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善:纪峰与曹雪芹像的情缘

纪峰与曹雪芹像的情缘

文/张庆善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

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

纪峰是当下很有影响、很有实力的雕塑家,他创作的名人雕塑、佛道造像、生肖动物雕塑都很有名。他为那么多文化名人和英雄人物塑像,深得人物神韵,受到人们的赞誉。而对许多喜欢《红楼梦》、研究《红楼梦》的人来讲,大家对他的曹雪芹塑像更为熟悉、更为赞赏。我曾经说过,如今全国许多地方都有曹雪芹纪念馆、《红楼梦》展览馆等机构,建了不少曹雪芹塑像,但很难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而纪峰创作的曹雪芹塑像是最好的,是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多年来,纪峰在曹雪芹塑像的创作上是下了不少工夫的,也取得很大的成就。尤其香山北京植物园内曹雪芹纪念馆内的曹雪芹塑像(胸像)与北京通州张家湾的曹雪芹塑像(全身像),堪称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可以传世的。

北京植物园内曹雪芹纪念馆的曹雪芹塑像,是纪峰1993年的作品。1996年5月17日至2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红楼梦》文化艺术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展出,纪峰创作的这座曹雪芹雕像第一次正式展出,就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肯定。1997年9月12日至10月11日,该展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中山画廊继续举行,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逾10万人次前去参观,而纪峰的这座曹雪芹塑像是吸引人们驻足和拍照最多的地方。纪峰对这件作品是非常满意的。他曾回忆说:“1993年,我创作了一件曹雪芹胸像,在创作时几易其稿。记得有次深夜在塑作泥稿时,我梦幻般地到了另一个世界,满大街都是过去的繁华,每个人都留着大辫子,忽然遇到了曹雪芹先生。他神情严肃,双眉紧锁,满脸悲愁,穿着粗布衣服,似乎欲言又止,然后又转身而去……醒来后,我一口气塑成了曹雪芹胸像。冯其庸老师看后说,塑出了曹雪芹的文人气质。这件雕像至今还陈列在北京香山曹雪芹纪念馆。二十多年来,所有见过这件雕像的人们都给予了充分肯定。”确实这样。这座曹雪芹塑像的成功,就在于纪峰紧紧扣住人物的神态,通过人物的眼神和表情,凸显伟大作家曹雪芹的神韵。曹雪芹像是在思考,在观察,神情有些悲伤,是一位栩栩如生的思想者形象。

纪峰创作的北京香山曹雪芹纪念馆曹雪芹铜像

说起来十分有趣,当年纪峰无意中在香山曹雪芹纪念馆看到他的作品,就想借出来在展览中用一下。这一要求却被拒绝了,因为人家根本不知道这座曹雪芹塑像是他创作的作品,后来因为底座上有“雪崖”两个字(纪峰笔名),才知道他是塑像作者,才同意他的借展要求。纪峰曾问我,他的曹雪芹塑像怎么到了北京曹雪芹纪念馆?我记得《红楼梦》文化艺术展结束,作品台湾回来后一时没有合适的地方存放,正好香山曹雪芹纪念馆需要一些展品,而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中国红楼梦学会与北京植物园的关系非常好,为了支持曹雪芹纪念馆的展陈,就把研究院收藏的部分展品放到了曹雪芹纪念馆。其中就有这座曹雪芹塑,还有许家立先生的一座20多平米的大观园模型。最后就把这些展品赠送给了曹雪芹纪念馆。

另一件值得重点说明的是矗立在通州张家湾镇的那座曹雪芹塑像。2015年8月25日,这座曹雪芹塑像落成,高4.5米,宽5米,地方离曹雪芹的墓地不远。这座铜像能成功地立起来,是与冯其庸先生的指导和鼓励分不开的。纪峰经过十余次创作而完成。这座曹雪芹塑像与香山曹雪芹纪念馆里的那座塑像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这个时候的纪峰无论是雕塑技艺,还是对曹雪芹、《红楼梦》的认识和理解都更为成熟、深刻。这座高大的曹雪芹塑像,坐西向东,目光投向东南方,遥望大运河那头的南京,人物似乎在回忆着那留在他记忆中的繁华兴盛的江南曹家的生活,深刻思考一个贵族大家庭的衰落和年轻女儿们的爱情悲剧、婚姻悲剧、生活悲剧、人生悲剧,倾诉着他对人生的感悟,对真善美的追求。

