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明确一下春秋与战国的时间范围。春秋时代,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史称“春秋时期”。
我们再看看东周的时间范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我们看时间段就会发现东周的结束是在所谓的“战国时期”。标志性的事件就是“秦国灭周”。也就是说所谓的春秋与战国,其实是在东周的时期内又做了进一步的划分,正如朝代歌里说的,“夏商与西周 (指夏朝、商朝、西周) ,东周分两段 (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 )”。
王权的衰落
我们先讲一下西周怎么就变成了东周,这期间发生什么事儿了呢?我从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幽王烽火戏诸侯”讲起。故事的大意就是说:西周的末代君王周幽王为了博美人褒姒小姐姐一笑,就想了个办法,把国家的军事情报网“烽火台”点着,骗诸侯们过来勤王救驾,结果诸侯们来了之后,告诉他们没什么事儿,就是开个玩笑,博我的美人一笑。这样来回折腾了几回之后,幽王从此便失信于诸侯,当边关真的告急之时(叛乱的诸侯和犬戎打来了),他点燃烽火却再也没人赶来救他了。后来被攻破都城将其杀死,西周灭完。
故事讲完了,但我还要给大家把这个故事进行补充一下:第一、褒姒并不是周幽王的皇后,而只是一个宠妃。周幽王的正宫王后叫“申后”,还给他生了个儿子,叫姬宜臼,并且立为了王太子,申后的父亲为申候,他被称为“申候”,说明他是一个侯爵,他是申国的国君,申国大概今河南南阳一代(周代的爵位除了王之外,分为公候伯子男,也就是说除了老周家继承王室血统的直系亲属外,其他旁系亲属、建国时候分封的有功大臣以及商朝的贵族后裔,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功劳大小,分成了公候伯子男等五级,而且这些爵位是可以传递给自己的亲属的,一般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后世给了这些人一个统一的名称“诸侯”,周幽王所谓的“戏诸侯”就是戏的这帮人)。而且能跟周王室联姻,说明申国在这时候也算是诸侯国里有一定实力的,这里插一嘴,古代王室联姻非常看重门第,王室是不会选择平民子女的,他们只会在有实力的诸侯里找,既可以完成婚姻大事,还可以建立政治上的盟友。
本来故事到这里也平安无事,但是好死不死,周幽王后来又娶了褒姒小姐姐,本来嘛,古代君王有个三妻四妾也没啥,但可能是我们的这个褒姒小姐姐用现代化来说就叫“冷面美人”,可能这样的女人对男人有更大的杀伤力吧,把这个周幽王就迷得五迷三道的,再加上给他生了个儿子,周幽王对这个褒姒是越看越喜欢,既然这么喜欢你,那就要逗你开心啊,不惜丧失国家信用,用“烽火戏诸侯”这种事来博美人一笑,后来又觉得做二房不够,得做正房太太啊,于是就动了废后的心思,偏偏我们的周幽王还是一个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的人,就在公元前774年,把王后给废了,立褒姒为后,并把褒姒的儿子为太子。申后和王太子宜臼一看大事不好,万一大王哪天看我们娘儿俩碍眼,没准还要杀我们,于是这娘俩一溜烟逃回了申国。俗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周幽王一看这娘俩跑了,他不反思自己的不对,再加上奸臣的挑拨离间,还来劲了,跑到申国要人,申国不给,周幽王就威胁不给小心我揍你。申候一看,哎呦我去,臭小子给脸不要脸,我还没找你算账呢,你还威胁我,申候一盘算自己的实力觉得可能打不过,于是联合旁边的缯国和西边的犬戎(位于周朝西北方向的一支蛮族)夹击周幽王,叛军攻入周朝首都镐京,抢劫了一把,并把周幽王杀死,申候虽然联合犬戎灭了西周,但是也引狼入室,犬戎在镐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晋、郑、卫、秦等诸侯看不下去了,联合起来又将犬戎军队赶出京城,共同拥立申候的外甥姬宜臼为平王,并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
制度的奔溃
上面我们只是讲了一个故事的大概,下面我们对这个故事进行一个基本的分析。我们知道西周(前1046—前771)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国家,秦国之后的朝代准确讲应该叫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国家。我们熟知的《封神榜》就是讲述西周立国的过程,在武王伐纣推翻商朝之后面临这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如何统治这个国家。周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治制度叫“分封制”,就是把自己的本家兄弟们、有功的大臣(比如,姜子牙就被分到齐国,就是现在山东那一带)、商朝皇室后裔们分封到全国各地(商朝皇族后裔封国的周边都是周王室最亲近亲属的封国,用来监视他们,防止其叛乱)。这些分国我们称之为“诸侯”,诸侯再把自己的亲属、亲信分封到自己分国的各地,我们称之为“士大夫”。这些分国主要履行以下义务:1.听周王的话,2.为周王守卫疆土,3.周王遇到战事要跟随周天子出兵作战,4.定期朝觐周王并给周天子带一些地方的土特产。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分国的领土上基本上都是这些诸侯自己说了算,除了履行上述义务,剩下的想干啥干啥。
