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故事】之16、17:“凤凰堰”和“黄鹂与黄栗”
章杰/搜集整理
之16“凤凰堰”
由铧场直过女娲山,也即宝丰镇北面,就是宝丰大平坝的上坝。上坝的几千亩良田,生五谷,长庄稼,靠的是凤凰堰的灌溉。
很久很久以前,上坝的良田并没有水灌溉,念叨起来这个事儿啊,还是多亏了女娲娘娘。当年,女娲炼石补天时,炉火燃旺了以后,伏羲一个人收集五彩石,忙不赢手脚,看着看着供不上炉里冶炼了,总不能让炉火空空燃烧哇?天下的凤凰晓得这个消息,不用谁打招呼,都用嘴衔来了五彩石,径直朝炉火里投。
凤凰们一趟飞来一趟飞去地帮忙采石、投石,路途上累出了汗,投石时在炉前上又烤出了汗,累得凤凰们直到天补起,还汗流不止。女娲为了感谢凤凰们的大力帮助,就在宝丰山西紫竹林中,砍了些紫竹,做笙、箫、筑、笛,吹出优美的曲调,让凤凰们听,要凤凰们歇歇汗。
凤凰们见补天的大功告成,也就心安理得地排成长队听优美的曲调。凤凰队,一直排到上坝河垴上,当凤凰听完女娲第一回的笙箫演奏后,身上的汗落到了列队的地面上,形成了一道渠堰。从此,这渠堰就再没有干涸过。灌溉得千亩良田年年都是好收成。宝丰人怀念着凤凰,就把那条清凌凌的堰,叫作凤凰堰。
之17“黄鹂与黄栗”
宝丰镇北面,有一大片青山秀水的山乡,总地名叫作黄栗。说起讲究来,与黄鹂、黄栗都有因由。
当年,女娲娘娘为了感谢凤凰帮忙衔石投炉补天,举行了一场新做的笙、筑、笛、箫演奏晚会,让凤凰们听一支又一支优美的曲调。宝丰镇北面山乡的黄鹂们晓得这个好消息后,就轻轻飞来,尾随在凤凰队后面听便宜。
那个晚上,凤凰听着女娲的笙箫演奏,如醉如痴;黄鹂们虽然是前来听便宜,听得也很认真。不仅听懂了曲调,而且还记熟了每一支曲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歌唱着。
听着黄鹂们悦耳动听的歌曲,那里的男男女女的人都长了精神,耕地种田都成了一把把好手。为了感谢黄鹂的美妙歌唱,那里的人们就赶紧种出一坡坡一丛丛栗子,好让黄鹂们吃,以便黄鹂有劲儿地歌唱。那年秋天,人们等不及了要用栗子喂黄鹂,栗外毛刺壳初发黄时,就从树上打下来,砸开外边的毛刺壳,剥开黄栗仁喂黄鹂。哪晓得毛栗壳初黄的栗子,吃了胀劲大,把一只只黄鹂给胀死了。
这里的人很怀念黄鹂的美妙歌唱,就把地名叫黄鹂。后来,有人提议,要记住黄栗胀死黄鹂的教训,就把地名改称作黄栗,至今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