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梅氏家族谱系的建构与认同——家族、名人、官府及话语权的共同影响(下)
——家族、名人、官府及话语权的共同影响
石 巍
摘要:宣城梅氏是江南文化昌盛的世家大族,有宛陵梅氏和文峰梅氏两大支系。两大支系直至明初方有比较完善的谱牒,谱牒中关于族源和先贤人物的记载与宋代诗文记载存在较大出入。本文试图还原宣城梅氏谱系建构的过程,从中可以窥见出明清时期家族、名人、官府等各因素对家族谱牒构建的影响。
关键词: 宣城梅氏 家族谱系 建构 认同 话语权
文峰梅氏的异军突起和家谱的建构
但是,文峰梅氏家族的谱牒纂修比较晚,有据可考的历史只能追溯到南宋时期的太七公。据家谱记载,因宋明两遘兵燹而煨烬,只留下宗图一帙,是明洪武时期清四公手录,到嘉靖年间才编撰成谱。所以太七公之前世系散佚无存、不可详考,其后则条分缕析、胪列靡遗,祠祀、爵里、训规、文翰、墓域等方面都详细备述。
关于始祖太七公的来历,嘉靖年间主修者梅守德认为,太七公为梅询从兄梅诚(字克明)之后,而万历年间主修者梅守峻则认为,太七公为梅尧臣第五子梅坦。两种见解都收录在文峰梅氏族谱当中 。
梅诚,家谱记载为梅询从兄,生三子良臣、王臣、表臣。梅询和梅尧臣诗集中都不见记载,其子良臣,梅尧臣有《送弟良臣归宣城》一诗。梅坦即梅尧臣幼子龟儿,梅尧臣之孙梅俣《梅氏世系图考序》中说:“季尚幼小,字龟儿,以母兄刁节时为殿前统班、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未有子,请留龟儿居汴京,弱冠即登第,历黄州颖顺军、监麻城茶场,卒葬城西龟峰山。新修《麻城梅氏谱》也说“公字益平,初名玺,生前夕考梦道士授黄龟一枚,又名龟儿,号龟峰,行六一。1058年3月8日生于汴京。三岁,考殁于汴京,母刁氏将南归,舅刁节以无子侍养,乞留龟儿。登第京师入玉墀,授秘书省校书郎,改颖顺军推官,监黄州麻城茶场。1088年9月报迁大理寺丞,次日即捐宾客殁于麻城。1089年2月1日葬麻城西山(今龟峰山)。”梅坦一支定居麻城,子孙繁盛,历有显著,当为史实。而梅守峻认为文峰梅氏为尧臣幼子梅坦之后,疑有攀附之嫌。
可能是因为宛陵梅氏后裔的反对,作为同县的另一支梅氏,大部分人还是认同梅守德建构的梅诚后裔的说法,梅鼎祚在答其叔梅守心文中提到:“宗谱之修四十余年,而老叔一旦有其举之,甚幸甚幸,辱命属鼎祚更为一目。夫族有谱犹国有史,文有体裁,事有义例,何止一目而已。修谱工费去春鼎祚即已付主者,但乐观其成耳。尊翰谆谆娓娓,似谓先君误,不认都官之子秘书公为祖,而鼎祚不忍显其父之非,因不预其事,是尚以鼎祚为孝也。” 可见在对于始祖考证上,梅鼎祚为了不让家族内部因此事产生过多争执,没有公开反对守峻的观点,故在纂修家谱时并未多言。他说:“自之慨公传四世为诚公,尚书公询从弟也。家世鼎盛,公独不仕,游柏枧乐其山水,因赋柏枧以见志。” 虽梅鼎祚没有直接表明,但坦言梅诚曾游柏枧山而怡然自得,而且紧接着便是对家族世系的概述,这或有暗指其为梅诚之后的意思。