说完了周朝的政治制度,我们再说说他的经济制度“井田制”(如下图),周王把这些亲戚和功臣分到各地之后,周王也给自己留了一块儿地方叫“京畿”,周王把“京畿”上的土地分成一块一块给人民群众种,土地都被分成类似九宫格的形状,中间那块公田的产出归周王,周边私田上的产出就归个人,但是土地的所有权是周王的,当然了周王是不会下地干活儿的,公田周边耕种那八家私田的人在种自己家地的时候顺便把中间的公田给种了(怎么种?谁耕地?谁施肥?谁灌溉?何时耕?何时施?何时灌?周王不管,你们八家自己商量),秋收的时候还得收割回来交给周王的管家。
周王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靠“京畿”上的收入和各地诸侯进贡的土特产。其他诸侯以及诸侯国内的士大夫也是以此类推把自己土地上可以耕种的地分给他们的人民,他们是贵族阶级,是不干这些农活儿的。有人可能会问了,怎么不收税呢。这里我补充一句,收税其实是一项成本很高的技术手段,需要周王养很多能读书识字的人吧、需要记录工具纸和笔吧、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吧、需要给这些收税的人发工资吧、需要耕种私田的人积极配合工作实事求是地报自己今年的真实收成吧等等,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在那会儿就搞出这一套东西。说白了,周朝之所以选择“井田制”,是因为它最符合那个时代的经济情况。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套制度越来越玩儿不转了。我们先说“分封制”。我们知道亲戚之间如果隔两辈基本就不怎么亲了,拿直系亲属来讲就是你和你爷爷的爸爸,孙子的儿子关系就比较淡,拿旁系来讲就是你儿子和你堂兄弟的儿子就不怎么亲了,西周从建国到东周将近300年,我们按20年隔一辈,也将近15辈了,那亲戚跟陌生人也没啥区别了。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西周末期,地方的诸侯与周王室的关系也越来越淡。
我们再谈谈“井田制”。我们知道人是善于学习的动物,而且人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将自己的经验传授与其他人。人们在耕种的过程中会慢慢积累经验,比如,发现铁器比青铜器更坚硬、用牛来拉犁可以让土地更松软从而增加产量、土地进行休耕、灌溉工具的发明等等。所以,无论是“京畿”上的人民还是诸侯国里的农民带着成熟的农业经验重新开垦新的土地,随着耕地面积和农业产量的大幅增长,使个体家庭逐渐脱离贵族阶层的束缚,个体家庭逐渐成为社会的一个小单元。与此同时,作为统治阶级的诸侯和士大夫也不傻,发现好多人都去开垦自己的土地,原来的井田也都荒废了,井田制为他们带来的收入越来越低,作为统治阶级的他们自然要想办法增加收入。所以,以鲁国为首的一批诸侯国开始“废井田,开阡陌”。就是把标志土地公有的阡陌去掉,废除土地公有,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人们开垦无主荒地,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但是以后无论公田还是私田都是按亩收税。
说了这么多,我们重新再回到“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其实很多学者也说“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个事儿有点扯,一看就是个虚构的故事。褒姒小姐姐看到来救驾的诸侯被耍的团团转就发笑,既然笑点这么低,幽王完全可以用别的方法啊,也不至于落得个国破家亡的局面。其实,我倒认戏诸侯这个事儿可能是当时或者后世的史官编的,幽王废后和废太子是西周灭亡的导火索,根本原因则是我们上述分析的,西周发展到周幽王那时,各个诸侯国都与周王室感情淡漠,再加上各个诸侯国都作为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可以采取一些制度创新,诸侯国的实力逐渐强大。举个例子,就像小时候跟着你混的二狗子慢慢长大了,而且人家比你聪明、比你有本事,长大后比你有钱。他要是个有心人,长大后见面还会尊称你一声大哥,大哥没钱的时候他还会拉你一把;他要是个没良心的人或者你俩有矛盾,轻则内心鄙视你、言语上讽刺你,要是有矛盾而且还是很深厚的矛盾,可不就是大嘴巴子削你。
故事中的幽王用烽火戏耍了诸侯几次之后诸侯就不来了,我觉得可以看成是诸侯们对周王室的爱答不理。史书上对周幽王的记载除了宠幸褒姒之外,还记载了一个事儿,就是宠幸一个奸臣虢石父,用“烽火戏诸侯”博褒姒一笑就是这个虢石父出的馊主意,除此之外,虢石父最大作用就是为幽王捞钱,剥削诸侯、剥削农民,搞的朝堂和民间怨声载道。这里我在插一嘴,历朝历代,但凡听说某某昏君任用奸臣搜刮民脂民膏,绝大多数情况是因为国家出现了财政危机,皇帝不得不启用一些“懂得理财”的大臣去做一些不太合规矩的事儿,因为不合规矩,所以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不屑于做这种事儿,最后上位的往往就是一些善于钻营的投机分子,这些人做起事来不讲规矩、不讲原则,只顾及主子是否高兴。而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本来就低,人民基本上都是刚能解决温饱,可创造的财富总量就那么些,皇帝的财富多了,民间可不就少了,更何况在给皇帝捞钱的时候,下面的官员也要分一杯羹,本来就处在温饱线的平民百姓经此折腾可不就活不下去了,剩下的就是农民起义、贵族收割,最终完成改朝换代。
