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彭子益手稿—十二经诸解

十二经气升降

脾经升胃经降,肝经升胆经降,大肠经升肺经降,小肠经升心经降,肾经升,膀胱经降,三焦经升心包经降。经者经过也,又经者管也。十二经之升降,中气之左旋右转为之本也。

十二经升降与主病之轻重

脾经自足走胸,胃经自头走足,肝经自足走胸,胆经自头走足,肾经自足走胸,膀胱经自头走足,大肠经自手走头,肺经自胸走手,小肠经自手走头,心经自胸走手,三焦经自手走头,心包经自胸走手。足经病重,手经病轻。(起止细目于铜人图考之)

十二经之体用

十二经气有体有用。阳主升,阳经之降者,阳体阴用也。阴主降,阴经之升者,阴体阳用也。阳经之升者,体用皆阳也。阴经之降者,体用皆阴也。阳体阴用者,以阴体阳用为配偶。阴体阳用者,以阳体阴用为配偶。体用皆阳者,以体用皆阴为配偶。体用皆阴者,以体用皆阳为配偶。故曰阴阳一气,升降如环也。

十二经称手足之解释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主升。手太阳小肠经,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足之三阳自头走足,主降。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手之三阴自胸走手,主降。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之三阴自足走胸,主升。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绝阴肝经。

称手足者,以经行之起止,分别升降之记号。升经降经,左右皆同。但升降的主干力,升经在左,降经在右,在右者无升的主干力,在左者无降的主干力。

(0)

相关推荐

  • 《十二经对应十二水》

    天人合一理论在人体经络学上的一个应用,就是借自然之现象来比喻人体,形象地把人体十二经脉与华夏大地上的十二条河流联系起来:也就是在中国古人眼里,人体的十二条经脉是与古代版图上的清.渭.海.湖.汝.渑.淮 ...

  • 疏通经络,焦虑、无名火、抱怨等「负面情绪」自然消失?!

    本  期  导  读 在<黄帝内经>中,十二经络各主一类情绪,负面情绪的产生会使经络中能量堵塞,经络中能量堵塞也会产生负面情绪.如果疏通了经络,负面情绪也会自然地消失.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 ...

  • 手臂上经络

    ​人体共有十二条经络,六条阴经,六条阳经,每条经络循经走向不同,所属的脏腑不同,治疗的病症也有很多,但经络的循环走向是有规律的.在手臂上有六条经络,分别是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大拇指上有肺经,中指有心包 ...

  • 整理彭子益手稿—阴阳之由来与中气之由来

    阴阳二字,不知者多笑为无根之说,殊不知阴阳是极真确的,极现成的.太阳东升,地面上就有阳气:太阳西降,地面上就有阴气.午前为阳盛之时,午后即为阴生之时.因午后则气降,气降即生阴也.子前为阴盛之时,子后即 ...

  • 整理彭子益手稿—中气旋转上下左右升降之图.

    该图为镜面图,看的时候把它对应到与你相对站立的人身上,则左右即可分明.头条排版不好调节,只好发个图片了.读阴阳之由来与中气之由来时,参见此图,比较形象易懂.

  • 整理彭子益手稿—荣卫分合

    荣者,疏泄发荣之气.卫者,收敛卫固之气.荣气秉于木火,卫气秉于金水.荣性上升其性热,卫性下降其性寒,此荣卫之分也.荣气疏泄,有卫气之收敛以交之.卫气收敛,有荣气之疏泄以交之.则荣气不见热,卫气不见寒. ...

  • 渊海子平 长生十二宫实战技法泄密

    在十二生旺库是以日干对照月.日.时三个地支,而作出其性格,以及运程之论,但是不取年支,由于年支,命限上属于幼年时期,主要代表1---15岁,这在前面已经讲过,这15年宫的岁月是其成长期.所以,不列入主 ...

  • 地支中从子到亥十二个字的本义是什么?

    古人创天干地支来表时,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十二地支中的每一个字都有时间意义,而且造字的本义也一定和时间有关.十二地支用以精确地表示一年四季中的月份及其节气,还可以精确地表示一日当中的十二时辰. &quo ...

  • 彭子益脉法三层次

    指法与脉位: 自来诊脉两手分,彭子脉法两手合. 三指斜下寸关尺,寸脉本位在浮部, 关脉本位在中部,尺脉本位在沉部. 每部皆有浮中沉,三部九候皮肉骨. 有意无意听脉气,合听分听察河图. 脉法第一层 诊脉 ...

  • 医家小传(彭子益,补充很多史料)

    医家小传 医锦先生整理 彭子益(1873-1949),云南大理鹤庆人,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白族医学家.子益乃其字,原名彭承祖,因其讳某,故以字行.时人评价其"才学过人,出言诙谐辛辣,孤傲不驯,识 ...

  • 圆满结束 创造历史——长江挎子前进拉萨十二

    本次长江挎子前进拉萨骑行活动,从7月13日香格里拉出发开始,到23日全部到达拉萨,全部30辆挎子完成所有1600公里的征程,所有车辆没有发生重大故障,把近50位挎友及坐边斗上的家属.朋友,顺利.安全地 ...

  • 彭子益号脉的方法,确实牛!

    医学全在线 彭子益号脉的方法: 還有好些省分診脈,病人伸手就診,都將掌心向上仰著,更無法診得明白.萬不可掌心向上,定要虎口向上,而且將掌向心微彎,則脈來流利,醫生仍能用指法去細細尋求,李瀕湖修正之四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