清代古文家,文峰梅氏裔孙梅曾亮亦说“当隋之季,梅氏有知岩者以乡兵保障宣州,抑止锋锐,不务与群雄角逐,以待天下清,完土纳境,自归唐室,使其民终始不罹兵革,盖有功于宣甚大,其子孙宜光启繁衍以食其报。而梅氏始祖远公或传言来自吴中,又以为来自新安,则未知知岩之后之迁于新安欤?抑因梅福之隐吴门而附会以吴中欤?然年系疏远,不可谱。其可谱者远公,后数传至宋嘉泰而分为二,其一先居九溪河,别为一支,当北宋时为盛,最著者学士询及从子圣俞,其一自郡城东迁,居柏枧山之山口村,则吾谱之始迁祖太七公也。” 梅曾亮认为梅氏始祖远公来自吴兴很可能是传言或者附会,而隋末保障乡土的将军梅知岩则可能是梅氏的先祖,但因世系遥远,无法上溯。文峰梅氏始迁祖太七公其迁居柏枧山当在南宋嘉泰(1201-1204)年间。
文峰梅氏的科第兴盛,其家族名人得以与当时知名官员和学者交往,借他们的文章,确凿了与北宋梅询和梅尧臣的关系,如明礼部尚书李廷机为梅继善所写的墓志铭中说:“按状,梅自五代时有祖曰远掾宣城,遂家焉。其居文脊山,则自宋尚书询之弟诚始。” 明太常寺少卿周怡为梅继先作传时也言“宋尚书询从弟诚之后” 。清礼部尚书黄钺在《文峰梅氏宗谱序》中说太七公为梅尧臣从侄孙。桐城派创始人方苞与梅文鼎交好,有云:“梅氏自北宋家宛陵,征君之先与圣俞同祖别支,世有闻人。”文峰梅氏族人也谈及文峰梅与宛陵梅属同祖别支,非梅尧臣之后。对于文峰梅氏的这种做法,宛陵梅氏并没有表态,但在会庆堂祭祀和柏山祖业问题上却从未让文峰梅氏参与,这反映了两支梅氏的分野。
综上所述,文峰梅氏自认为是宛陵梅氏始祖远公的后裔,但实际历史只能上溯到南宋时期的太七公。明清两代盛极一时的文峰梅氏因其发达的科第,得以与社会贤达名流交往,其构建的谱系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因此控制了话语权,并成功融入了自北宋以来梅氏文化昌盛的大系统中。
宛陵梅氏和文峰梅氏的认同和交往
宛陵梅氏和文峰梅氏是明清宣城县境内最具代表性的两支梅氏,他们认可的共同始祖是五代时期的梅远,但是却一直独立修谱。作为梅氏总祠的会庆堂和柏山祖业也只有宛陵梅氏三望在主持祭祀、祠产和修缮事宜,文峰梅氏一直未能参与其中。
但文峰梅氏始终以家族文化圣地的姿态看待柏山等文化遗迹。如梅守德写有《会庆堂歌》,梅鼎祚写有《柏山寺读景梅亭碑》,都抒发了自己对梅氏先贤的景仰之情。梅清在《宣城二十四景图册》中,绘有柏山、景梅亭、惠照寺等梅氏早期遗址的画。并有题画小记,如“玉山,俗误称土山,突起拳屈,古木丛蔚,中有惠照寺。先人圣俞叔侄皆读书于此。元张浚明诗,春风跨马银鞍稳,夜月骑牛铁笛闲。谓先尚书公询也。”“南郭双羊路,梅华覆古亭,空空谁复倚,溪外一峰青。景梅亭在双羊山下,先都官墓侧。建以人不以花也。”
梅清还编有《梅氏诗略》六卷,其中卷一前半部分收录了北宋时期梅氏远祖梅远、梅询、梅尧臣的诗作47首。其后则收录了明嘉靖至康熙年间文峰梅氏文人105人诗作800余首,而同时期宛陵梅氏文人诗却不予收录,这说明了《梅氏诗略》只是文峰梅氏一族的诗略,基于对宋代宣城梅氏先贤的景仰,文峰梅氏认为自己家族的文化渊源来源于宋代梅氏先贤的传承。
宛陵梅氏作为梅询、梅让和梅尧臣的后裔,一向以宣城梅氏直系后裔自居,对于本地其他的梅氏家族则采取鄙夷的态度。像前文已提及的双桥土山湾、茗坞冲、桃花园、九子冈四地的梅氏谱牒,就被三望的主谱者所芟锄。特别是对于水东中洲梅氏,宛陵梅氏认为他们“本南唐知岩之后,伊族先远墓碑奉我尚书为始祖,近得吾族谱牒复冒都官之后,此固人所切齿。”出现冒附的原因是“流传既久,不肖者委之质库,甚至婪贪射利,以致鱼目混淆。实吾族败类自殄厥宗,为害不浅。”
