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领导办公室,都喜欢挂一张世界地图?

在时间的汪洋中,我们人类的所有记忆,都在一张名为“世界”的淡蓝色地图上徐徐展开。
人类对地图的痴迷,和文化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
“霍比特人”三部曲+“指环王”三部曲的故事“原点”,就是这张孤山藏宝图
图片来源:电影《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
中文里,我们更常说“版图”,“版”是户籍,“图”才是地图,连在一起,意思就是在权力支配下的土地地图。

地图,也就被看作描绘了国家支配空间的说明书,是财富、权利和荣耀的象征。所以,颇得领导们的喜爱。
今天的故事,就与曾经缔造了中国航海巅峰的郑和航海地图有关。
据说,郑和的航海图,得自于数千年前神秘的古埃及,尔后又在中国的典籍中离奇地销声匿迹,之后的中国开始逐步与世界脱钩,丧失掉了参与绘制世界地图进程的主动权。
以亚历山大港为中心的
托勒密世界地图
郑和用的那张航海地图的名字,就叫做——托勒密世界地图
这张“托勒密世界地图”是15世纪的修复版本。
图片来源:那不勒斯国家图书馆。
托勒密世界地图,几乎影响了它诞生以来2000多年的人类历史。不仅仅是郑和用它来七下西洋,紧随其后的哥伦布,也是由于这张地图的“错误指示”,才发现了新大陆,开启了我们今天的全球化时代。
话说,当年,哥伦布是听了马可·波罗的忽悠,才想着拿它去中国和日本的。我们先看看波罗先生在《马可·波罗行纪》中是怎么添油加醋的吧:
秦海(秦来源于秦朝,意思就是中国的海洋),是一个和印度洋同样广阔的海洋,秦海中有7448 座岛屿,其中最大的就是日本岛。这个国家遍地都是黄金,每个人都拥有庞大的黄金储备。这个国王的宫殿,完全是由纯金打造的。宫殿内的无数房间、地面上也都铺满了两个手指那么厚的金砖。
日本,居然成了一个纯金的岛屿。估计看完这些描述,整个东亚人民现在都是:
但在当时,穷怕了的欧洲人还就真信了。哥伦布更是信心满满,因为在当时,他自认为手中有了全世界最靠谱的地图——托勒密世界地图,靠谱得你简直无法反驳。
你看,这张地图,上面有经纬网,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它突破了宗教观念的束缚,表现出地球是个圆的,是不是很科学?
还有,你看,地图的最右边,是中国和日本,左边是我们欧洲,既然地球是个圆的,那我把地图一对折,怎么着?我们欧洲和中日两国就接起来啦!
就像这样,对折起来。
哇!那我从欧洲往西走的话,那中国和日本不就近在咫尺了吗!别说,错误的信息,加上错误的地图,还真起到了“负负得正”的效果。就这样,哥伦布“如愿以偿”地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理论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哥伦布其实是被这份地图的制作者克罗狄斯·托勒密给误导了。
克罗狄斯·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地心说”的集大成者,生于埃及,父母都是希腊人。公元127年, 年轻的托勒密被送到亚历山大去求学。
怎么说呢,虽然这张绘制于2000多年前的地图被称为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幅世界地图,但是从现代的视角来看,他所描绘的“世界地图”只包括了古埃及最大商业都市亚历山大及其周围的贸易空间。
更直观化的托勒密世界地图。
图片来源:The Atlas of Ancient and Classical Geography by Samuel Butler,出版年:1907.
也就是说,除了当时阿拉伯半岛南部与叙利亚因为和埃及之间的乳香贸易非常兴盛,所以轮廓描绘的轮廓非常准确,半岛周围的红海、亚丁湾、波斯湾虽然描绘得有点走形,但也还算准确之外,其他的所谓“世界”,不得不说,画得就有点凑合了。
比如说,印度,在这张图上,你几乎找不到它,但实际上,托勒密爷爷是画了的,只不过它不是伸出来的小甜筒形状。更夸张的是斯里兰卡,本来如一颗泪珠般秀气的它被描绘为异常巨大的岛屿。
托勒密世界地图上的印度和斯里兰卡,以及现实世界中的印度和斯里兰卡。
图片截自:那不勒斯国家图书馆15世纪版托勒密世界地图
据说这主要是因为古罗马商人从来没有到过斯里兰卡岛,都是在印度港口购买转运而来的丰富的斯里兰卡商品,心想:这应该是个物产富饶的大国吧,我就给你在地图上往大了整吧。
而有太平洋和东亚各国的形象准确地出现在世界地图上,则要等到1524年。
但瑕不掩瑜,托勒密使用相同间隔的经线和纬线以俯瞰的视角描绘出西起摩洛哥、东至中国的广阔区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客观和准确地表现出了陆地和海洋之间位置关系,光凭这一点,就足以傲视群图。
除此之外,托勒密还有一个非常伟大的地方就是,他基本掌握到了陆地与海洋的整体形状。
在后世纪念托勒密的肖像画中,托爷爷都会骄傲地举起这个象征着自己学术成就的全球。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古代的天文学、地理学以及国际商业都市亚历山大港积累的海图和地图,都被托勒密完美结合在一起。可以说,这是世界上第一幅以上帝视角创作出来的世界地图。
托勒密在他的代表作《地理学》的开头指出,创作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俯瞰人类居住的“全部”世界。托勒密的地理学,就是将整个地球(geo)相关的信息图像(graphic)化的学问。
托勒密世界地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标准的世界地图,对欧洲乃至亚洲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自从五千年前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一直过了三千年,才首次出现了这张能够帮助人类在未知的海洋中航行的世界地图。
虽然对哥伦布形成了误导,但也不得不承认,这种误导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走进郑和的世界地图
有时候,历史远比小说情节更加跌宕起伏。本来,离搞懂整个地球只差一步之遥的古希腊罗马,却随着罗马帝国的东西分裂而迅速衰落。
托勒密世界地图在欧洲失去了其曾经的价值,却被阿拉伯人视为珍宝。从唐玄宗时代开始一直到元代末期,由于中国一直坚持开放政策,由阿拉伯人规范和改良过的托勒密世界地图,也被带入了中国。
在元朝灭亡10 年之后的1378 年,从明朝《大明混一图》(混一是“ 世界”的意思)中,我们能够很明显地看出其受托勒密世界地图的影响。
在这张地图上不仅将大明朝按照传统的方法描绘得很大,还描绘了比实际更小的印度半岛、印度洋、阿拉伯半岛、波斯湾以及舌状的非洲大陆。
图片来源: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这个将传统的中国地图与伊斯兰的地理知识机械性地结合在一起的新类型的“世界地图”,就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对世界的崭新认识。
1405年,Judy命令回族宦官郑和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在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非洲东岸等地进行了六次航海(包括下一任皇帝时期总共进行了七次航海)。
在近代世界史上,像郑和这样率领如此庞大的舰队进行航海的壮举,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托勒密世界地图第一次对人类舰队的航海产生真正巨大影响。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后世都认为敌视宦官的明朝官员们将郑和舰队使用过的海图全部付之一炬。但实际上,在明朝末期,一个叫茅元仪的人编撰的《武备志》中,却十分偶然地混进了一张海图。
根据《武备志》复原出的郑和航海图,这是一本参考了2000 余部书籍而编写出来的兵法书。可能是舰队船员手中的海图幸免于难留存下来之后,被偶然地收集到了这本书中。
图片来源:《武备志》
根据参加过郑和远洋航行的船员所遗留下来的航海日志分析,我们可以断定这幅海图就是郑和舰队所使用的海图。
郑和舰队使用的海图,形状是一幅很长的书卷,描绘了从南京到波斯湾霍尔木兹港的漫长航线,其中包括河流的入海口与流域、岛屿、暗礁、沿岸的主要城市、港口、航线、指南针的方位、行程、距离等庞大的数据。
从中国沿岸到东南亚的海图是以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描绘的。印度洋海域则是对应伊斯兰的天文航海法以托勒密世界地图为基础描绘的海图。
郑和海图,将使用指南针的中国传统航海法的海域,和使用伊斯兰世界天文航海法的海域采用完全不同的绘图方法进行绘制,并且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可以说是郑和海图最为出色的地方。
但是,在郑和舰队的航行结束之后,明朝脱离了欧亚大陆的商圈,实行海禁政策,再次走上了内陆封闭的道路。
之前一直被放在扩张上的注意力被重新转向对内的建设,原本扩展至欧亚大陆范围的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明朝时期一下子变得萎靡不振。
利玛窦和《坤舆万国全图》
公元1500年前后,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将散落在地球上各个板块的不同国度,第一次连接在一起。人们开始热衷于征服海洋的探险,开始比以往更加重视地图。
地图就象征着对到达财富之地的控制,此时的欧洲诸国,地图开始被作为最高的国家机密,被各国君主们严防死守。
利玛窦像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100之后的1601年,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已经来中国传教十多年了,但一直没有办法打开他的传教之路。无奈之中,他决定铤而走险,献上西方世界的最高机密——地图,来买通大明朝的万历皇帝。
这就是《坤舆万国全图》,它以托勒密世界地图为基础,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多种投影法绘制而成。
《坤舆万国全图》的原版在中国早已遗失,这张地图是日本于1604年的翻刻版。

