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语言文化论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功举行

欧洲语言文化论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功举行2021年07月12日 10: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打印 推荐7月10日,“欧洲语言文化论坛·北外2021”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陈育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石琴娥等嘉宾和代表参加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就语言教学与语言政策研究、文学研究、社会与文化研究、中欧交流研究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展开了深入交流和研讨。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赵刚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他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参会的嘉宾和学者表示欢迎。他指出,“欧洲语言文化论坛”是由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于2018年创办的一项全国性学术论坛,之前已经成功举办3届。论坛得到国内欧洲非通用语界的热烈响应和广泛支持,同时也提升了《欧洲语言文化研究》集刊的学术影响力。他指出,中欧关系在当今国际关系的大背景下,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深对欧洲国家人文思想、社会文化、宗教历史、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对于我们加深对欧洲各国的深层次理解,从而更精准地提出对策建议,更好地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这方面,希望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能够有所作为。

赵刚副校长致辞 王欣 摄之后,赵刚副校长代表学校,向陈育明大使颁发了客座教授的聘书。陈育明现任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曾先后出任中国驻立陶宛、澳大利亚、瑞典大使。

赵刚副校长(左)为陈育明先生(右)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王欣 摄在主旨发言阶段,陈育明以《外交与语言文化》为主题,从一个外交实践者的视角,结合四十多年外交生涯的切身体会和宝贵经验,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语言和外交的关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教授王军以《历史与文化视角下的<神曲>解读》为题,在但丁逝世700周年之际,以历史现实为背景再析文学经典;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欧文学专家石琴娥作了题为《北欧文学在中国》的主旨报告,介绍了北欧文学在中国的接受与互动,并对未来北欧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做出展望;北京外国语大学罗马尼亚语教授丁超以《新时代,新文科,新作为——也谈当前我国高校欧洲非通用语种类专业的建设发展》为题发表主旨报告,深刻分析了新时代对欧洲非通用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新要求。4个主旨报告既兼顾了区域性——分别涉及北欧、中东欧和南欧,也兼顾了宏观性和微观性。

陈育明大使作主旨报告《外交与语言文化:一个外交实践者的几点认识》 王欣 摄

王军教授作主旨报告《历史与文化视角下的<神曲>解读》 王欣 摄

石琴娥研究员作主旨报告《北欧文学在中国》 王欣 摄

丁超教授作主旨报告《新时代,新文科,新作为——也谈当前我国高校欧洲非通用语种类专业的建设发展》 王欣 摄分论坛围绕“欧洲语言教学和欧洲国家语言政策研究”“欧洲国家文学研究”“欧洲国家社会与文化研究”及“中欧交流研究”四个主题,分别由贺爱江、魏怡、林温霜、茅银辉主持。欧洲非通用语界的学者和学生展现了自己基于各色文本,从多样的视角,依托不同的理论所进行的研究,充分体现出论坛的学术交流平台功能。多领域、多语种、多层次、跨学科研究的碰撞与交融,对“新时代、新文科、新要求”做出了深入探究和积极响应。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柯静总结致辞时说,本届论坛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多样性强,覆盖面广;二是实用性与学科性并重;三是跨学科跨专业研究增多。以上三个特点反映了目前欧洲非通用语的学科现状、特色和发展需求。柯静认为,欧洲非通用语专业师生在国别区域研究方面的提升空间还很大;在“新时代、新文科、新要求”的新格局之中,着眼高质量发展建设目标,需要进一步加大学科交叉和融合,建强《欧洲语言文化研究》学术集刊,认真落实“大语做强、中语做优、小语做好”,通过“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完善教学规模和层次,创新教学模式和内容,把外语能力转换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外语人才,为推进国际化、重特色、高水平、综合型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建设,培养更多熟练掌握外语、懂得国际规则、参与国际谈判,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化人才,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北外新的更大的力量。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柯静院长进行闭幕总结致辞 王欣 摄本次论坛线上线下结合,刘厚广、董希骁、柯静先后主持相关环节会议,国内外十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学校有关专家学者近120位教师参加论坛,部分学生参加论坛活动。

大会专家合影 王欣 摄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供稿分享到: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李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