其实,宋代以来,宣城的梅氏分支很多。梅鼎祚说“盖今寓内之梅氏,唯宣城最蕃,宣城凡六七宗,并祖五代时宣城掾远。” 清乾隆宣城教谕章廷釪在《宛陵梅氏三望族谱合编序》中说,自梅远以后“传五世有十六望,其后支分派衍,散处宣之四郊,而三望特著”。三望以外的梅氏分支因为意见不统一,所以不能整合在一起,在一起合谱的仅有三望。“迄今岁久,佥谋重修,而意见参差,不能合其一合,而至今不分者,惟三望。”他更进一步说明三望仅指一起合谱而言。“宣之学有乡贤祠,梅氏祀乡贤者十有一人,则梅氏可称望者,原不止三。三望者,以合谱而言尔。”作为本县教谕,章氏的观点比较公允,宣城梅氏支派众多,在宋代就有十六望,相互分歧很大。宛陵梅氏三望只是梅氏家族中在一起合谱、且较为著名的三个分支。章氏提到的宣城县学乡贤祠中供奉的梅氏乡贤十一人,分别是是宋翰林学士梅询、都官梅尧臣,明参政梅守德、州判梅继儒、赠主事梅继善,乡进士梅历祚、布政使梅守和、贡士梅鼎祚、主簿梅储祚、左都御史梅鋗、赠左都御史征士梅文鼎。这十一人,除了梅询、梅尧臣为宛陵梅氏先祖外,其余九人全部是明清时期的文峰梅氏家族成员,可见文峰梅氏在地方的影响程度。
正因为文峰梅氏的影响力,宛陵梅氏不能像对中洲梅氏这样的小家族,在公开场合下对其族源产生质疑,也没有阻止文峰梅氏成员对柏山会庆堂和景梅亭的瞻仰,两个家族成员之间相互交往也比较频繁。但因在族源上存在分歧,不能排上辈分,所以这两支梅氏相互交往时,往往称对方为世兄,宗兄,或直接称对方的字号,而不称兄、叔、伯、叔祖、年侄、侄孙这些反映辈分的称谓。
如文峰梅氏第一位进士梅守德与宛陵梅氏善经望的处士梅穗有交往,为他写有寿序 ,其子梅鼎祚亦为梅穗撰写墓志铭 。梅鼎祚还与墨庄望的举人梅一科有交往,称其为子登兄 ,为梅敦仁写有祭文,直接称其字。梅清与善经望梅枝凤、墨庄望梅直均交往密切,梅清晚年邀请梅枝凤为其《老狂集》作序,说“兄弟之好自幼至老,何独无一言乎?”而梅枝凤则说“愚山捐宾客,余哭之泪尽,独与瞿山老而愈亲” 。梅清为梅直作画并题诗《寄家木山》。梅直为梅清诗画作小引,亦直接称瞿山。但同属宛陵梅氏的梅直则称梅枝凤为八叔,有诗《新正怀子翔八叔》,《独坐奉怀东渚八叔》为证。以上这些现象均反映了文峰梅氏与宛陵梅氏的族属分歧。
小 结
宣城梅氏是宣城的著姓望族,从北宋梅询、梅尧臣开始,宣城梅氏名人辈出,也由此开始了家族历史的溯源。但是家谱以梅远作为始迁祖,值得商榷。从已知的文献分析,宣城梅氏的起源应该早于梅远。宋代以后,随着宣城梅氏的持续兴盛,外地一些梅氏也渐渐攀附宣城梅氏,开始了族谱的构建,形成了天下梅氏以宣城为宗的奇特现象。
明代,梅让、梅询后代的宛陵梅氏影响力渐微,而旁支的文峰梅氏则异常兴盛,文峰梅氏虽然只能上溯至太七公,但仍以梅远为始祖,这反映了文化的认同高于血缘的认同。梅氏通过修宗祠、复祖产、续宗谱已达到敦宗睦族,扩大宗族影响的效果。这期间,地方官员积极支持,推崇先贤,以期地方文风昌盛,从而推波助澜的使梅氏成为当之无愧的宣城首姓。而文峰梅氏的异军突起,更是扩大了梅氏在全国的影响和知名度,使得宣城梅氏的声明家喻户晓,也使得外地的多支梅氏以攀附宣城梅氏为荣。多种因素的互相影响,共同形成了“宣城梅氏遍地开,梅氏以宣城为最”的盛况。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
公众平台
研究宣城历史,弘扬宣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