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茜歌里唱的秦良玉,是古代唯一的女将军,经历比花木兰更传奇
巾帼勤王旧有名,罗敷同姓亦同情
红妆自可张军气,锦伞繇来建义声
不久前,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中,万茜演唱了一首《铁甲红妆》。
一身白裙,英姿飒爽的万茜,唱出了巾帼英雄的豪迈,让听者热血沸腾。
这首歌的歌词,源自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的七言:《咏秦夫人良玉》。
那么,这位秦良玉到底是谁呢?
谈起古代巾帼英雄,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花木兰。
而秦良玉却是我国古代,唯一进入正史的女将军,她的人生故事比花木兰还要精彩。
秦良玉是明朝末年的女将军。她不像花木兰那样,女扮男装去参军,而是以本来的女性身份,率领千军万马所向披靡,成就了一番宏图伟业。
按照《明史·秦良玉传》的记载,她不仅骁勇善战,还通晓诗翰,且“仪度娴雅”,是内外兼修、才貌双全、卓然不群的女子。
根据考古人员对遗物的分析测定,秦良玉生前的身高可达1.86米。
可以想象,秦将军身材高挑、气度非凡、能文能武,是充满魅力的女中豪杰。
秦良玉画像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儿时的秦良玉,就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孩。
1574年,四川忠州贡生秦葵贡家,迎来了弄瓦之喜,这个新生的女婴,就是本文的主角秦良玉。
据说秦良玉出生那天,一只灵猴从后院跃过。而在古代,这是“封侯”的祥兆。
小良玉果然生而不凡。她天资聪颖,体格健壮,不喜欢女红,更喜欢跟着父亲学武术,而诗词歌赋、兵法韬略,她也能融会贯通。
她有一兄一弟,但这兄弟二人,对兵法的天分,都没有良玉高。
父亲对女儿赞赏之余,也时常叹息:“你兄弟的才能都不如你,只可惜你是个女儿身,不然一定会有建树的。”
小良玉却不服气地答道:
“如果把兵权交给我,我一定不输平阳公主和冼夫人,会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可见,儿时的秦良玉,就已立下雄心壮志了。
秦良玉18岁时,已出落得窈窕动人,因文武双全、秀外慧中而闻名,求亲的人络绎不绝。
为了给良玉选个如意郎君,家人决定尊重她的意见,进行了一场比武招亲。
适龄的男青年都跃跃欲试,却都不是秦良玉的对手。
而此时,一位叫马千乘的青年,在招亲者中脱颖而出。他与秦良玉对战十几回合不分胜负。
原来,马千乘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后裔,世袭石柱安抚使,同秦良玉一样自幼习武,如今是一表人才、文武双全的青年才俊。
秦良玉的飒爽英姿,让马千乘心生爱慕,而秦良玉也对他一见钟情。
二人怦然心动、心有灵犀,最后秦良玉将绣球抛给了马千乘,成就了一段好姻缘。
婚后二人比翼齐飞,琴瑟和鸣。胸怀远大抱负的秦良玉,时常激励自己的丈夫,“男儿当立功万里”。
马千乘十分钦佩夫人的才能,让她和自己一道治兵,而他手下的士兵们,也都十分敬畏秦良玉。
在秦良玉的助力下,马千乘组建了一支传奇的“白杆兵”,成为明末四大雄兵之一。
什么是“白杆兵”呢?
