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治病的中医,都去哪里了?我拿“鼻炎”为...

会治病的中医,都去哪里了?我拿“鼻炎”为例,给你答案

鼻炎,既然不能只盯着鼻子,那么‘散寒’、‘除湿’、‘通窍’,就可以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可以。

虽然说,‘散寒’、‘除湿’、‘通窍’,确实是鼻炎的思路,但是实际上,太多太多的鼻炎病人,在用了这个思路之后,依旧延绵不绝上十年。

这是为什么?

因为两个字——“本质”,没有理解和找到鼻炎的“本质”所在。

那么这个本质是什么?

在我的眼里,这个就需要根据,每一个病人的实际情况而定,因为每一个人,他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有共性,但是更多的是个性。

先看一个病人,他鼻炎,常年鼻塞,嗅觉基本丧失,打喷嚏的时候就头痛。

他虽然鼻塞,但是没有清鼻涕流出来,而且口干咽燥、大便偏干,舌苔呈现淡黄色,说明她体内有热。

口咽干燥,说明肺胃有热,舌淡黄,说明热邪上蒸。大便干,说明肺胃有热,下及大肠,导致大肠津亏。

换句话就是说,他这个过敏性鼻炎,是肺胃之热,上熏鼻窍的结果,得用:

辛夷,防风,杏仁,桑白皮,连翘,栀子,赤芍,竹叶,枳壳,通草,白芷。

再看另一个病人,他是萎缩性鼻炎,鼻子很干,而且鼻气很臭,鼻气臭秽熏人,还有脓血,过去三年来,擤出脓血痂皮不断。

这个病人,就不能像上个病人那样去“下火”了。

虽然鼻腔干,肌膜萎缩,有脓血,得清热。但是这个病人头晕,精神不振,舌淡,脉细,常觉乏力,便溏,胃口欠佳。

这些都是脾虚的症候。脾虚,不能运化气血,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气血、精微无法上布于鼻腔,这就导致鼻腔干燥、肌膜的萎缩。

所以,得用:黄芪、山药,知母、沙参、玉竹、当归,升麻、桔梗、白芷、甘草。

当然了,还有个病人,因为在秋天淋了一场雨,然后就出现了鼻子发痒,喷嚏连连的现象,鼻涕像清水一样流出来。

经过抗感冒治疗后,好了,但是,从那以后,每年的9到10月份,他只要一感风寒,立刻就复发,打喷嚏,流鼻涕,鼻子痒,鼻塞。

这个病人的治法,又和上面两个不一样了,因为他是“外寒内饮”,7年前一场大雨,让他始终未曾痊愈。

这说明他脾肺不足,卫气虚弱。后来,一到九十月份天亮的时候就犯鼻炎,流清鼻涕,这显然是外寒,引动了他的内饮。

所以,得用:麻黄、桂枝、干姜、制半夏、苍耳子、辛夷、徐长卿、乌梅,细辛,五味子,白芍,荆芥,防风,炙甘草。

总之啊,我只是想说,鼻炎只是一个表象,不单单是‘散寒’、‘除湿’、‘通窍’那么简单,也不仅仅是补益了‘肺脾肾’就可以了,很多细节,在鼻子里面的症状,对比下,它们不显眼,很容易被人为地忽略。

但是,中医审证,绝对是要整体看、全面看,不能顾头不顾腚,主观臆断,否则,就辩证错误。

所以,在看病的时候,要善于抓住每一个细微的东西,或许,它就是帮助你抓到‘本质’的那个救命稻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