如何构建新秩序——百家争鸣
读到这儿,很多读者可能会说,文章的题目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你说了这么多废话还没有切入正题呢。别着急,前面做了这么多铺垫就是为了要讲清楚“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切入主题:
西周经过周幽王这么一折腾,都城被毁,周王室颜面扫地,虽然幽王的儿子姬宜臼在外公和一帮诸侯簇拥下,从镐京(今西安市)迁到了洛邑(就是现在的洛阳)。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那是对于后来的皇帝说的,周朝的分封制可不认这一套,周朝玩的那一套就像西欧的封建制,“我的分臣的分臣不是我的分臣”。所以,东迁后的周平王只得到洛邑一块儿很小的领土,完全没法与其他诸侯国同日而语,大家只是表面上对你客客气气,背地里是什么态度只有天知道了。
而且原来分封下的诸侯只是占据一小块儿地方,其它地方都分给自己的士大夫、士大夫有分给各自领地上的人民,在生产力底下和土地公有的情况下,诸侯与诸侯之间的领地不接壤。但是,随着私人土地的不断开拓,诸侯之间的领地逐渐接壤,在私有土地开垦的过程中面临着利益纠纷,人们的领地意识逐渐形成,各个诸侯国内的人民对周王完全没有概念,造成“不知有周王,只知有领主”的局面。所以,诸侯与诸侯之间因为领地发生纠纷的时候就会动员各自国内的人民参军作战,战场上的仇杀加剧了身份意识的强化,大家越来越强化小共同体的意识。于是出现了我是郑国人,你是齐国人的观念,而没有人说我是周朝人(除了孔子)。
西周的时候,周王共分封了800多个诸侯王,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国经营的比较好,开始发展壮大(比如齐国);有的经营的比较差,领土逐渐缩小(比如郑国、宋国);有的原来很小,还不被承认,但经营的非常好,最终成长为超级大国(比如楚国)。历史进入到春秋时期,全国各地大概有诸侯国140多个,但是比较大的诸侯国数量逐渐增加,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诸侯之间有时也会发生一些矛盾,但西周时期的周王会出面进行调停,对一些大的诸侯国会进行打压,对一些小的诸侯国也会进行扶持,大家对周王的决定也都不敢违抗。但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权威尽失、威严扫地,而且没有经济来源。面对诸侯之间的互相攻伐和兼并,周王不再能够承担起这个责任,经常还需要请求一些大的诸侯国出面调停(后来的孟子批评说“春秋无义战”)。于是出现了我们历史书上所写的“春秋五霸”,这里的“霸”意思是诸侯之长,春秋五霸的主要作用可不是称王称霸,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代替周天子调停各诸侯之间的矛盾。
面对周王权威的丧失,霸主之间的换来换去,诸侯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一些诸侯国内的贵族子弟们就开始思考两个问题:“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有些人想帮助自己的国家变法图强,并且得到了统治者的重用,就留在本国搞变法(比如,魏国的李悝);有些人的变法主张在本国得不到重视,就跑到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主张(比如,魏国的吴起跑到楚国当宰相主持变法);有些人自己国家被灭,就向新的主子提出自己的主张(比如,郑国的申不害,他在郑国被韩国灭国后受到韩国国君的重用);有些人自己就是王国的后裔,在国家被灭亡后跑到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比如,卫国的商鞅,他作为卫国王室的后裔先是跑到魏国,后来得不到重用后又跑到秦国搞变法)。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主要就是在思考“政治秩序如何构建”。
不过说的是诸子百家,其实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不过几十家而已,而且发展成学派的只有12家。分别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其他诸子的学说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也是那个时候所有古人智慧的结晶,只是他们的学说对现实的指导作用比较小,被历史所淘汰。