白杆指的是白杆长矛,这是秦良玉创造的一种特殊武器——坚韧白木做成的长杆上,是锋利的铁钩和结实的铁环。
铁钩可作攻防之用,铁环可锤击敌人,在地势复杂的山林,将白杆长矛钩环相连,就成了攀山越岭的利器。
经过严格的训练,秦良玉和马千乘的士兵们,在山间如履平地,在战斗中无往不胜,“白杆兵”威震四方。
为此,秦良玉还被明朝大将李化龙赞为“女中丈夫”。
秦良玉画像
很快,就到了秦良玉大显身手的时候。
万历二十六年,播州宣抚使杨应龙,与9个部落勾结,不仅烧杀抢掠,甚至公然反叛,让当地民不聊生。
李华龙率军围剿叛匪,马千乘和秦良玉率领白杆兵杀往前线,成为一支出奇制胜的奇兵。
最后,叛军被围困在播州城内,城外的五道关卡,每道都有精兵把守,成了难啃的硬骨头。
单这第一关,就有五千精兵在死守。秦良玉却毫不畏惧,她跨一匹高头大马,手持一杆长枪,率白杆兵杀入敌阵。
只见她身手矫健,挥舞长枪,勇往直前,三下五除二就制服敌将,白杆兵乘胜追击,五千敌兵溃不成军。
接着,他们一鼓作气,又连闯三关。最后一关,秦良玉与马千乘并肩作战,白杆兵越战越勇,如同尖刀刺入敌营,杨应龙束手就擒之际,带全家老小自绝。
在这场剿匪战中,白杆兵立下奇功,首次参战的秦良玉,也从此有了“女将军”的英名。
然而,马千乘却没能与妻子并肩到白头,他43岁时被人诬陷,加之染上时疫,最终在狱中死去。
当时大明内忧外患,正是用人之际,秦良玉在悲痛中,接任丈夫职位,成为石柱宣抚使,继续守护一方平安。
万历末年时期,满清不断向大明挑衅,辽东一度战势危急。
此时,已46岁的秦良玉,再次披挂上阵,率领三千白杆兵,与兄弟、儿子一同北上。
此时,大明时局动荡,清兵趁虚而入,白杆兵与之进行了一场激战。
在战斗中,哥哥邦屏战死沙场,弟弟民屏被重重围困。
秦良玉浴血杀入重围,拼死救出弟弟民屏,又抢回了哥哥尸体。
在另一场战斗中,儿子马祥麟眼部中箭,他强忍剧痛拔出箭,并向敌军连发三箭,三个敌兵应声倒地……
可见,秦良玉一家人,都是忠勇的战士。在他们的威慑下,清兵威风大减,秦良玉也因此被御赐诰命夫人。
在秦良玉帅兵回川征兵时,恰遇永宁宣抚奢崇明叛乱,秦良玉带领白杆兵所向披靡,一举平定了叛乱,又立下了新功。
秦良玉骑马进城时,百姓们夹道欢迎,争睹一代女将的风姿,甚至有人将她奉为神明,向她跪地焚香。
在庆功宴上,近五十岁的秦良玉,依然是风采卓然。邻座的一位官员,在酒醉微醺之时,竟觊觎起秦将军的风姿,偷偷拉住了她的衣角。
秦良玉淡定地抽出佩刀,只见手起刀落,割掉了被牵住的衣角。
只见满座皆惊,秦良玉却依旧谈笑风生。邻座官员又羞又惧,满脸通红,灰溜溜地离开。
1627年,熹宗驾崩,思宗上位,清兵趁机逼近京师。
秦良玉得知消息,日夜兼程奔赴前线,白杆兵势如破竹,打得清兵落荒而逃,解救了京师之困。
崇祯帝一连创作了4首诗赐予秦良玉:
其一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其二
蜀锦征袍自翦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其三
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
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其四
凭将箕帚扫匈奴,一派欢声动地呼。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要知道,崇祯帝一生只给两人写过诗,一位是重臣杨嗣昌,另一位就是秦良玉了,这是相当高的赞誉。
年过花甲的秦良玉,依然亲自上阵,并屡建奇功,曾解太平之围,斩叛国之将,守护石柱百姓平安。
在风雨飘摇中,大明气数已尽,秦良玉也早过了古稀之年。
南明永历二年,当迁居西南的皇帝派人传谕,加封秦良玉太子太傅,授“四川招讨使”时,卧病已久的她竟霍然而起:
“老妇朽骨余生,是先帝(崇祯)的恩赐,我定当负弩前驱,以报皇恩!”
75岁的秦良玉,最后一次检阅了白杆兵,显得精神矍铄,威风凛凛。可刚一下马,她便一头栽倒,溘然长逝,结束了戎马倥偬的巾帼传奇。
秦良玉戎马生涯四十余年,驰骋疆场,忠勇过人,是不折不扣的女英雄。
康有为曾将她与班昭等人媲美,赞其巾帼不让须眉:
“以敬姜之德、班昭之学、秦良玉之勇毅、辛宪英之清识、李易安之词章、宋若宪之经术,列于须眉男子中,亦属凤毛鳞角。”
爱国将领冯玉祥,也曾说过:“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
这样一位真实存在的传奇女将军,你粉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