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聚仁故里 陈世旭
.
文明的香火
陈世旭
新民晚报夜光杯2021.11.1
.
曾经在鲁迅书信中看到“曹聚仁”这个名字。不久前在浙江旅行,当地朋友领到一处偏僻村庄,村名“聚仁村”,果然是曹聚仁故里。
聚仁村是三村合并后的新名,自然是借了曹聚仁的影响。然而在当地,更有名也更被纪念的是他父亲曹梦岐。
曹家祖籍金华洞井,明代迁居浦江刘源溪。山谷中的小村落,凋敝败坏,百姓谚曰:“刘源溪,直拢统,没个秀才种。”
曹家数百年间种田,梦岐先生是第一个读书人,凭聪慧与勤奋成一乡“通儒”。因无当地士籍,又无钱送礼,应试被赶出考场。负宗谱到原籍赶考,以第一名秀才压倒全场士子,震动四邻乡里。因为祖籍毕竟不在当地,只能算半个当地人,百姓遂改谚为“刘源溪,直拢统,半个秀才种”。
次年,曹梦岐上省应举未中,却开了眼界,接受维新观点,不再属意仕途,决心走育人救国之路,普及教育,开启民智。回乡后即着手办学:砍伐自家橘园作校基;奔走四方敦请高师;设计制作黑板、课桌椅,买教具……致方圆几十里农家子女第一次走进了学校。随着学生不断增加,又不断加盖楼堂,以致把给儿子结婚准备的新房作为学生宿舍和膳厅。
以校长之职兼教国文和历史,操理教学排课、学生品行学业考核、内外治安,乃至打早鼓、敲夜梆、上下课摇铃。与此同时,劳作农事,锄、镰、犁、耙皆是一把好手。以身教倡导学生绝不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无把尿勺”。除并重音乐、美术、手工外,每周有两个半天劳动课,作正课评分。亲自带领学生抬石打夯,砌堰垒堤,栽竹木,育果树,推广种糖熬糖技术……学校弟子课外能放牛、割草、砍柴、养蚕,农忙能插秧、割麦、耕田、车水。而全校历年的毕业升学率,是临近几所小学中最高的。
多少年后,有人将曹梦岐与在其之后25年创办师范的陶行知加以比较:曹梦岐是乡村生长,带泥土气息的陶行知;陶行知是漂洋过海,吃过洋面包的曹梦岐。二者着眼乡村文化,注重生活教育,知而后行,行而后知,知行合一,是完全一致的。
不仅如此,一介书生曹梦岐,还时常带领高年级学生毁烟馆、砸赌窑、搬菩萨、拆除“天地君亲师”牌位;鼓动禁赌、烟,禁杀耕牛、砍树苗;废跪拜、买卖婚姻、养奴蓄婢;劝男人剪辫、女子放脚、破除迷信、儿童读书……持之不懈,居然使当地烟赌销声,盗娼匿迹,狭路埋伏打算加害他的歹徒尖刀落地,跪地求恕,自此痛改前非,成了他的义务“保镖”。
几十年间,一个“烟赌地痞的世界”,逐渐被改变成一个“文化水准最高的乡村”(《曹聚仁与女儿的谈话》),周围几十里成为开良风新俗之先的一方水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曹梦岐已耗尽心血,年仅54岁英年早逝。一生计弟子三千,亲炙训悔者千余,许多人走出梅溪,走出浙江,以杰出成就获得巨大声誉。弥留之际,师生围立,高唱校歌,让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长在歌声中安然远去。
聚仁村山清水秀,梅溪在苍翠的青山中潺潺流过,历经四百年风雨的廊桥长卧其上,桥头数人方可合抱的古树依旧苍劲。村子最高处是一座独立的山峰:挂钟尖。峰顶有文昌阁,香烟缭绕,仿若一种暗示或隐喻。曹梦岐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像盛炽的香火,闪耀在一代代人的心头,依旧在远近传扬。
“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倾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爱因斯坦);“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托尔斯泰);“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做的事有一种爱”(歌德),所有这些大师应该都不知道遥远东方山谷中的这位耿介、执着、勤勉、对世界而言寂寂无闻的乡间教师,但他却足以当得起所有这些大师对奉献者、革新者、改造者的描述和肯定。
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不仅因为文明本身有其内在的延续性,还因为有着无数曹梦岐这样的使文明香火永不熄灭的传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