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范

提升语言素质的10个好习惯。

一、表示答应时,把“好“字变成“好的“,单独一个好字,一般是尊者用的。

二、表达谢意时,把“谢谢”说成“谢谢你”,会有加倍的亲切感。

三、表示歉意时,“不好意思”很多时候并不适用,不可说成了习惯挂嘴边。“对不起”和“很抱歉”才是真正的诚意。

四、向人告别时,简单的“再见、拜拜”分量不够重,可以专门说一句“老师,我特意来跟你道个别/告个辞,过年回来再来看您。”

五、电话一接通,要养成问好的习惯。比较熟的就一个字问早问好,不熟的习惯性在称呼前加个“您好”或者“你好”。

六、谈话过程不要总拿对方来做假设,一路“你你你”的说下去,听着不是那么舒服,可以多说“我们”、“咱们”。

七、尽量不要那么强烈的转折,把“但是”改成“同时”,意思也差不多,但语气缓和了许多。

八、和地位高的人谈话过程中,有时没事在前面加个称呼,会显得很尊敬很投入,招人喜欢。

九、称呼资历比自己低的人,尽量叫全名,或者省略掉姓氏,别一路小王小李小范范的叫过去。

十、把反问语气改成陈述语气。反问句是带有强烈的质疑和不耐烦色彩的,改成陈述句,会客观务实得多,也让人更好的接纳。

怎么判断有钱人和假有钱人?

其实我是不太赞同过分渲染财富的,因为会制造很多焦虑感。这部分焦虑感,往往还不是真正的有钱人制造出来的,恰恰是一些摸到了财富边边的人,太急于证明自己和渴望得到尊重,情不自禁的散发出来。

需知每一分财富的背后,都是牺牲和风险。钱越多,留过的尾巴也会越多,也越害怕失去这种财富带来的力量感,心底里时刻会提醒自己谨慎,不会刻意炫耀,同时也不需要炫耀。

有钱的人和假有钱的人,区别不在于高级消费的数量,比如说购买奢侈品,开一个贵一些的汽车。除了不动产,其他的消费都不太足以说明财富。

很多有钱人,不是大家想象的,非要买很多奢侈品和豪车的,这种情况非常多,这里不展开了。

单单跟一个人接触,是不好了解资产财务的,那么我们就看他消费时的态度。

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钱是购买力,是获取资源的通用凭证,它就是一个人的底气来源。所以,真正有钱的人,消费起来,是显得洒脱大方的。比如请你吃饭或者玩一玩,不会让你有压力感,而是放心的吃他玩他。

而假有钱人,出于某种目的,他可能也很积极的消费,甚至是高消费,也能装作很大方干脆的样子,但是有一种小心翼翼的考虑感,这是掩饰不了的。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是什么呢?

那就是,假有钱人是时刻带着担心的算计,而真有钱人,只是实事求是的计算。一个是小心翼翼的装大方,一个是大大方方的敢小气。

装大方的人有时也有自己的苦衷,多少有一点可怜的成分,我们知道这些就好了,平平静静才是真。

聪明只能成为秘密武器。

我们现在夸奖小孩,不是漂亮就是聪明,尤其聪明,不管在学校还家里,知道一个知识,夸聪明,回答上一个问题,也是聪明,这就造成一种暗示,凡事要抢着展示自己懂,自己行,这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长期在这样教育下的孩子,还会很骄傲,呼吸的都是上层空气,很难接受挫折和打击,说两句就受不了。但是实际工作中,并不需要这样的聪明人,我们需要的聪明,是能办好事情,令人满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那种。

真正的聪明,在心不在脑,大家评价你是个靠谱稳重的人,那聪明只是其中的一角,被你死死摁着的一角,如果大家说你是个聪明的人,可能你就真的只有那点“聪明”了。

不笨就好了,栽跟头,从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开始。

[cp]不要在礼节上犯低级错误。

礼节从古至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现出的是被重视程度,放到现在,直接是身份和面子的象征了,你要重视起来。

单位里的头头,上级下来的领导,生意场上的甲方,包括你的老丈人、丈母娘、农村里的大舅爷,经常会跟你客气几句,小范不用搞这么客气啦,随便找个地方就行啦,不用来接了我们坐机场线也一样的,你看你,又带这么多东西,这就太见外啦……

这些都是常见的客气话。你要分清是真客气还是假客气,是很难的。你问我怎么区分,很多也是区分不出来的,所以你也别自作聪明试探了,这么多年经验下来,我的感受是,直接敲锣打鼓的欢迎吧。

你真搞了个简易接待程序,除了少部分清明人士,基本心里都会怪罪你的,嘴上不会说而已,但是生死簿上,已经默默给你划上一笔了。

像在农村老家里,村里人至今仍保持着一个传统,就是饭会煮得很多,不然的话,即使客人吃得很饱了,饭没有余留一些下来,也是很失礼的。

所以,比应有的规格再高出一些,就是热情大方了,人家就觉得,小范这个同志,大气舒服,值得重点培养,特殊关照。

(0)

相关推荐