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193课:古代步、趋、走都指人的行动,有何区别?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193课,只讲《说文解字》“走”部的一个汉字“趨”,这个字在1986年《简化字总表》中简化为“趋”,详情如下:

趨。读音有四个:

(一)qū。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趨,走也。从走,芻(chú)声。”形声字。本义是小步快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称:“疾趋曰走。”前天讲“走”字引用过《释名.释姿容》说得很清楚:“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在古代,慢慢走叫“步”,小步快走或称疾行叫“趋”,跑叫“走”。比如《论语.子罕》:“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邢昺《疏》称:“作,起也;趋,疾行也。言夫子见此三种人虽少,坐则必起,行则必趋。”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和盲人时,虽然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孔子像)

又比如《礼记.曲礼上》“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孔颖达《疏》称:“此明道路与师长相逢之法。遭,逢也。趋,疾也。拱手见师而起敬,故疾趋而进就之也。”在道路上遇到师长,小步快走向前相见,并且站直拱手行礼。

(路遇师长)

再比如《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这是颜渊向孔子问道的话,大意是:“先生行走我也行走,先生快步我也快步,先生奔跑我也奔跑,先生脚不沾地迅疾飞奔,学生只能干瞪着眼落在后面了!”后来,“亦步亦趋”发展成为成语,步、趋都用其本义,步:慢走;趋:快走。本义是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后多用来比喻由于缺乏主张,以别人为准;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显然,它成了贬义词。

(孔子与颜回)

本义之外,趋还有其他用法,举常用的说说:(1)跑,疾行。明代李翊《俗呼小录》:“趋谓之跑。”跑有快慢,所以趋也有跑的意思。比如《诗经.小雅.緜蛮》“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郑玄笺注称:“岂敢难徒行乎?畏不能及时疾至也。”朱熹注称:“趋,疾行也。”译成白话大意是:哪里是怕走远路啊,只是恨不得跑起来(行役之人,他跑不快)。

(徐悲鸿画作《推轂圖》)

又比如《庄子.胠箧》:“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大意是:可是一旦大强盗来了,就背着柜子、扛着箱子、挑着口袋快步跑了。

(2)步,行走。《广雅.释诂一》“趋,行也。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趋,趋有疾、徐二义。“趋分两种,一种是快步走,一种是慢慢走,慢慢走的例子如:《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因为有前面的冉冉,这里的趋,是从容慢走的意思。又比如《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此地无筏,而舟为陂阻,无由入洞,须数人负之以趋。”人力负载,肯定走不快啊。

(3)奔赴。比如《周礼.大司马》:“车骤徒趋”郑玄注称:“趋者赴敌尚疾之渐也。”当军鼓一响,战车向前开进,士兵向前奔赴。又比如《韩非子.难一》:“夫仁义者,忧天下之害,趋一国之患,不避卑辱谓之仁义。”大意是:所谓仁义,就是为了忧虑天下的灾害,奔赴国家的祸患,而不顾及个人卑贱的地位和屈辱的待遇,这才是真正的仁义。

(韩非子画像)

(4)追赶;追逐。比如《管子.宙合》:“为臣者不忠而邪,以趋爵禄。”作为人臣,不忠而邪僻,做官只是为了追求爵禄。《吕氏春秋.必己》:“于是相与趋之,行三十里,及而杀之。”(盗贼们)于是跟着追逐过去,走了三十里追上并杀掉了(牛缺)。

(5)投向;趋向。比如《汉书.栾布传》“方提趋汤。”正要把栾布投向汤镬。柳宗元《驳复仇议》:“趋义者不知所以向,违害者不知所以立,以是为典可乎?”趋向正义的人不知道前进的方向,想避开祸害的人就不知道怎样立身行事,以此作为法则行吗?

(6)志趣,意趣。比如《孟子.告子下》:“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三个人的做法不同,他们的志趣是一致的。一致什么呢?就是仁。又比如《论衡.定贤》:“文丽而务巨,言眇而趋深”文章华丽而且篇幅巨大,言辞精妙而且意趣高深。

(孟子画像)

(7)归附,依附。《荀子.议兵》:“韩之上地,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赵。”杨倞注称:“趋,归也。”就是归附义。《史记.商君列传》:“明日,秦人皆趋令。”司马贞《索隐》称:“趋者,向也,附也。”秦人看到商鞅的法令严格,于是都开始依附法令。又指遵循;遵行。比如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变更天下之弊法,以趋先王之意,甚易也。”

(8)苟且,草率。《汉书.薛宣传》:“会邛成太后崩,丧事仓猝,吏赋敛以趋办。”颜师古注称:“趋读若趣,言苟取办。”吏员们苟且行事。

(9)节奏,节拍。《淮南子.俶真》:“足蹀阳阿之舞,而手会《绿水》之趋。”高诱注称:“趋,投节也。”

(趋:也指节奏、节拍)

(10)古代乐府大曲的尾声。《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一》:“诸调曲皆有辞、有声,而大曲又有艳、有趋、有乱……艳在曲之前,趋与乱在曲之后。”

(11)指古代宫廷内寝与宫门之间的空地。《尔雅.释宫》:“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郭璞注称:“此皆人行、步、趋、走之外,因以名云。”古代给宫院各部分起名字很讲究。名字叫什么,基本上就是在说这里可以如何行动。

(12)鹅或者蛇伸头咬人。

(鹅趋人)

(二)cù。读这个音时,也有几种用法,但基本都与促相关:

(1)急速,赶快。《尔雅.释诂一》:“趋,疾也。”比如《庄子.徐无鬼》:“王命相者趋射之,狙既死。”吴王命令左右的人都赶快射它,猴子就死掉了。又比如《汉书.高帝纪上》:“令趋销印。”颜师古注称:“趋读曰促,促,速也。”(汉高祖)传令迅速销毁所刻的(六国)印。

(2)敦促;驱使。比如《荀子.王制》:“劝教化,趋孝悌。”杨倞注称:“趋之使敦孝悌,趋读为促。”

(3)催迫;催促。《周礼.县正》:“趋其稼事而赏罚之。”陆德明释文称:“趋,本又作趣,音促。”比如《晏子春秋.杂上》:“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趋。”晏子的方法是建公共工程,不催促工期,又给予高的工钱,这是他舒民困的方法。

(晏婴之墓)

(4)通“促”。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趋,假借为促。”此条“趋”完全等同于“促”的用法,不再举例。

(三)qù。读此音时,指行速。《集韵.遇韵》:“趋,行之速也。比如《诗经.齐风.猗嗟》:”巧趋蹌兮。“《毛传》:“蹌,巧趋貌。”孔颖达疏称:“趋,今之‘吏’步,则趋疾行也。”快步而美妙的舞姿。

(四)cǒu。同“趣”。读音出自《集韵》:“趣,促也。《周礼》有趣马官。或作趋。”《篇海类编.人事类.走部》:“趋,趋马,掌马之官。”

后两种读音极不常用,不做详解。

趋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趋字的小篆写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