图片来源:日本东北大学附属图书馆狩野文库画像

而我国传统的制图方法,是建立在平面测量的基础之上,即计里画方,这种方法在小范围内可以达到一定的精度,但由于误差会累计叠加,而对绘制大范围的全国地图或世界地图就不够精确了。
利玛窦带来了标有经纬网格的世界地图及其绘制方法,极大提高了地图的精确程度。
在明朝,我国天文学者已经能够通过观星的方法测定纬度,但经度却一直测不准。因为经度要有准确的时间计量才能换算出来,利玛窦带来了自鸣钟,极大地提高了时间计量精度。
在利玛窦的主持下,《坤舆万国全图》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测量最精确、信息含量最大的地图之一。
从这张地图中我们可以发现,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之后的两百年中,西方人几乎弄清了整个地球的具体情况。但讽刺的是,当利玛窦把《坤舆万国全图》,以及帮助中国天文学家确定经度的自鸣钟献给万历皇帝之后,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
他最重要的工作,却已经变成了为皇帝修理那些来自欧洲的玩具——自鸣钟。再精确的地图,也终究没能挽留住帝国闭关锁国的决心。
《坤舆万国全图》被视为世界留给中国的最后一次机会,但却被皇帝拒绝了。
在此之后,中国人的世界地图也归于传统,本来中国人本来有机会亲自将由古希腊地理学家主导的托勒密世界地图中缺失的东亚和东南亚部分亲自补全,却最终放弃了主动权。
又过了两百年,当1840年英国敲开中国国门之时,道光帝抛出了一个惊天之问:
英吉利,在哪嘎达?
而答案,其实利玛窦早就已经给出了。
哥伦布为了找到亚洲
可以说操碎了心
但还真应了那句话
海图在手
世界我有
中国自唐宋以来
海运贸易繁荣发展
尤其到了14世纪
中国在南海地区
已经占有绝对的商业和政治地位
谁掌握了海洋
谁就掌控了世界
-End-
编辑:楚旂
2020.1.1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