从这12家学派,我们可以看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兵家、杂家这七家主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新的政治秩序如何建立”。当然在随着战争的推荐,在治疗伤员的过程中,人们也在总结经验,这就是“医家”(扁鹊的《内径》,著名的《黄帝内经》);为了提高后勤保障,国家也会鼓励人们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些农业经验被一些农官进行整理汇编,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文人思考国家制度与土地的关系,这些人的学说形成了“农家”;有些人喜欢谈论一些宇宙、人生、名实这些形而上的、抽象的东西,他们的学说就构成了道家、阴阳家、名家;还有些搜集一些民间的传闻整理成册,形成了“小说家”(我们小时候学的成语故事或者寓言故事:拔苗助长、守株待兔、郑人买履、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等)。
外儒内法
关于“政治秩序如何构建”这个话题,我简单介绍一下儒家和法家。
儒家有三个代表人物: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
面对礼崩乐坏的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主张回到过去,要恢复“周礼”实行“仁政”,孔子为了证明恢复“周礼”可以解决纷争,亲自撰写《春秋》,对他认为不符合周礼的一些行为进行点评,并发展出一整套学说,被他的弟子们进行了整理,写成了一本书《论语》,不过历史并没有按照孔子他老人家的意愿往前走,而是按照他的反方向进行,毕竟孔子的那套学说按我们现在的话说,就叫“开历史倒车”。
继承孔子学说的是孟子,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所以,学成后的孟子以孔子的继任者自居。他把孔子“仁”的主张发扬光大,并加入了自己的主张“义”之后,提出了“仁义”的学说。他也学孔子招收弟子、周游列国向各个诸侯国宣传他的“仁义”之说(中学课本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孟子见某某王,并与某某王辩论),但他那套“开历史倒车”的主张比孔子还要理想化,导致诸侯们对孟子只是热情地接待、然后礼貌地送走,对于他的思想诸侯们并没有采纳。所以,晚年后的孟子心灰意冷,与自己的弟子们在家著书立说。
荀子对其他各家的学说都看不上,但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并且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但是他对孔子的学说采取的是继承与批判的态度,就像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那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荀子也一样,他批判孔子的天命观、道德观,主张天人分离,他认为上天也是有规律的,而且人是可以把握这个规律的,借用小哪吒那句话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与此同时,他也批判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天生就是恶的,所以需要后天的教化,而且荀子认为人人都可以通过道德的修习成为圣人和君子,这一点又与孔子的观点殊途同归。
讲完儒家的三个代表人物思想后,我们稍作总结:孔子讲“仁”,孟子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并柔和自己的学说提出“仁义”。但荀子批评孟子的思想是“异端邪说”,认为自己才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但是他对孔子的学说是继承加批判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和“法”。荀子的这套政治主张其实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礼”既可以作为一种政治的观念,对君王、百官和黎民百姓进行道德教化,同时制定社会的软规则;“法”可以作为政治的工具,对整个社会制定法律法规进行宏观的管理,也可以对君王、百官、黎民百姓进行硬性约束,使所有养成一种按规矩办事的行为准则。所以,荀子的治国之道可以看成是“礼”与“法”并举。
说完了儒家,我在简单谈谈法家。
法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春秋时期的管仲,战国时期的商鞅和韩非子。
管仲作为代表人物,主要是因为管仲作为法家的先驱人物有开创之功,管仲的时代还谈不上学说,主要是管仲在齐国搞的一套富国强兵的实验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帮助齐桓公完成了霸业,齐国的统治者在稷门开办了一家官办学校(史称“稷下学宫”),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总结管仲的方法形成所谓的“管仲学派”。
