使命等行为,看做是耻辱;而把有仁德、行义事看做是无上的光荣。他一贯倡导慎独、内省、正己,强调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并且非常重视人的操守、气节,大力褒扬那些追求名节、荣誉的人们。他称赞治国有方、施惠于民的子产为“惠人”;称赞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管仲为“仁人”。古人还留下了许多有关荣辱的格言,如“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立大志者,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等等。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我们这个民族具有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体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屡遭外敌侵略,蒙受巨大的民族屈辱。无数志士仁人在为民族独立和复兴而斗争的时候,喊出了“勿忘国耻”的口号,成为动员全民族奋起抗争的时代最强音,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坚强决心。
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发扬了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品格,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陈毅元帅“有草名含羞,人岂能无耻” 的名句, 叶挺将军“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的誓言,革命先烈陈然“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的《自白》,无不抒发着共产党人“知耻而后勇”的英雄气概。电影《焦裕禄》中有一个镜头:焦裕禄刚到兰考,就遇上了无数灾民“大逃亡”。此情此景,使这位新上任的县委书记百感交集,他对县委一班人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了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正是这位有着“知耻”之心的县委书记,抱病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终于征服了风沙、盐碱和洪涝三大灾害,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由于知耻而引发的大无畏精神。
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深刻变革、文化的相互激荡,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也大量存在,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有赖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必须在全社会树立起一个鲜明的价值导向。“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既着眼于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面向中国崛起、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是社会价值导向的标尺,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坚持“八荣八耻”,才能使广大群众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进退有据,精神充实,不断提升人生境界,争做当荣之事,拒绝为辱之行;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是非清楚、荣辱分明、美丑有别,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