纪峰创作的北京通州张家湾曹雪芹铜像

纪峰的这两座曹雪芹塑像矗立在北京一东一西,具有有特别意义。京西的西山脚下曾是曹雪芹最后十年生活的地方;而京东的通州古镇张家湾则是曹家祖坟所在地。曹雪芹祖上曾在张家湾开当铺一处、典地六百亩,是几代曹家人落叶归根的地方,曹雪芹最后也病逝在张家湾。所以纪峰在这两处为曹雪芹塑像,意义非同寻常。

纪峰雕塑的曹雪芹塑像,为什么能“立”得住,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就是在于他的雕塑“最像”曹雪芹。纪峰一直追求中国传统造像艺术精神,主张以神主形,以形写神,即注重所谓在“形”的层面上的“像”,精心刻画人物含蓄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的神态风貌,突显精神气质与风度,这在他的文化名人塑像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的人物肖像的“像”,不仅仅在于外在的形“像”,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形神兼备”,而是突出一种“神韵”,即特别注重外形的“像”中透露出一种非同寻常的气质和特征,因此他的“像”内涵丰富,韵味无穷。

塑造当下的文化名人和英雄劳模,人物的“形”首先要“像”,因此纪峰在雕塑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尽力熟悉他要塑造的人物,甚至是近距离接触,多方面了解观察。即使他没有条件直接接触雕塑的对象,也可以通过照片、他人介绍、文字资料,来进一步了解雕塑的人物。可作为历史人物的曹雪芹形象,谁也没见过,也没有照片、画像留下,那怎么办?只有靠文献记载,靠《红楼梦》小说,靠对曹雪芹人生阅历和思想的深入研究。在冯其庸先生的指导下,纪峰靠自己的“学术性”创作方法,也就是在创作每件作品前先研究再创作的方法,很好地完成了曹雪芹像的创作。

纪峰曾说过:“曹雪芹先生的形象究竟是什么样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象。创作一个大家认可的曹雪芹塑像,谈何容易?冯其庸老师教导我说,只要从学术研究入手,认真地研究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思想,理解人物的不同命运,就能创作出接近曹雪芹精神、气质的形象。人物的结构形象虽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人物的精神气质”。所以,纪峰在曹雪芹塑像的创作中,阅读了不少有关研究《红楼梦》、研究曹雪芹的书,特别是冯其庸先生研究曹雪芹的著作。这是他“学术性”创作很重要的一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阅读和了解,使得他对曹雪芹、对《红楼梦》就有了感觉,似乎“认识”了曹雪芹。

曹雪芹什么样?谁也不知道。清人裕瑞在《枣窗闲笔》中对曹雪芹的“形象”有一点记载:“闻其前辈姻戚有与之交好者,其人身胖头广,面色黑,善谈吐,风雅游戏,触境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曹雪芹晚年移居西山以后认识的朋友张宜泉《伤芹溪居士》诗注中说:“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年未五旬而卒。”曹雪芹的好朋友敦诚有一首《佩刀质酒歌》,说有一天一大早,曹雪芹去槐园拜访朋友郭敏,郭敏还没有起床,而与敦诚不期而遇。曹雪芹当时酒渴如狂,等不及郭敏,就拉着敦诚到附近的酒馆里喝酒。由于两个人都没有带钱,敦诚就解下佩刀当酒喝,曹雪芹非常高兴,当场作长歌以谢敦诚。可惜的是曹雪芹的长歌我们见不着了,幸运的是敦诚的答谢歌词保留下来,这就是《佩刀质酒歌》,其中有句:“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敦敏有一首写曹雪芹的诗《题芹圃画石》,虽是为曹雪芹画的石头题诗,也与曹雪芹的形象、性格密切相关,诗云:“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馀奋扫入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还有曹雪芹去世后,敦诚写有《挽曹雪芹》,诗中云:“四十萧然太瘦生”。这些诗词虽然不同于曹雪芹的肖像描写,但也可以看出曹雪芹的形象和性格。

纪峰创作的曹雪芹像习作之一

但仅仅依靠这些描写,还是很难准确地知道曹雪芹具体什么形象,这就需要雕塑者的“悟性”和“创作”了,而这一切都建立在纪峰的“学术性”研究基础上。正如他自己所说:“穿越时空三百年,走进曹雪芹的精神世界,与他做心灵的交流、灵魂的碰撞,我不知不觉地转换自己与曹雪芹的角色,进入到我即是曹雪芹、曹雪芹即是我的世界之中。”