商鞅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因为他的变法,使落后的秦国一举成为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也还是延续的商鞅的那一套老办法。不过商鞅的这一套思想并不是他的原创,而是在学习了魏国李悝和吴起的思想之后,在魏国得不到重用,跑到秦国,根据秦国的实际情况搞变法,就是后来的“商鞅变法”。
韩非子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集法家前人的学说于一体,将商鞅的“法”(国家整体的法制建设)、慎到的“势”(如何树立国家的权威)和申不害的“术”(君主的统治之道)集合在一起,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不过值得注意的两点是:一是韩非子对《道德经》很有研究,与庄子一起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二是韩非子是我们上面提到的荀子的学生,荀子的另外一个学生是后来秦国的丞相李斯。也就是说,韩非子的思想是集道、儒、法于一体的,但是以法家的学说为主体。
从后来的历史来看,无疑法家的学说最具有实践性和时效性,战国时期的各国几乎都采用法家的学说来治理国家。但法家的思想在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但是作为统一之后的大帝国,法家的学说有点干巴巴的,缺乏弹性与活力,这就需要其他学说来进行补充。其实我们从汉朝前中期采取的统治之道就可以看出来,汉初推翻秦朝之后,认为秦朝的暴政是导致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秦国暴政的实施就是源自法家思想。因此,汉初政府主要采取的是黄老学说,采取宽松的政策,与民休息。由于刘邦在立国之初,为了国家的稳定,分封了很多同姓王,并给与类似诸侯国的待遇,到了汉景帝时期,这些同姓王实力增强起来对抗中央,爆发“七国之乱”,虽然战乱很快平息,但是同姓王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直到汉武帝上台后采取“推恩令”(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不能由长子独自继承,而应该所有儿子都分一份),利用时间这把刀消灭诸侯王。与此同时,汉武帝也在反思一件事儿,“管的太严不行,太松了也不行”,中央的权威必须用一套思想确立起来,最终汉武帝发现诸子百家中,只有儒家思想能够符合条件。于是,采纳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所谓的罢黜百家并不是不用百家的思想,而是确立了儒家才是百家之长)。用儒家思想强化皇权的正统性,用法家思想治理朝政、管理百官、约束平民。这套“外儒内法”的统治之术一直延续了2000年,直到清末民初时期,面对列强环伺、军阀混战的局面,中国的仁人士大夫们重新思考中国的未来将何去何从,由此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百家争鸣的局面。
(全文完)
后记
关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我就分析到这儿。其实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过一个更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雅思贝尔斯在研究世界各个不同文明国家的时候发现,公元前500年前后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同时出现了人类文化的大发展现象,所以他把这一时期称之为“轴心时代”。“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可以算是这个命题的一个子问题。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在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波斯有琐罗亚斯德,在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在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后世的人类社会。
为什么轴心时代的不同文明会诞生这么多伟大的思想家呢?
我在此稍作总结,也算是对前文的一个小结与回答。我认为主要的原因不外乎这几个:文明的交流促进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导致经济基础发生变革,传统的政治制度不再适应现有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的奔溃导致统治者权威的丧失和精英阶层的反思,统治者权威的丧失和精英阶层的反思促使各个文明的文化发生大发展和大爆发,所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后涌现出几家重要学说,重新完成思想的统一。
来自: 昵称17794925 > 《待分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