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如何通过创造性批判,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文丨云海
一个善于批判性思考的人,会特别重视论据对于事实的重要性,故而能更好地辨别充斥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信息的真假。但是,即使你是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如果要让你的观点能够说服别人,还需要另外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正如悉尼大学路易丝·卡茨博士在《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一书中所说的,如果缺乏足够的沟通能力,就很难把头脑里有价值的观点转变成有吸引力的文字表达。
个中缘由,卡茨博士解释道,通常情况下,文章写得不尽人意,是因为作者没能把自己的想法阐述清楚,或不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因此,卡茨博士主张通过批判性阅读和说服性写作,在确保写作质量的同时,运用修辞技巧,形成既具批判性又符合口语化的学术对话风格,从而提升学术写作的说服力。
卡茨博士指出,在当今“极端复杂”的信息文化背景下,我们需要在多重事实、半真半假、虚假信息、舆论宣传中生存。《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一书的目的,即在于培养读者的解释、分析和反思能力(批判性思维模式),从而通过批判和开放的求知态度和想象力,对概念进行敏锐的判断和真实的解释。同时,该书还提供了大量针对性的练习,帮助读者培养个人在学术写作中的学术语言特色,从而提升书面表达能力,更好地通过写作传达个人的意图(说服性写作)。
在书中,作者先是回顾了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中世纪的宾根、阿奎纳,文艺复兴时期的达拉戈纳、蒙田、培根和马基雅维利,以及近代的笛卡尔、伏尔泰等独创思想家进行理性主义批判思考的过程。随后,作者指出,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在于反思。而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方法,就是写反思日志。
反思日志是一个元批评工具,即对自己的看法进行批判,是一种对批评的批评。利用对立的观点有助于我们提高批判能力。作者指出,元批评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我们对学习中遇到的观点进行总结时,自己的本性和背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影响,进而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意识。作者在第二章展示了如何进行反思日志的写作。实际上,反思日志就是一种批判性存在,即作者在书中一再强调的,批判性思维要与不断的实践相结合,唯有如此,才能成为一种能力。
除了反思之外,逻辑也是一种重要的批判性思维工具。它强调形式和结构,其主要的训练方法包括归纳(答案未必唯一,更具开放性和探索性,基本形式是类比和概括)与演绎(基于前提进行推理从而得出唯一结论)。当然,介绍逻辑思维方法的书籍有很多,比如尼尔·布朗的《学会提问》(《学会提问》: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经典通俗读物)、麦克伦尼的《简单的逻辑学》,等等。所以,书中并没有深入展开介绍逻辑训练的方法。
该书的重点在于,如何成为一位有创造力的写作者。作者认为,一位有创造力的作家,应该能够吸收并拓展观点和信息。也就是说,批判性和创造性是相辅相成的。对此,作者提倡首先要进行共鸣阅读,即抛开自己的个人、政治或审美目的,调动全部好奇心专注地阅读一篇文本,从而准确、客观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主观想法。只有在共鸣阅读的基础上,将批判能力和想象力相结合,才可能成为一位真正的批判性思考者。而拓展观点的方法,就是运用想象力,即:想象力+批判力=创造性学术著作。只有批判理性和想象力相互协作,才有新的观点、作品和理论的诞生。
在最后的几章中,作者介绍了进行说服性学术写作的方法。作者借用古希腊人的观点,认为要想说服别人,就得增强感染力(Pathos)、逻辑性(Logos)和可信度(Ethos)。说服写作的具体方法,包括用自己的话表达他人的观点(如改述引文等)、运用修辞技巧(如类比和隐喻、设置悬念、重复等)、展开叙述(在保证严谨性前提下,确定好情节、角色、冲突和主题,把论点当故事来逐步展开叙述),等等。
对于上述写作策略,书中都提供了具体的练习方法。诚如作者所提出的“批判性存在”观点,独立思考是一个反复实践、逐步精进的过程,要想掌握创造性批判的写作技能,并形成一定的文风,那么,对书中提供的练习方法反复加以实践,将会收到实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