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48件作品,就是3000年书法史!
文化自信不是口号,而是以五千年历史为底蕴,实打实、沉甸甸的东西。作为书法爱好者,对文化自信应该有更深刻的体会。多少远古文字都逐渐消亡了,而我们的汉字却从甲骨绵延到今,刻进了中国人的骨头里。因此,每当重温千年书法史,在学习、欣赏的同时,都能收获满满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就是文化自信。学术界有种说法,文学起源于巫术。有人觉得,文学这么高尚,跟装神弄鬼完全两回事,可是倒退几千年,会装神弄鬼的都是文化人。至于甲骨文来自于占卜,倒没什么反对意见,因为,实物在这儿明摆着。伟大的中国先民不仅玩火玩出了中华BBQ,还玩出了汉字的雏形,这是玩泥的古巴比伦人比不了的,楔形文字早成了古董,而甲骨文的基因,沿着金文,小篆,传承了几千年。铁器的发明,让汉人凿石头上了隐,凿着凿着,就凿出了一块块隶书的丰碑。所以,如果你喜欢汉碑的博大雄浑,一定别忘了我们会打铁的祖先。当然,还要感谢那些伟大的木匠,他们把木头和竹片削平磨光,才有了传世的竹木简。不过,这话祖先听了会不高兴的,什么竹木简,在绳子烂了之前,那是书好不好?在这一时期,造纸的小伙伴是最受王公贵族欢迎的,他们生产的小纸片是难得的奢侈品。造纸的产能扩大与技术革新,不仅让文学大发展,更打造了二王这样的神级书法大咖。当然,他们爷俩是一群书法大咖中的佼佼者。王羲之的衣钵传到此时,还是比较热乎的。李世民的极力推崇,更直接导致了“书圣”的诞生。在李世民的推动下,一群不服气的大咖浮出水面。他们除了应景临了几通兰亭序之外,急切地想把王羲之的衣钵甩掉,于是你看到,他们自己的形态各异,却无意中完善了王羲之,并奠定了楷书的样板。
尚意是法度森严之后,书法人追求个性的一次尝试,它们的确不完美,却痛快淋漓。宋徽宗赵佶是个例外,他用绝对的尚意,却制造了书法史上一次空前绝后的完美——瘦金书。尚意需要强大的的文化底蕴和自信,而这些,南宋已经薄弱,到了异族统治的元朝,就更加稀有。这一点,赵孟頫看到了,鲜于枢也看到了,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到了。所以,他们放下个性,跳过两宋向上追,追到唐,追到晋,一次短暂的复古之旅,纯洁了后来数百年的书法正脉。从朱元璋拿下江山那天起,蒙古的阴影就已清扫殆尽,如果说元朝有什么是挥之不去的,那就是赵孟頫的书法观。明朝的书画人追着元四家,追着赵孟頫鲜于枢,把“上溯晋唐”的书法理论进行到底,所以你可以说他们没有创新,但绝不能说他们走错了路。到了后来,他们觉得不创新实在太委屈了,所以,派出一个叫徐渭的代表,他的拿手好戏是泼墨。异族的再次到来,表面上破坏的是男人的发型,本质是毁了汉人的三观。起初是不合作,胆子大点的反清复明,后来失望了,干脆连明都不放在眼里,他们觉得,正是明人的老实继承,让文人走上了思路。他们决定一扫帖的统治,到碑的世界去寻找天地。然后,他们真的找到了一片天地。碑学的大力提倡者康有为后来都说,光学魏碑还不行,学书还应尊阁帖。民国近现代直到今天,书法人一直在寻找碑帖融合之路,经过上千年的继承和上百年的实践,碑帖从来都是一家,写啥都不重要,关键是写好。所以只要听人言必称碑学帖学,就大概可知此人的段位。当然,那些号称只写某家的,就更加等而下之了。 尽管不是每个写字的人都能成器,但在这个不需要毛笔也能活得很好的时代,只要还拿毛笔,都是很难得的。最关键的是,拿着毛笔的时候,那种自信和美好,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