纪峰创作的曹雪芹像习作之二

作为韩美林、冯其庸两大家的弟子,纪峰是非常幸运的。而他的勤奋加天分,造就了今天的雕塑家纪峰。衷心感谢他为我们创作了伟大文学家曹雪芹的逼真塑像,祝贺他在艺术上取得更高成就。

END

纪峰,字雪崖,号冰庵,1973年生,安徽省界首市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北京曹雪芹学会会员。自1990始,师从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学习。同时师从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学习文史,书法等国学经典。深得二位恩师的言传身教。三十年来,主攻雕塑人物创作,先后为中外文化艺术界和社会各界英模人物创作雕像百余尊,代表作品有《启功铜像》《国学泰斗季羡林铜像》《饶宗颐铜像》《冯其庸像》《徐邦达铜像》《学者诗人叶嘉莹铜像》《国学大师姚奠中铜像》《艺术家韩美林铜像》等。出版有《纪峰雕塑札记》《纪峰雕塑集》等。

(0)

相关推荐

  • 李松龄‖寄语竹林【客都原创】

    寄语竹林 文/李松龄 多少回梦寻,我不曾料到读您是这般的难啊.不是因为我在南方,离你很远很远.不是因为你的时代已经过去,离我很远很远.而是您给了我一个悠悠长长.深深远远.影响我终生行为的寸断肝肠的故事 ...

  • 冯其庸:《红楼梦》最了不起的是什么?

    <红楼梦>的特点就是含蓄.不直说,有内涵,有隐喻.

  • 『雕塑头条』书讯丨《纪峰雕塑》《纪峰雕塑札记》

    ▲ · 关 于 纪 峰 · 纪峰,字雪崖,号冰庵,1973年生,安徽省界首市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安徽省阜阳市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红楼 ...

  • 北京曹雪芹纪念馆

    曹雪芹出生于清康熙年间,晚年居住在北京西山黄叶村,这里的风物人情触动了他的创作灵感,写下了千古佳作<红楼梦>. 曹雪芹纪念馆坐落在北京植物园内,是坐北朝南的三进院落,正对大门的影壁上面有一 ...

  • 张庆善谈大观园的兴衰:是美的毁灭,也是曹雪芹理想的毁灭

    上周六,我们邀请四位资深专家带读者重游大观园,重温红楼梦,其中,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先生深度讲解了大观园的兴衰,经张先生授权,我们特刊发张先生讲稿-- 一个"理想世界"的幻灭 ...

  • 红学讲堂|张庆善:冯其庸先生的红学贡献

    冯其庸先生是新时期红学第一人,他对新时期红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包括丰富的红学著述:主持了一系列奠基性学术工程,如<红楼梦>新校本.<红楼梦大辞典>.<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 ...

  • 张庆善:人民文学出版社与《红楼梦》

    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3月28日,马上就将七十岁了.社庆七十周年之际,我们决定辑录并邀请部分作家.评论家.学者.翻译家.编辑家等,撰写他们眼中的人民文学出版社,讲述他们的作品在人文社出版的种种 ...

  • 张庆善:人民文学出版社与《红楼梦》| 新刊

    人民文学出版社七十周年专栏 作者是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他对人文社的印象是:当年新书出版的时候,人们常常是排长队去买.人文社的书影响的不只是一代人,而是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红楼梦 ...

  • 张庆善谈枕边书

    张庆善,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 您作为中国红学会会长,是否读得最多的枕边书也是<红楼梦>? 张庆善:的确是这样,<红楼梦>是我读得最多的一本书,既是喜欢,也是研究需要,更因为< ...

  • 红学专家张庆善 结合杨慎泸州诗文故事解读《红楼梦》

    川南经济网讯(初旭)今(13)日下午,由中共泸州市委宣传部. 泸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联合主办的酒城讲坛开讲,主讲嘉宾张庆善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为题,结合杨慎在泸州的诗文故事,全 ...

  • 张庆善|《红学流派批评史》序

    <红学流派批评史>序 张庆善 摆在我面前的这部<红学流派批评史论>书稿,系作者赵建忠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结项的成果(项目编号:13B ...

  • 张庆辉:楼截奔来海 云横迤逦峰

    张庆辉  1970年生,重庆云阳人,定居云南昆明,<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曾任某都市报评论部主任,现自营传媒公司.爱诗词,好交游,性旷达. 摄影:刘盛松 辛丑夏露营和尚山遇雨 松下埋 ...

  • 「张庆东」|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张庆东简介] 张庆东,字巽风,祖籍山东临邑,辽宁抚顺生人,现居沈阳.斋号自乐居.巽风草堂.品读斋.双拾楼.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美术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