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第二期:大清相国
第二期说书来啦!这一期要说的书是今年早些时间读过的一部历史小说—王跃文的《大清相国》。这本书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再现了三百多年前的官场风云。
作者介绍:
王跃文,当代作家,现任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国画》、《梅次故事》、《朝夕之间》、《爱历元年》 、《西州月》、《大清相国》、《亡魂鸟》、《苍黄》;中篇小说《漫水》、 《无雪之冬》;以及散文随笔集《幽默的代价》 ;访谈录作品《王跃文文学回忆录》、《无违》 等。主要作品是官场小说,写作风格比较翔实,擅长描写中层人物,注重人物内心细腻的刻画,可以说是当代官场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内容简介:
陈廷敬原名陈敬,二十一岁中进士,因同科进士中有两个陈敬,顺治皇帝给他赐名陈廷敬,从此声名鹊起士林。他从晋身官场之日起,就同后来权倾天下的明珠、索额图恩怨难断,又遭遇徐乾学、高士奇等康熙心腹的明争暗斗。君王如虎,同僚似狼。陈廷敬如履薄冰半辈子,慢慢悟透官场秘诀,终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说起陈廷敬,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但是提起山西阳城的“皇城相府”可能知道的人就太多了。其实,“皇城相府”就是陈廷敬在家乡的府第。“皇城相府”之所以有如此的规模,是因为陈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在明清两朝,陈氏家族一共出现了四十一位贡生、十九位举人,并有九人高中进士、六人入仕翰林。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有“房姚比就韵,李杜并诗豪”的评价,而乾隆皇帝也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对陈廷敬及陈氏家族予以褒奖。
陈廷敬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陈廷敬13岁时候便以“童子第一”入潞安学堂。顺治十四年,即公元1657年,又赴并州,即今日太原,会试得中举人。到了顺治十五年,20岁的陈敬参加科举高中进士及第,因为同科有两个名叫陈敬的进士,顺治皇帝便为阳城的陈敬赐名为陈廷敬,这便是陈廷敬后来纵横官场五十年的起点。借着顺治皇帝的金口玉言,陈廷敬从此声名鹊起,在踏上大清官场那一刻起,便开始全面展示他的为人做官理政之道。五十年的官场生涯三起三落,在反对大户统筹之时被贬三年,而后起复,最终悟透等、稳、忍、狠、隐五字,七十多岁时被准予原品休致,回家颐养天年。
作者评价陈廷敬:
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
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
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
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简评:这本书是一本历史题材的小说,有演义的成分,书中流水线似的讲了陈廷敬一生中的几个重大事件,较为散乱,缺乏历史感。书中对于高士奇等人物的刻画描述都有戏剧性的成分,当然作为一篇讲述古人的小说还是可以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