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装
倒装者,颠倒词句次序是也。
倒装之目的有三:协和音节、错综句法、加强语势。倒装之用,有着重强调之意,可以增加文气波澜,可使造语奇警,强化诗之气势。
一、句中倒字,自生波澜,有文情生动之妙
倒字法最为常用,即所谓之颠倒正常语序。以杜甫诗为例,其“风窗展书卷”、“风帘自上钩”、“风江飒飒乱帆秋”等句“风”皆倒装,其正常语序均为“窗风、江风”,而“风帘”则既有倒装又有省略,即“窗帘受风而自上钩”之意。细察此三句,风均为重点,置于句首,自然有强调之意。
诗中颠倒次序,能使句式不平板,而有起伏跌宕之妙。宋人孙奕点评杜诗曾说“反倒著字,句自爽健”,即是此理。
写诗有“化俗为雅,化腐为新”之说,即将俗韵俗字点化为新雅之句,将俗语套语改造为新颖脱俗之句,其要点在于制造“陌生感”,而倒装能有助于此。
比如杜甫之“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句。
二、联中倒句,先声夺人,有突兀奇警之妙
篇中倒句之法,则更有加强语势之妙。
先看一例,韩愈曾有诗描绘打猎的诗《雉带箭》,其结句为“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比如杜甫之“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诗中先不写登楼,而直接写“伤客心”,将情绪喷薄写出,然后交代登楼之事,如此因果倒置,自然起势不凡,而有沉厚突兀之妙。
三、篇中倒插,流转深曲,有余韵不绝之妙
对整篇来说,也有可用倒装之处,此可称为“倒插法”。所谓倒插,即打破正常时间线之铺排,而将题旨倒插其中,则文生波澜,更有婉转深曲之意。
先举两例。杜甫送别严武时,曾题诗《奉济驿重送严公》,其首二联为“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细察诗意,“远送、青山”句为目下此刻,而“几时、昨夜”句则为回忆昨夜,送别挚友,青山再无一起欣赏的趣味,作者陡然想起昨夜乘月同行,一起感伤不知何日能共谋一醉。如此倒写,语用倒挽,方见曲折。如果按照时间线平平写去,又有何趣味可言?
唐人郑谷,在淮上送别友人,也有诗曰“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按其诗意,本诗题旨仅在“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若置于句首,则浅直无味,而用倒结,前三句不断铺排离别之景与愁绪,层层加深,则尾句作者与友人各自奔赴远方之凄楚则有低回流转之妙。
由上可知,打乱正常语序和时间线,善于运用倒装手法,不仅能使文句有力,也能使开篇先声夺人,更有收束全文,余响不绝之妙。此即本文所论之“句中倒字,联中倒句,篇中倒插”之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